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等,总结文言知识点。
2. 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3. 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查的求实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学习作者质疑精神。
难点: 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设计思路】
本文文意好理解,但仍然有比较重要的文言知识点,所以可以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理清本课的文言知识点。可以采用小组合学教师点评式。
【第一课时】
【导入】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明天我们将要接触一篇特殊的游记,他不但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我们来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体会它在文体上的这一个特点。
【课堂活动】
小组合学
1. 以三个学生为一组,分别承担:朗读或背诵、找文言知识点,翻译等三项不同任务。
2. 本文有三段,找三组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梳理。教师点评
知识点总结:
1. 重点实词,、虚词见注释。
2. 词类活用
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
名:而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
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安(名作状,坐船)
目、耳:事不目见耳闻(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
夜: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作状,在夜里)
3. 古今异义
其实:①古义:事情的真相。
②今义:副词,实际上。
空中:①古义:中间是空的。
②今义:天空之中。
4. 句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判断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得双石于潭上(介宾结构后置)
【第二课时】
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本文已没有翻译障碍,课下已安排学生背诵,第二课时主要是理清文意,涉及到原文的内容可采用背诵的形式,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和历史意义。
【课堂活动】
1.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分析: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让学生回答第一段的内容,可用原文来回答,可采用背诵的形式。
2. 用原文回答,作者月夜考察看到的和听到的情景。
3. 上述情境中描写的角度
明确: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
4. 作者着力渲染绝壁下的环境有何目的?
明确:烘托作者亲往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做伏笔。
5. 研读下面这段文字分析作者细致深入的描写的目的。
“舟回至两山间”到“窾坎镗鞳之声”。
明确: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入微,处处印证了首段郦道元的说法“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元之“简”做好铺垫。
6. 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明确:两个方面
首先说正确的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
有三点:
一是郦道元说法正确,可是说得太过简略,导致“人常疑之”;
二是士大夫不肯亲身实践,不做实地考察,所以不能知道真相。
三是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不能写成文章记录下来。
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另一个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发现了真相,这是李渤产生错误观点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7. 体会一下作者的三次笑,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对寺僧和小童,是否定的笑,不认同他们的给出的答案。
对苏迈,是高兴的笑,因为实地考察后探究出原因。
对李渤,是讥讽的笑。因为他主观臆断,没有实地考察。
8. 思考一下苏轼应该笑李渤吗?参照《优化设计》课外篇中《春在堂随笔》和《游石钟山记》讨论。
9. 仿照本文记叙、描写、抒情、说理的表现方式,写一篇200到300字的小文段。
【课后反思】
文言文的文和言两部分都很重要,但如何能够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在讲述文言文的文言知识点时不枯燥,在分析内容时,不单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