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超级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超级精品资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07 2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www.21cnjy.com/H/13/106/V23290.s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3290.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啮齿(niè) 滑稽(jī ) 徘徊(huái ) 逃窜(cuàn )
B.缄默( jiān) 狩猎(shòu) 窥探(kuī) 凋零(jiāo)
C.迁徙(xǐ) 雾霭(ǎi) 哂笑(shěn) 牟取(móu)
D.深邃(suì) 萧瑟(xiāo) 和煦(xù) 干涸(hé)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过来。(2分)
A.齐心合力 神密莫测 相辅相成 鼠目寸光
B.不自量力 相行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C.高深莫测 不可思异 美丽可人 沧海桑田
D.莫衷一是 胸有成竹 不容制疑 慷慨大方
A B C D
3.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人所知(被) 精巧绝伦(同类) 不过尔尔(如此,这样)
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广阔无垠(边际) 高深莫测(测量)
C.不自量力(测量) 相形见绌(笨拙) 不可思议(想像,理解)
D.小心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无言以对(用来) 喜形于色(显露,表现)
4.(07年成都市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明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更____,我们要____吗?不!“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勇气、信心、耐心、胸怀”,我们将沿着____的目标前进!
A.曲折 撤退 既定 B曲折 退缩 制定
C.崎岖 撤退 制定 D.崎岖 退缩 既定
5.填空。(2分)
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__________,《喂一一出来》是____________。其他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侧重议论的,如_______________,有侧重说明的,如_______________,有侧重抒情的,如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敬畏自然》一文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即对自然又敬重又害怕,这是一种消极无为的口号。
B《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篇文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C.《喂——出来》以环境污染为题材,告诉人们不要破坏大自然,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大雁归来》一文具有强烈的抒彩,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
7.反问是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请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说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4分)
(1)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变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请你针对这个主题拟两则宣传标语,每则不超过2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9分)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鹅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主,一定存在羞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9.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人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2分)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__ [丁]_________
10.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②段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④段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8题。(16分)
如何给地球降温
龙学峰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世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 41℃,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 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 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⑤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14.文中第①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5分)
敬畏生命
①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②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③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④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老鹰)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⑤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 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⑥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⑦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他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19.题目中“敬畏”这个词是何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②段中画线的“这种感觉”具体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中画线语句“鸢飞鱼跃,道无不在”中的“道”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⑤段中列举了母骆驼、老羚羊等四个动物“生命神性”的故事,请你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也可以按照原文的语言、结构特点再补充一个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24.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导解:B项“凋”应读“diāo ”。
2.密一秘;行一形;异—议;制一置。
3.C导解:C项此处的“量”应解释为“估计,衡量”,“绌”的意思是“不够;不足”。
4.D导解:(1)“曲折”的意思是“弯曲”;“崎岖”的意思是“形容山路不平”。根据语境用“崎岖”合适;(2)“撤退”的意思是“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从阵地或占领区退出”;“退缩”的意思是“向后退;畏难不前;畏缩”,这两个词意义区别很大,原文只能用“退缩”;(2)“既定”是指“已定的,已为前提的”;“制定”是指“定章程、计划、法规等”,显然不符合语境的要求,所以用“既定”。
5.报告文学 科幻小说 《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
6.A导解:A项与课文的主旨不符。
7.(1)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运用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用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思考,语气也更加强烈。
8.示例:①自然,人类唯一的家园。②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 导解:紧扣“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来写。
9.[甲]④ [乙]①[丙]③ [丁]② 导解: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句来选择恰当的词语。
10.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导解:此题考查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指代的内容一般在前面,细读文章,从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然后组织答案。
11.①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的很;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④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导解: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明确筛选的范围是“选文”,筛选的信息是人类“无知”的表现。
12.示例:我们有仟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导解:分析本段的内容是说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因此,所写的句子应是对它的总结,还要运用反问这一修辞手法。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13.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了有智慧的生物,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导解:画线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下面的内容是对它的解释,因此从下面的语句中可找出答案。
14.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给地球降温,迫在眉睫。导解:数字说明的作用在于表述的准确性。
15.(1)在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2)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光镜;(3)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导解:在文中有明确的表述,我们应善于在文中找标志性语句。
16.离奇计划是:在拉格朗日点(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相互抵消处),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没被采用。因为无人支付巨额费用;同时,滤光镜会破坏同温层,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导解:答案在文章第③段。
17.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导解:说明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准确。因此,我们品味说明语言应从准确性的角度人手分析。
18.示例一: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普及使用太阳能),用以吸收紫外线;示例二: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示例三:给机动车辆安装吸收尾气设备,减少热量的排放;示例四:按国家提倡的度数使用空调,减少热量排放,节约能源。
示例五: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导解:要结合生活经验来谈,方法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19.又尊重又敬佩。 导解:“敬畏”本来是指“敬重并畏惧”,在这里没有“畏惧”之意。
20.指“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卑劣和龌龊”。
21.大自然生命活动,生命形式的规律。
22.因为当地球上其他生命被杀害殆尽时,接着倒下的也便是人类自己了。这使我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中一切生命是共生共存的,认识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23.同在一片蓝天下芸芸众生,包括各种鸟兽虫鱼,哪一个没有父母心、赤子情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字字珠玑的诗,可谓意味深长:“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导解:可以围绕对生命的敬重来谈。补充故事时,注意语言的凝练。
24.【写作指导】首先要明确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启示我们:文章的主旨是应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其次要确定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散文、小说,也可以写说明文,或者演讲稿等,无论哪一种文体,一旦确定,就要按照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去写作。其次要注意文章要内容具体,切忌大而空。
【例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我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和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
吮吸着花草的芳香,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糜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歌婉转,牧笛悠扬;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凝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第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1998年的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痰。
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
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像,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的肩上了。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点评】这是一篇精彩的演讲稿。小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三幅对比效果鲜明的画卷。第一幅“如诗如画”,春夏秋冬“我的心都醉透了!”第二幅“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第三幅是“怎样的惨景”:“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对比强烈,撼人心魄。最后作者呼吁人们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引起天下有识之士的共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