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8.1 平均数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看,经历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能运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新课引入
怎样分才能使每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
400克
600克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可以将多的水的杯子向少的水的杯子倒水,直到两杯水一样多……
还可以将两杯水倒入一个容器里,在向两个杯子倒入一样多的水。
大家的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平均数。
例题解读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饮料瓶。
你们小队平均每人
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姓名
数量 / 个
0
2
1
6
3
4
5
7
8
11
10
9
12
13
14
15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
应该怎样想呢?
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14+12+11+15)÷4
=52÷4
=13(个)
答:环保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废旧饮料瓶。
我们知道了什么
是平均数,怎样
求平均数呢?
也可以像下面这样计算。
13就是14、12、
11和15这4个数
的平均数。
哪个队的成绩好?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 东 15
李 雷 16
谢明明 20
孙 奇 15
男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 羽 18
曾诗涵 20
李 玲 19
张 倩 19
女生队
下面是第4小组男
生队和女生队踢毽
比赛的成绩。
男生队成绩好。
男生:19+15+16+20+15=85(个)
85>76
算出哪个队踢毽的
个数多就行了。
女生:18+20+19+19=76(个)
这样比较不公平,
因为两队的人数不
一样啊!
用每队的平均成绩
比较可以吗
对!在人数不等的情
况下,用平均数表示
各队的成绩更好。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8+20+19+19)÷4
=76÷4
=19(个)
我算的是男生队平
均每人踢毽个数。
我算的是女生队平
均每人踢毽个数。
通过比较平均数发
现女生队成绩好。
小结
平均数的求法
“移多补少”法:把收集的矿泉水瓶子多的移给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少的人。
公式法:就是先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再除以总份数,求每一份是多少。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随堂小测
1.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这道题应该怎
样解决呢?
2.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 名 刘子涵 李 强 高 风 陈 莉 宋东晓 张思思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139+140+135+138+139+137)÷6
=828÷6
=138(cm)
(34+38+35+34+36+33)÷6
=210÷6
=35(kg)
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和体
重,并计算出全班同学的
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3.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
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
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
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
√
×
4. 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第一小组:
100÷4=25(个)
第二小组:
110÷5=22(个)
答:第一小组成绩好些。
25>22
第一小组4人,
一共做了100个。
第二小组5人,
一共做了110个。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共17张PPT)
8.2 复式条形统计图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
1.经历数据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并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引入
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
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下面是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
展,城镇人口数量也在
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例题解读
35
46
图中反映了
什么情况?
从1980年到2010年城镇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21
27
与此同时,乡村人口数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下面是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表。
49
43
图中反映了
什么情况?
从1980年到2010年乡村
人口的数量逐渐减少。
58
54
你能把前面的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吗?
21
58
27
54
35
49
46
43
如果想简单、清晰地比一比城镇和乡村相同年份人数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方法吗?
如果能把两个图合在一起就好了。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想一想,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21
58
27
54
35
49
46
43
1980年差距最大,2010年差距最小。
21
58
27
54
35
49
46
43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哪年城镇人口数
最多?哪年最少?
2010年城镇人口最多,
1980年最少。
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
2010年最少。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哪年乡村人口数
最多?哪年最少?
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小?
27
54
21
58
35
49
46
43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下面这样画,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小结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有两组(或多组)数据,需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标明图例。
随堂小测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随堂小测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A队员第( )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最多,B队员第二赛季平均每场得( )分。
(2)A队员和B队员比,第( )赛季平均每场得分差距最大。
2.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A队员、B队员近四个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情况统计图
得分
A队员
B队员
A队员第一赛季平
均每场得多少分?
四
四
22
你还了解到
哪些信息?
0
5
10
15
20
25
30
试着回答下面
的问题吧!
图例很重要,是我们
读懂一幅复式条形统
计图的重要依据。
没有图例,不知道哪种
颜色的直条表示A队员。
3.下面是新华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平均每分钟踢毽子次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女生平均每分钟踢的次数最多的是( )年级,最少的是( )年级。
五
三
(2)四年级男生平均每分钟踢的次数比女生少( )次。
13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根据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略
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