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掌握简单的语法、修辞知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掌握简单的语法、修辞知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7 15: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掌握简单的语法、修辞知识
学习目标
1.能辨识词语的词性、短语、单复句、修辞手法;
2.能根据语境使用词、短语、关联词语、修辞手法;
3.能通过对对联知识的学习,会判断、对句、张贴对联。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以下知识点,用圈画的方法,在文中认真看例句、讲解,用笔记记录要点。
(1)词性:名词(七上p13)动词(七上p49)形容词(七上p84)数词和量词(七上p101)代词(七上p106)副词(七下p8)介词(七下p21)连词(七下p36)叹词和拟声词(七下p68)介词(七下p21)助词(七下p86、91)
(2)短语:并列短语(七下p108)偏正短语(七下p108)主谓短语(七下p108)动宾短语(七下p108)补充短语(七下p108)
(3)句子:句子的成分(八上p83)句子的主干(八上p88)句子的语气(八上p101、115)
(4)复句:单句和复句(九上p8)递进·承接复句(九上p10)并列·条件复句(九上p21)转折·因果复句(九上p28)假设·条件复句(九上p84)
(5)修辞:比喻(七上p5)比拟(七上p9)夸张(八上p40)
二、学习目标展示
1.知识点说明: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掌握简单的语法修辞知识,并运用其解决语言实际问题。
——摘自《2019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语文)》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学习目标展示(投影)
三、学习相关知识点
(一)词类
1.知识点解析:
(1)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易错常见词类
①形容词
表示形状:长、短、粗、高大……
表示性质:高尚、乐观、懦弱……
表示状态:迅速、朦胧、遥远……
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不同,应注意辨别。.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来修饰;绝大部分的动词前面可用否定副词“不”或“没(没有)”来修饰;绝大部分的形容词前面可用程度副词“很” 来修饰。
②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时间、范围、程度、语气等意义的词。
如:互相帮助 格外高兴 “互相”“格外”都是副词
时间(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已经、正在、将要、快要、马上、顿时、不久、忽然、终于、常常、往往、再三、向来、始终、永远、猛地、一旦、暂时、渐渐、赶紧、仍旧、曾、才、在、将、就、先、再
范围:都、全、总、只、仅、全部、总共、统统、只好、仅仅
程度:很、最、太、更、还、非常、十分、格外、稍
然否:肯定——必、必定、一定、准;否定——不、没有、甭、未必;不确定——也许、或许、大概、大约
语气:可、偏偏、索性、简直、原来、反正、居然、难道、究竟、是
关联:又、也、再、还、才
③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或句子前面充当状语,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条件、方式等语法意义的词。
如:从今年算起(时间) 在北京参观(处所)
替大家办事(对象) 据研究得出结论(方式)
同他谈话,获益匪浅。(对象)
当你再大一些,就会真正理解痛苦的含义(条件)
2.反馈练习1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这一会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二)短语
1.知识点解析:
并列短语:报纸杂志 调查研究 雄伟壮丽 我和你
偏正短语:中国大地 我的祖国 很好看 认真学习
主谓短语:劳动光荣 红旗飘扬 明天星期天
动宾短语:敬畏生命 打扫卫生 到北京
补充短语:看清楚 去一趟 热死了 强得多
2.反馈练习2
下列短语与“心荡神驰”结构类型相同的是( )
①山清水秀 ②不拘一格 ③余音绕梁 ④拔地而起 ⑤古往今来
(三)句子
1.知识点解析:
①分类示意图
②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构成的句子叫非主谓句。
③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例:(他 生 动 感 人 的) 演 讲‖[在我 心 里] 留 下 了 (深 深 的) 印 象。
[在 十 字 路 口] ,他‖[迅 速] 跳 < 下 来>。
④句子的主干(把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余的部分)
例: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
⑤句子的语气(用途)
类型 语气 用途 标点 例句
陈述句 陈述 叙述或说明事实 。 …… 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你不知道,事情本不是这样……
疑问句 疑问 表示疑问 ? 这事你真的不管吗? 今天谁值日? 喝水还是喝茶 昨天玩得高兴不高兴?
祈使句 命令请求 催促劝说 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语气强烈) 。(语气缓和) 禁止践踏草坪!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感叹句 感叹抒情 表示快乐、惊讶、悲伤、愤怒、恐惧等浓厚感情 ! 哇!这衣服真漂亮!
⑥复句
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的语气语调,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复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一定逻辑关系联系组合,构成一个复杂的句子。
复句关系一览表
类型 定义 关联词
并列 复句 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单用:也,又,另外,同时,一面,一边,另一方面; 合用:既…又…;不是…而是…;也;又;同时、同样、另外;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是…不是。
承接 复句 分句之间是承接的关系。承接复句的各个分句按照时间、空间或事理的顺序排列。 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继而、终于、刚……就、首先……然后
递进 复句 分句之间的意思是递进关系。 单用: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甚至于、以至、尤其、尚且、反而、并且、还、不但、不仅、不光、 合用:非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
选择复句 已定选择:表示已定选择的复句由两个分句构成,说话者在提出的两种情况中已经有所取舍。 ①先取后舍。 常用的合用关联词语是:“宁可(宁肯、宁愿)……也不(不、决不)”。 ②先舍后取。 单用:“还不如、倒不如”; 合用:“与其……不如(宁肯、还不如、倒不如)
未定选择:复句的几个分句提出几种情况或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让人从中选择,但说话者并未有所取舍。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合用:“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单用:“因为、由于、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既然、可见”。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条件复句 分句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一旦,除非,只要,只有。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假设复句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单用: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 假使 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也(还);再…,也…;如果说…,那么……
转折复句 句意之间是转折的关系。 单用:虽然 虽说是 但是 可是 但 却 而 然而 不过 就是 只是 反而 尽管 固然 只不过; 合用:“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等。
2.反馈练习3
(1)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2)提取句子主干。
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城市到乡村,亚洲写下了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
(3)阅读下面文字。
成长是一个过程。岁月荏苒,光阴如梭。也许有过畏惧,也许有过仿徨,但经过多年厚积簿发的你,遇到挫折,坦然面对;遇到困难,不必躲藏。只要能静下心,沉住气,今天的舞台,你定会大放异彩。彼时正年少,莫负好时光。
选段中“只要能静下心,沉住气,今天的舞台,你定会大放异彩。”这句话属于( ) 复句。
(4)给下面句子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 )有损人品,有亏德行,( )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四)常见修辞手法
1.知识点解析:
种类 定义 作用 例句 说明
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①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例1:太阳像个大火球。 例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例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比喻的本体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点。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外形+表达了+对象+内情
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 ①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说话作文,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死板的事物活跃起来,有助于更好地抒发思想感情。②增强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例1: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题格式:把+对象+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对象+情(喜、爱、怜)
夸张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②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例2: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答题格式:突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对+对象+情感
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①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③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④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例: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答题格式:写出了+对象+特征,增强气势、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对象+强烈的+情
反复 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例1: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例2: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对象+的情感;突出了+对象+特征。
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例1: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例2:我用孩子狡滑的眼光发现,她并没有真心要打的意思。
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1:难道对于这样的错误不应当反思吗? 答题格式:加强了+情+语气,突出表达了作者+情感。
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①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②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③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例:这七人端的是谁 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2.对联基本特征
例句: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字数相等:上联(出句)与下联(对句)的字数必须相等。
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的词,词性需对称。
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
平仄相协: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意义相关: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联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想一想,这副对联做们对,应怎样贴?在右边竖行试试。
4.反馈练习4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下联:( )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五)课堂反馈
1.下列诗句中,疑问句形式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即使风雨再大,但阻止不了他们的热情。这句话的关联词运用正确。
D. “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3.这是记者采访新型冠状病毒医护人员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记者,你想怎样表达你对医护人员的敬意?写出来,50字左右。(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课后练一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A.“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一句中.“有”是动词,“果实”是名词,“的”是助词。
B.“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一句中,“从后窍喷出”是偏正短语,“一阵烟雾”也是偏正短语。
C.“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一句中“拥肿”是状语。
D.“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是假设关系复句。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3.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答案
1.C【解析】“拥肿” 形容词,在这里做宾语“根”的修饰语,属于定语。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 动来无处不清风
3.示例:操场一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在其中尽情的挥洒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