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件(20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文档属性

名称 《将进酒》课件(20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6 23: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杜甫《饮中八仙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在他一生创作的1500多首诗中,饮酒诗就有200多首
唐朝的酒
唐朝以颜色称呼的酒有白酒、碧酒、黄酒、绿酒等,以原料称呼的酒有松花酒、菊花酒、葡萄酒、柏叶酒、菖蒲酒等,产地特色酒则有郢州的富水酒、富平的石冻春酒、岭南的灵溪酒、剑南的烧春酒以及来自波斯的三勒浆、来自大食的马朗酒等等。
从史料流传下来的酒类来看,唐朝的酒至少有七八十种之多。身为酒中仙的李白,本着尝百酒的精神,把喝过的大多数酒都写进了诗句中,比如“呼童烹鸡酌白酒”,“金樽清酒斗十千”,“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元丹丘:是诗中所提到的“丹丘生”,这是一位道教中人兼隐士,曾在四川峨眉山、河南嵩山、湖北仙城山、山东、长安等地隐居或游历,与李白是非常亲密的挚友,李白甚至把他看作长生不死的仙人。
南阳名士岑勋:是颜真卿所书《多宝佛塔碑》碑文的撰写者,也是被李白视为“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的挚友。岑勋的太祖父岑文本是唐朝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深受唐太宗器重,后岑家一脉,岑勋的长辈又有两人相继为宰相,可以说,家族势力庞大,显赫非同一般。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
登御筵”
44岁 被排挤 “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
62岁 卒
李白主要经历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比较《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中诗人饮酒时感情的变化。
写作背景:742年,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与家人道别。
写作背景:744年,在朝中受排挤,被“赐金放还”,与长安的朋友道别。
《将进酒》写作背景:752年,被“赐金放还”已达八年,在嵩山置酒会友。
浅味
品味
深味
学习过程
读准字音
读通文义
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并非说圣贤就一定不留名,只是圣贤者必定有非同一般人的诸如才能与思想的,不易为一般俗人所理解,所以说他们是寂寞的,这里有作者自比圣贤之意,意谓他自己也因才高有如圣贤不能为人所知所理解。
李白的初心是治国安邦平天下,但在此时此刻,他却觉得:即使成了圣贤又如何?反正都寂寞了,死干净了,自己的雄图壮志终究是虚话一场,还不如学嵇、阮,学陶渊明,沉醉在酒乡当中,当个让后世记取的酒仙算了!
这句诗体现出的就是诗人在被“赐金放还”后,对自己仕途的绝望,对时局和朝政的灰心,是怀才不遇的愤世嫉俗之语,是借酒浇愁,排遣块垒的狂言。其情绪是消极的,但表现手法却是异常豪放潇洒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同病相怜的愤激之辞。
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英年早逝。有《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诗人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後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
前四句:活着的人像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后六句:化用古代神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药,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不可能感受到阳春的温暖。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有时诗人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
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
—— 龚自珍
情感脉络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