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华南虎》教学设计[下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语文《华南虎》教学设计[下学期](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1-01 20: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 南 虎
教学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2、体会诵读在诗歌学习中的作用。
3、感受向往自由的不羁的灵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 猜一则有关虎的谜语:
“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山中王。昂首踊跃呈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
这首小诗选自《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选段。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老虎的威力。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与美丽。
2、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你印象中的老虎?如威风凛凛,高大威猛,凶猛剽悍,吼声震天,森林之王等。
3、 看着这张图片,你又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呢?
如:囚困囹圄,失去自由,渴望自由,孤独,忧愤等词语。
在桂林动物园曾有一只被囚禁的老虎,它强烈地震撼了诗人牛汉的心,于是诗人写下了一首《华南虎》。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
二、探讨诗歌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以前也学了不少诗歌,说说你们学习诗歌的经验。
(1)多读。
(2)联系写作背景。(板书:读诗百遍 走近作者)
三、感受诗歌的韵味
我们就用同学们的经验学习这首诗。“读”可不是随心所欲、漫浪诵读,而是要调动我们的情感体验,有感情的朗读。
1、生自由、大声朗读全诗,初步了解诗歌内容,并完成“正音”工作。
2、你刚才用什么心情来读这首诗歌?(愤激。据作者介绍写作当时就是怀着一种愤激之情来写的。)试选择一段符合你朗读心情的乐曲,然后全体配乐朗读。
3、教师点评刚才同学的朗读,找一段合适的音乐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朗读基调,不过,读诗还要讲究一些朗读技巧,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以求读得抑扬顿挫,更好地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试听听朗读录音,看看这朗读录音对你是否会有些帮助。
5、听完朗读后,学生再读。
6、在这两次朗读中,你看见了一只怎样的老虎?一只身陷牢笼但不屈服的老虎。
四、感悟诗情诗意
1、 作者笔下这只华南虎具有怎样的个性,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加以说明。
高傲不羁,向往自由,宁死不屈,勇于抗争。
2、作者对华南虎的描写,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男女生分工找实写、虚写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读相关句子(分多种形式读。如抽读、齐读等;读整个小节的诗或读相关句子)
(2)在朗读中体会老虎的形象:高傲不羁,向往自由,勇于抗争——这也是诗歌运用的实写所起的作用;末段虚写点明了华南虎的象征意义: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
五、走近作者
1、看见华南虎作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感慨和想象呢?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之后,继续探讨作者写“华南虎”的意义:借虎喻人,表达自己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宁死不屈,勇敢抗争”的坚定决心。
3、诗中说“我终于明白……”,用省略号隐去了“我”的许多内心活动。试想想“我”终于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还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猬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难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六、品味诗歌语言
从诗歌中找出几处你认为最震撼人心的句子或词语,细细品味。
示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血淋淋”暗示了华南虎为了自由曾做过怎样勇敢的抗争,就算阻力再大,压迫再大,也决不屈服。
七、再读全诗,感受诗歌的意韵,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震撼。
推荐作品:
文学作品: 布莱克《老虎》
萧敏《鸟儿们的理想主义》
电影: 《虎兄虎弟》
板书设计:
华南虎高傲不羁
向往自由 的生命
借虎喻人 勇于抗争
牛 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