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超级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超级精品资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07 21: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3290.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3290.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稽首( qí ) 虐待(nüè) 鞭挞(tà) 旸谷(yánɡ)
B.蜿蜒(yán) 憔悴(cuì) 执拗(niù) 馈赠(kuì)
C.胭脂( zhi) 睥睨(nì) 伫立(zhù) 眩目(xuàn)
D.驰骋(chěnɡ) 皓月(hào) 翡翠(fěi) 胆怯(qiè)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方格内。(2分)
A.夜阑人静 碧海丹霞 目光灼灼 美艳之致
B.拖泥带水 千山万壑 海誓山盟 铤身而出
C.鸣锣开道 盛气凌人 长于短叹 彻夜不寐
D.不动生色 浩浩荡荡 纹丝不动 生生不息
A B C 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灼灼:明亮。
B.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睥睨:形容高傲的样子。
C.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心扉:指人的内心。
D.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形容: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刻画。
4.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从体裁来看都可以视为散文诗,都是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
B.《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屈原的形象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典型。
C.《海燕》是一曲为无产阶级而唱的充满激情的颂歌,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欣赏这篇散文诗的时候,同样获益匪浅,如:不怕困难,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D.《日》和《月》两篇文章,风格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
5.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雪》——《朝花夕拾>——鲁迅——中国
B.《海燕》《春天的旋律》一高尔基——俄国
C.《雷电颂》——《屈原>——郭沫若——中国
D.《浪之歌》——《泪与笑》——纪伯伦一意大利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那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
(2)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
(3)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一是的,遮不住的。( )
7.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8.仿写。(2分)
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与执著?我们赞美______________,是否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13分)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④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⑤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⑥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9.第①段是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闪电”和“高傲”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写海鸥、海鸭们的丑态,是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描写的角度来看,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③段通过描写海燕的声音,抒发了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豪情,这里运用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燕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3分)
14.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全文描述的第一个场景,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B.选文先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环境,再从形、音、色三个方面来描写海燕。
C.为了突出海燕的形象,选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其他海鸟。
D.大海象征了革命和反革命两大阵营斗争的战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20题。(16分)
鸟语
黄明山
向晚时分,我陪爱人到公园去散步。
这是一座新修的穿越城市中心的公园,狭长,半自然,依水筑路,颇具水乡特色。
突然听到鸟的叫声,清脆而婉转。我一惊,这是我今年也是近年以来听到的最真切的鸟语。如此近距离不能不让我生出几分感动。
“是什么鸟?”
“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爱人脱口而出,喜形于色,完全不像久病后的康复者。显然是鸟语的作用。
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鸟一生中都在歌唱,不管发生什么,即便在呻吟,也不放弃,直到翅膀化作泥土。
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
最有乡土情结的要算俗称叫天子的云雀,也叫云燕。光名字就很光彩,很动感。灵如雀,形似燕,飞入云,叫满天。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随着吱嘎吱嘎的叫声满天荡漾,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许是云雀知道人们在看它,又怕因为速度太快看走了神,先是辽辽远远地叫,然后一动不动地定格在那儿,像依附着什么,只把一双翅膀扇动。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唧唧喳喳的麻雀,语言简短得像方言。麻雀小,尽往有粮食的地方钻,成群结伙,吵闹声不绝于耳。麻雀的叫声与赶秧雀的姑娘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成为稻草人的音乐天地,也是原野的一大景观。
鸟语给我们幻想,让我们迷惑。鸟语的情感,鸟语的色彩,使我们始终无法穷尽其奥妙。
对鸟语的模拟,大概是艺术家们激发创作灵感的一条通幽的曲径。刘天华是一个用手指抵达鸟语的高人。他创作的二胡曲《空山鸟语》是解读鸟语的一次尝试。两根弦,流淌出山与鸟的和谐之源,天籁之音。在鸟语的招引下,我们感受着乐曲音色的听辨和情绪布陈的风景。空山之空,乃是充盈万物的无穷之大。置身于乌语的梦幻中,一切都变得纯粹、优雅、安宁。
我到过武汉东湖边的鸟语林。那可真正称得上是鸟语天空。那些悦耳动听的鸟语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鸟语斑斓,直让人顺利地完成了从听觉到视觉的过渡。你看,那么多鸟的花冠,鸟的羽毛,鸟的翅膀与它们个性迥异的叫声相得益彰,成为大自然天造的杰作。以呜禽为亮色,组成了一个偌大规模的歌剧院。丹顶鹤、绿孔雀、白鹳、红腹锦鸡、金雕、乌雕,还有来自异国的金刚鹦鹉、黑天鹅、火烈鸟……全都云集于巨大的鸟类活动网之下,又不舍其飞翔的自由。我十分欣赏鸟语林的设计宗旨:既求鸟类生态环境,又求造园艺术精美。走进鸟语林,你不能不萌生与鸟们交流的意想与欲望。
众多的鸟语,就像润物的细雨,构成了一套因地制宜的启蒙教材。鹧鸪喊雨,喜鹊报喜,布谷催耕,雁过留声……鸟语的涉及面和包容量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人间四季,天下六合,鸟语,原来是会歌唱、会飞翔的星辰。
或许生态是一个矛盾体。正是一些矛盾的自然消长.才构成了万物生灵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留住鸟声,让鸟语滋润或者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又成了我们别无选择的一种责任。
我们行走着,月亮出来了,爱人说:“现在鸟的叫声好像多起来了。”
月华如水,鸟语沐之。
15.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2分)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个句子非常优美,富有韵味,请作赏析。(3分)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在这片记忆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写鸟语旨在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3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伐木丁丁,鸟呜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一一《诗经·小雅·伐木》
材料二: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其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人类滥用化学农药,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寂静的春天。
一一选自周娜等《鸟类——农林业的绿色使者》
材料三:1986年5月,23岁的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刚起步不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承担起丹顶鹤的繁殖与驯化工作。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前一天迷失的天鹅,她消失在滔滔的流水中……
——选自《大自然·黄海湿地》
(三)(07年河南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14分)
让我看着你
王焕伟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选自《意林》2007年第11期,有删改)
2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思想家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诗人说,生活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结;实业家说,办好一个企业,关键在于团队精神……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他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没有合作就没有成功。
请你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A 导解:“稽”应读“qǐ ”。
2.A.致——至 B.铤——挺 C.于——吁 D.生——声
3.D 导解:“形容”在这里是名词,意思是“模样,容貌”。
4.D导解:两篇文章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
5.D 导解:纪伯伦是黎巴嫩人。
6.(1)比喻 (2)拟人、排比 (3)反复 导解:(1)句是比喻中的暗喻。
7.示例: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导解:要注意两点,一是“古诗词”,二是书写要正确。
8.示例:高山的雄伟 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 景色的秀美 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 导解:句式上与第一句一致,内容上应写出对赞美事物的感悟。
9.景物(环境) 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
1O.“闪电”的比喻,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以拟人手法给其行动以情态,表现其昂扬的斗志。 导解: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再结合海燕的形象体会其表达作用。
11.主要从声音、动作、情态等方面来写的。 导解:“呻吟”写声音,“飞窜”躲藏”写动作,“胆怯”写神态。
12.侧面描写。 表现海燕震慑敌人的威力。 导解:本文的主人公是海燕,写其他动物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烘托海燕的形象。
13.革命先驱者渴望革命风暴反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大无畏导解: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来分析。
14.D导解:“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15.不好。“射出”写出了云雀的机灵、轻捷,突出了鸟儿飞出速度之快的特点。
16.示例:初夏时节,云雀的叫声满天荡漾,田野上小麦抽穗扬花,呈现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17.①听乡村云雀和麻雀的叫声。②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 ③游武汉东湖边的鸟语林。 导解:首先从下文搜集信息,即文中的三个部分,然后再概括。
18.示例:鸟语如诗,一只鸟就是一个诗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导解:句式及修辞要与例句一致。
19.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0.示例:鸟语是大自然的天籁,曾经抚慰过我们祖先的灵魂,滋养过我们的心灵,美化过我们的生活,如今鸟呜声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有义务保护自然环境,让鸟声继续荡漾。 导解: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然后再具体阐述。
21.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跟角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意思对即可。)导解:“羟过”的内容比较多,要注意的是主人公应该是母亲,所以概括出母亲的行为就可以了;“结果”比较容易概括,把最后一段的要点提炼出来就可以了。
22.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导解:“我想”是母亲的心愿,母亲要永远看着女儿,也是母亲对女儿工作的支持;“让我”是母亲对女儿的要求,要求女儿答应自己的愿望。把这两个方面的意思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23.受到“我”的母亲的影响突出“我”的母亲的形象导解:男孩的母亲之所以转变态度,是因为被“我”母亲的行为深深打动,母亲的那句话“让我看着你”也同样引发了男孩母亲的共鸣。这篇文章所要歌颂的人是母亲,写这一变化,也是为了表现母亲的影响力,突出母亲的形象。
24.捐献眼角膜 导解:抓住“这样”这个代词就可以找到本题的答案。“这样”指代了什么,在文中写得很明显,就是指母亲临死也要为女儿做的那件事“捐献眼角膜”。
25.①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②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③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④追求完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⑤善良:不愿“我”为她耽误工作;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导解:分析人物的特点,可以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来具体理解。这篇文章略写了母亲的好几件小事,详写了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最能体现母亲人格的大事,母亲说的话和做的事都让人感动。写出两点即可。
26.【写作指导】完成这篇作文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要审清材料的内涵。材料不难读懂,只要依据“合作与成功的关系”立意就行。第二,要重视写作思路确立。可进行纵向联想,从历史、现实、未来角度选择材料;可进行横向联想,从自然到人生,再到国家和民族选择材料。第三,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可选取自己与人合作的事例,写记叙文;也可根据上述展开思路的方法列举事例,写成议论文或散文;还可以写成寓言故事等文体。
【例文】
合作漫想
李处政
当你们的乐队在比赛中获奖的时候;当你们的球队杀进决赛圈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我可以告诉你——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合作是成功路上的一座灯塔。它可以使在迷雾中的船只继续航行,它可以把在迷谷迷失方向的你救出来,并且指引你走向远处有风景的地方。
合作是成功路上的阵阵“东风”,它推波助澜,也加快了“成功”这艘船的航速。古人曾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的力量不可小视。
合作是人们在春天花开的季节播下的一粒种子。到了那金黄的季节,枝头挂满了累累硕果,而人们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
合作是冬天里的一枝梅。它那傲世的风骨令人祟敬,它那坚强的意志抵挡住了“大雪压枝,风寒侵骨”的侵袭,换回来的是风雪中那阵阵令人精神振奋的飘香。“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那沁人的飘香,更重要的是那成功的喜悦。
合作是一首青春交响曲。是它奏响了我们心中的歌,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梦,让我们的情感飞扬。是这首美妙绝伦的“青春交响曲”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次的欢乐和微笑;是它让我们的青春步伐更矫健;是它让我们的成功路上充满着欢歌笑语。
合作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那片绿地。我们不必拘束不必羞涩,我们可以尽情高歌尽情嬉戏,以鹰的姿态去搏击长空;让我们把汗水与希望播洒在上面,它会变得更加翠绿。
合作更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丰碑。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合作永远是我们的话题。只有真正合作过,才会品尝其中那回味无穷的滋味。
年轻的我们啊!把握合作,把握成功吧!
【点评】本文作者采用并列式结构写的一篇散文。从两个角度阐明了合作与成功的关系:一是合作是成功的基础,二是合作是成功的助推石。结尾深化主题,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需要合作。文笔优美,语句富有意蕴,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但在内容的丰富上和主题的挖掘上还欠缺功夫。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