七年级下册历史月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秦——明 B.秦——清 C.汉——明 D.汉——清
2.以下不属于东厂职权范围的是( )。
A.监视 B.议政 C.逮捕 D.处罚
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康熙时 D.清雍正时
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军机处设立 D.厂位制度
5.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 )。
A.日本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英国侵略者 D.葡萄牙侵略者
6.曾两次率军在雅克萨打败沙俄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 )。
①平定准噶尔叛乱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册封五世班禅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以下有关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727年设立 B.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
C.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D.监督“金瓶掣签”活动
9.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根本目的是( )。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10.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
A.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B.设置伊犁将军
C.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11.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
①秦 ②西汉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 )
A.元旦 B.中秋 C.春节 D.寒食
13.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4.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6.“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的事迹。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17.北宋与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
A.西晋与东晋的关系 B.隋与唐的关系
C.曹魏与北魏的关系 D.明朝与清朝的关系
18.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9.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0.元朝时,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的是 ( )。
A.杭州 B.大都 C.东京 D.兴庆
二、列举组合题(每题8分、共16分)
21.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但各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
(1)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
(2)宋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
(3)元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4)明清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他是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 )
(3)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4)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
三、想一想(4分)
23.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请回答:
(1)“明太祖制义取士”指的是什么?(2分)
为什么廖燕认为“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2分)
24.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谁?主要事迹是什么?(4分)
(2)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分)
(3)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2分)
(4)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与他们有相同贡献的人?(2分)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