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堂同步练习(超级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石潭记》课堂同步练习(超级精品资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07 20: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3290.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3290.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26.小石潭记
学习要点
1.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2.熟练地背诵课文。
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4.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课堂达标
1.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参差( )( ) 寂寥( ) 篁竹( ) 坻( ) 摇缀( )
佁然( ) 翕忽( ) 悄怆幽邃( )( )
2.下面的加点字都是词类活用现象,请分别解释。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潭西南而望 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斗折蛇行 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尔远逝 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每个短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水尤清洌( ) 青树翠漫( ) 蒙络摇辍( )
日光下撤( ) 佁然不动( ) 悄怆幽隧( )
4.文章按照游踪为序,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请你根据文章思路填空。(每空只填四个字)
发现小潭 _________ _________ 潭中气氛。
5.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他曾经被贬为______________司马,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__________。
6.请谈谈你对下面一句话的理解。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物特点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强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冽(liè ) 篁竹(huánɡ ) 卷石(juán )
B.佁然(yi) 悄怆(qi60) 翕忽(xT)
C.寂寥(liáo ) 斗折(dǎo ) 差互(cī )
D.披拂(fú ) 为坻(chí ) 幽邃(suì )
2.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弘扬永州文化,宣传永州,开发旅游事业,发展永州经济,永州市政府将举办“永州文化节”,请你试着拟写一条宣传语。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ll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直接写潭水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态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动静交错的描写中作者刻意抒写了鱼儿的欢乐,同时体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9.“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 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攲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攲: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可名状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永州的绿水青山曾哺育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古有德行天下的舜、“古文中坚”柳宗元、书成一体的怀素争尚、诗成一派的杨万里、理学宗师周敦颐……近有无产阶级先驱李达、陶铸、蒋先云……结合永州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市委市政府倡导“建设文化永州、和谐永州”。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育英中学初二(3)班等几位同学筹备创办一个“文化永州沙龙”,向全校同学推介永州文化,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1)假如你是小芳,想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于是找到教语文的王老师,说: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州文化沙龙”组织首次报告会,重点向全校师生介绍“文化名人与永州”,但几位同学为到底介绍哪一位名人而争执不下,小芳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对小芳说:我建议推介_____________(填人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cēn cī liáo huánɡ chí zhuì yí xǐ chuànɡ suì
2.(1)名词作状语,向西。(2)意动用法,以……为乐。(3)名词作状语,向西南。(4)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5)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6)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洌”改为“冽”“漫”改为“蔓” “辍”改为“缀” “撤”改为“澈”“恰”改为“佁”“隧”改为“邃”。
4.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导解: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作。思路清晰,表述条理。
5.《柳河东集》 唐 柳宗元 永州 《永州八记》 导解:记住有关的写作背景,利于理解文章主旨。
6.这句话描写鱼的情趣。“怡然不动”写鱼的静态,“假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动态。动静结合写水中游鱼,突出表现潭的生命力,同时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
7.这句话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写小溪,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态;溪水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动态。一静一动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小溪曲折延伸,望过去,看得见的一段水面映着天光云影,亮光闪闪,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精确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 导解:描写景物,首先要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然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
8.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导解:概括语句的表达作用,往往从内容、结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切入分析。
【课后强化】
1.A 导解:“卷”读quán 。
2.(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导解:对于古代重要的经典名文,不但要熟记,还要准确书写。
3.(1)往下。 (2)特别。 (3)大约。 (4)呆呆的样子。(5)凄清。 (6)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导解:词语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比较普遍。下,本意是名词,下面,此处活用为动词,往下。
4.(1)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2)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导解:(1)下:往下;清冽:清凉;(2)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
5.示例:清丽江南,文化永州。 导解:能紧扣主题,语言简洁即可。
6.(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导解:(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2)“不动”表现其静,“远逝”“往来翕忽”写出其动;(3)以环境的凄清衬托心情的忧伤。
7.潭小水清的特点。 导解:这里从侧面烘托了水的清澈。
8.潭的水源 由近及远的顺序 导解:介绍潭的水源,先写溪身,再写岸势。
9.作者被贬,心中愤懑凄苦,只好寄情山水,获得暂时的快乐,一经环境的触发,又忧伤悲凉。 导解: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
10.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他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导解:解答此题,可从作者当时的处境及游小石潭的目的人手分析。
1l.(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1)凄清,冷清清。 (2)向南。 (3)说出。 导解:“南”的用法是词语活用现象,此处“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南。
13.(1)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2)秀美的树木和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映成趣。 导解:可:大约;许:左右,表估计;若:好像;佳:秀美。
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导解:解答此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二是作者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空有才华而不被重用,自然产生“怅然”之情。
【参考译文】
【乙】从道州城往西走一百余步,有一条小溪,往南流了几十步之后汇入营溪。小溪两岸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倾斜,有的盘旋,真是无法形容其形状。清澈的溪流冲击着岩石,形成旋涡。秀美的树木和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映成趣。
这条小溪如果处在山野之中,就很适合遁世隐居的人游玩;如果处于人们居住之处。就会成为城郭、闹市的最佳去处,是悠闲的雅士寻访的园林。但是自设置州郡以来,竟没有人欣赏。(我)徘徊在小溪上,为小溪无人欣赏而郁闷。
【表达交流】
(1)示例:王老师,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永州、和谐永州”的号召,我们准备组建“文化永州沙龙”,目的是让全体同学了解永州文化名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恳请老师支持、指导。(2)示例:柳宗元 因为他是“古文运动”的中坚,他的“永州八记”让世人了解了永州美丽的自然风光。 导解:恳请别人帮助和指导,说话时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并且要说明白你从事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等,以便让对方能更多地了解有关情况。回答第二问,原因要讲明白,说具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