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用法的知识
2.思维发展与品质:梳理文章的文脉,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
3.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学习作者质疑和求实精神
4.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特有的语言形式表达的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教程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疏通文意,分享交流
1.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2.教师答疑解惑
三、精读阅读,梳理文脉
1.速度课文,解题:石钟山记?记的是什么?
明确: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2.如何展开文章?每一段,几个人,写了什么?
第一段:三个人,郦道元、李渤、苏轼,不同说法。
一个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一个是唐代洛阳文人,一个是北宋大文豪。不同时代的他们,将目光共同汇聚焦到一起,对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提出了不同观点。
郦道元观点:从声音角度做判断依据,“水石相搏”之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观点:从声音角度做判断依据,用双石叩击山体的声音。“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苏轼对二人的态度不同:对郦道元的观点“人常疑之”(没有十分肯定,也没有十分否定,只是怀疑,提出自己怀疑的依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对李渤的观点,“余尤疑之”(产生深刻的怀疑,提出自己的依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总结:苏轼对二人的说法,没有全盘接受,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并提出质疑的依据。这种学习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态度。
第二段:苏轼,苏迈,寺僧,小童,舟人,实地考察。
苏轼和苏迈途径湖口,见到石钟山。
寺僧派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选择一二敲击,发出硿硿的声音。苏轼“固笑而不信”。
苏轼和苏迈在夜间和舟人一起,夜探石钟山,实地考察,找到山名的原因,“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第三段:苏轼发表见解。
抒发感慨:
“叹郦元之简”: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没有实地考察不知情(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笑李渤之陋”:双石敲击
同情“渔工水师”:知而不能言
否定“陋者”:“乃”“自以为得其实”
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反问语气,肯定任何事情都要亲眼见亲耳听,不能根据头脑想象臆断来判定。事实大于雄辩,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三、对比阅读,赏析手法
本文与《河中石兽》,阐释了相同的道理,“不可臆断”,用了什么相同的写法?
河中石兽 纪昀 〔清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明确: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先破后立的方法:《石钟山记》先提出石钟山的命名有郦道元和李渤两种说法加以质疑批驳,他利用实地考察,找到命名详细原因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手法,提出道理。《河中石兽》石兽的位置,众人认为在下游,用无迹否定;讲学家认为在原位;老兵说出在上游,结果找到。作者用找到的结果,否定前二者说法,提出道理。
五、质疑作者,做出判断
01质疑作者
苏轼教育儿子苏迈,学习读书要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要注重实地考察,不可主观臆断。那我们学习继承作者的精神,你对苏轼的某些观点是否有质疑呢?
明确:
作者说,郦道元“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太主观了。郦道元只是用很简洁的文字,提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并没有说自己是不是实地考察了。我们从郦道元作为一名著名地理学家的身份考虑,他不会随便妄下定论,他没有像苏轼这一个文学家这样细致描绘是有可能的。
作者说,“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太牵强了。前面描写,“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
”,声音真的很美妙如音乐吗?否则舟人为什么会大恐?可见,苏轼此时认为声音如音乐般美妙,和他找到石钟山命名原因开心的心情有关。这一定是真实的吗?
02做出判断
我们看两则材料,谈一谈你的看法?
1.……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余樾《春在堂笔记》
2.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
从这两则材料来看,石钟山的命名也不是苏轼考察的全部,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总结:任何人,任何事的判定,都有自己所处时代、空间的局限性,有自己眼界、经验的局限性,敢于大胆质疑可贵,提出见解可贵,但也不要太自信,相信自己高于所有人,也是很可怕的。毕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六、课后作业
1.比较阅读《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两篇课文写法上的异同。
2.同学们学习了不少此类游记散文,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如何认识此类游记类散文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