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阅读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阅读课件(19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6 2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时代中的个人选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阅读
根据情节分析人物
主要集中在6—11回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根据情节,画出林冲的性格变化图
林冲故事情节及性格发展变化图
软弱忍辱
安于现状
小心谨慎
忍无可忍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奋起抗争
误入白虎堂
刺配沧州道
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火并王伦
侠义气概
林冲风雪山神庙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识破阴谋
激起怒火
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
心有疑虑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清醒认识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
英勇果敢
奋起抗争
街头遇旧
阴谋陷害
到草料场
雪夜复仇
《水浒传》中的情节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格,随着人物的出场与行动,常出现一组组的情节,而每一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通过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等情节,作者根据小说人物的自身的生活逻辑和情感走向,塑造了立体丰满、变化多义,性格具有流动性的的林冲形象。
圆形人物
根据情节分析人物
段 落 主 要 情 节 序 幕
尾 声 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别里科夫的死及其影响
(故事主体)
(38-40)
婚事失败(37)
(1-5)
(6-37)
漫画事件(6——10)
开端
发展
骑车事件(11-17)
高潮
正面交锋(18-36)
结局
神态
语言
性格
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
天下这么歹毒的坏人!
胆怕小事
漫画事件
骑自行车
神态
语言
性格
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还成体统吗?这怎么行?
惧怕新事物,保守落后
心理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
当面交锋
神态
语言
性格
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脸色苍白
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虚伪保守,因循守旧
心理
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别里科夫的形象?
孤僻胆怯、因循守旧、敌视新生、维护专制的猥陋、卑劣、虚伪的沙皇政府的卫道士。
他既代表了一股黑暗、腐朽的势力;也成了一切害怕、阻碍新生事物的代名词。
他不仅是个性格典型,也是个时代典型。
扁平人物
什么让林冲性格实现从 “忍”到 “狠”转化?

忍辱求安
安于现状
反抗
嫉恶如仇
怒起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草堂交接
雪夜寻仇


逆来顺受
狠(豹子头)
忍(林教头)

《水浒传》是一部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这是全书所具有的客观意义。《水浒传》形象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佞当道、鬼蜮横行、民怨沸腾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乱自上作”、“官逼民反”,肯定了好汉们“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正义性。
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反动的统治。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竭尽全力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窒息的气氛。出身平民的契诃夫对劳苦大众怀着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在他的作品里较为明显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情绪。
思考:在你周围,是否也有形形色色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勇于反抗压迫,走向新生;
深陷时代泥潭,脆弱而死。
感谢倾听
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