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6 21:4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文学文化常识




英雄的本义是( )
A、璀璨夺目的星空。
B、浩渺无边的海洋。
C、智慧灵性的人类。
D、点缀自然的花鸟。
一、别样春天识“英雄”
“英”本义是花,“落英”就是落花之意。古人常用“英”比喻事物的精华,后来又引申为“人中的精华、杰出的人物”。如“英武”、“英姿”都有才华智慧过人之意。
“雄”原指公鸟。一般比雌鸟漂亮,因此“雌雄”常用来比喻“胜负、高下”。“雄”引申为“杰出的、强有力的”。如“雄心”“雄壮”
一、别样春天识“英雄”
英雄: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敬佩的人。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这个春天,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就是伟大的英雄。
二、守望相助为“桑梓”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树、梓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们的叶子、树干及枝条都有价值,故古人常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桑栽梓。漂泊在外的游子见到这两种树木往往会生思乡之情。久而久之,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三、绝美称谓知“年龄”
1
8
7
6
5
4
3
2
及笄(jī)
弱冠
束发
孩提
垂髫(tiáo)
加冠
襁褓
总角
金钗之年:十二岁
豆蔻年华:十三四岁
女 及笄之年:十五岁
孩 碧玉年华:十六岁
桃李年华:二十岁
花信年华:二十四岁
六十岁:花甲之年 七十岁:古稀之年
八九十岁:耄耋之年 一百岁:期颐之年
舞勺之年:十三四岁
男 束发之年:十五岁
孩 舞象之年:十五到二十岁
弱冠之年:二十岁
喜寿
米寿
白寿
茶寿
特殊年龄有美称
四、文化自信赞“双璧”
“史学双璧”:
《史记》和《资治通鉴》
请判断正误:
1、《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2、《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

编年体中国古代史书的体裁,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
纪传体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其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




《资治通鉴》这本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资治通鉴》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前四史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作者是南朝梁代的陶弘景。全书只有68个字,但它已经把作者幽栖山林欣赏妙悟之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是南朝的吴均。本文生动而简练的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而厌弃世俗的心情。
六朝书札双璧: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1、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
A 戊 B 戌 C 戍 D 戎
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的方式( )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象形字 D 指事字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七夕节 D 元宵节
4、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 )
A 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C 笔画顺序
5、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
A 老子和孔子 B 孔子和孟子 C 老子和庄子 D 庄子和孟子
A
C
D
A
B
6、“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A 天文、地理、文学 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7、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
A 家弟家妹 B 舍弟舍妹 C 息弟息妹 D 敝弟敝妹
8、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 法律条文 B 美德善行 C 圆规曲尺
9、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 )
A 令爱 B 令嫒 C 令正 D 拙荆
10、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
A 天的别称 B 玉玺 C 宫殿的台阶 D 宝座
C
C
C
B
A
作业:
1、今年是庚子鼠年,请根据天支纪年法,推算出2022年是什么年。
2、请写出“月亮”的别称。(至少5个)
3、读读《山海经》,思考:儿时的鲁迅为何会对《山海经》渴慕良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