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3《庖丁解牛》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6 23: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庖丁解牛
预司抗理与积累
研司讨论与鉴贵
预习杭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
【认识作者】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
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
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
学问渊博,善于辩论,家贫,曾借粟于临河侯(官名),但拒绝楚威
王厚币礼聘。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庄子》,道家
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三十三篇。该书包
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
【相关链接】
道家学派: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形成于先秦时期。道家
学派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
面切入,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原、构成和变化。道家认为
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由此演化出“天
人合一“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等思想。看到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吾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美学上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者自
美“至乐无乐等见解来阐发美的起源与本质以及美感等问题。庄子
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所琦
砉然
匿然
大郤
大窾
肯綮
大和
发于硎
怵然
謋然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通假字
①砉然向然(
)
②技盖至此乎(
)
③批大郤(
)
(2)一词多义
莫不中音(
)
①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百发百中(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族庖月更刀(
)
③族
每至于族[
]
嘻,善哉(
善刀而藏之(
④善〈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陈康肃公善射(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3)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
(4)古今异义
①依乎天理
古义:
今义:
②因其固然
古义:
今义:
技盖至此乎(
进乎技矣(
)
依乎天理(
②乎
而况大抓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奏刀騞然(
)
因其固然(
③然
虽然,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
合于《桑林》之舞(
)
④于{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