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单项式乘法、多项式乘法之后学习的,是特殊形式多项式乘法结果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并且将这种结果应用于形式相同的多项式乘法,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也是学习因式分解、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考试中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8.2节学习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为推导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经历多项式的乘法基础上,初步为学习平方差公式提供了思维方式。七年级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已具备了转化、数形结合的能力,富有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情感基础,为推导平方差公式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推导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平方差公式的发现和推导,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应用公式进行熟练地计算。
难点:探索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几何图形解释公式。
四、教学方法分析及学习方法指导
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公式,并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着重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引导学生借助面积图形对平方差公式做直观说明,加深学生对公式理解。
学法指导:
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发现公式,并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着重让学生认识、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意义,在公式的运用上,把公式中的字母同具体题目中的数或式子,逐项比较、对照,步骤写得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正确地使用公式的关键是确定是否符合使用公式的条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启航
从前,有-个狡猾的地主莫老爷,把-块边长为30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张老汉种植.第二年,地主莫老爷对张老汉说:“我把这块地的-边减少10米,相邻的另-边增加10米,继续租给你,租金不变,你也没有吃亏,你看如何 ”张老汉-听,觉得好像没有吃亏,就答应道:“好吧.”回到家中,他把这事和邻居们-讲,大家都说:“张老汉,你吃亏了!”张老汉非常吃惊.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右边图1、图2,听小故事,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再列出算式,个人回答)
师:同学们,你知道张老汉是否吃亏了吗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你将能轻松地解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探索问题中的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入课题。
(二)自主讨论,获取新知
(要求:1.结合导学案,自学教科书107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探究1—4问题;2.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4问题。)
1、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请写出来。
(a+b)(p+q)=
2、自学教科书107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3、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 (2) (3)
师:通过这些题目的计算,小组讨论,观察、分析这组题目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结果,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初步体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4、小组讨论,揭示本质:
(1)计算前 ,算式中都是两个数的 与这两个数的 的 的形式(填“和”“差”“积”);
计算后,计算结果都是前项的 减去后项的 的差,即结果都是这两个数 。
(2)根据大家得出的规律,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这两个数,你能猜想(a+b)(a-b)的结果是多少吗?
(a+b)(a-b)=
(3)你能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验证上述猜想的合理性吗?
(a+b)(a-b)= =
设计意图:利用多项式乘法推导平方差公式,让学生探索问题中发现公式特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归纳公式:(a+b)(a b)= ,这个公式叫做整式乘法的 公式。
文字叙述 。
师:这个公式有什么特征?(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掌握了平方差公式的特征也就懂得了如何运用公式,所以这个环节安排一个小组讨论,并让学生代表回答,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
特征:
(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且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师:通俗地说:同号为a,异号为b
(2)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
注意: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或多项式.
(三)学以致用,交流展示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可用平方差公式(问答,学生个人回答):
(1) (-a+b)(a+b) (2) (-2a+b)(-2a-b)
(3) (-a+b)(a-b) (4) (a+b)(a-c)
师:哪个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个相当于公式中的b,教师强调“同号为a,异号为b”
总结规律: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式子:同号的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a,
异号的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b.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例题,讲清楚那些整式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
2、自学教科书108的例1和例2
要求:
1、 学生自学课本例题,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步骤(2分钟);
2、 小组交流(2分钟);
3、 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向老师提问不懂的地方(1分钟)。
(只有符合公式要求的乘法才能运用公式简化运算,其余的运算仍按乘法法则计算。因为课本的例题是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相对也比较简单,板书规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里安排学生自学,再交流,最后把没能解决的问题抛给老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懂得灵活运用该公式,安排两个课本例题的变式。)
3、变式练习
(1) (2)
(教师规范板书变式(1);变式(1)关键强调 “同号为a,异号为b”;变式(2)关键强调技巧,先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再用平方差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学习,进一步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并让学生认清解题应规范,使学生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巩固提高,大显身手
1、百战千军,你争我抢!
活动规则:
(1)个人抢答!判断对错,如果有错,请改正。
(2)即答即点评
1.判断对错,如果有错,请改正
⑴ (2)
(3); (4);
(5); (6);
(7).
设计意图:通过答题,学生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技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龙争虎斗,小组PK!
活动:你出我算
(1)相邻小组仿照教科书P109交换出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题目(含有字母的或者数字简单运算的)(1分钟);
(2)相邻小组交换解答题目,规范板书到卡纸上;(3分钟)
(3)展示卡纸(2分钟);
(4)两组代表讲题(4分钟);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几何说理,解决问题
1、现在,你知道张老汉是否吃亏了吗 吃亏了多少 (个人回答问题,解决情景中提出的问题)
2、如果将张老汉所租的正方形土地的边长设为a米,-边减少b米,相邻另-边增加b米(如图1、2),那么改变后的土地面积变为多少 它说明了什么公式
设计意图: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并从几何的角度来证明平方差公式。
(六)小结梳理,布置作业
1、自我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学生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及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认识自我,增
强自信心。
2.作业:
必做:课本第112页习题14.2 复习巩固1(2)、(4)、(6).
选做:你能用右图中图形面积割补的方法,说明平方差公式吗?
(七)自我检测,能力拓展
1、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1)(-2m-5)(2m-5) (2)(m+3)(m-3)(m2+9)
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998×1002 (2) (2+1)(22+1)(24+1)
设计意图:检测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学以致用。
(八)板书设计
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14.2.1平方差公式学生小组展示 3、变式练习(1) (2
设计反思
本节课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得到平方差公式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得出平方差公式,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能运用它进行计算。
随着新课的进行、问题的提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经历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发现问题过程,积极参与教学中;通过从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等思维活动、不断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艰辛,也体会到成功喜悦,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但要给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各个同学都很快掌握新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团队的力量。
a
b
b
a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