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唱歌 柳树姑娘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唱歌 柳树姑娘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19 07: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听赏的体验之中。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项音乐活动。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时大胆表达个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优美的声音,喜悦的心情歌唱《柳树姑娘》,初步体验感受二声部合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呼唤柳树姑娘,火车远近开动的声音,乒乓球,小乐器,学唱二声部等多形式,引导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多次聆听,探究中学会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柳树姑娘》,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分析:
《柳树姑娘》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的歌曲,是一首活泼轻快,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歌曲。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模仿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以趣味入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吸引他们融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更喜欢歌唱,把“爱春天”的教育自然而有效地融入到音乐作品歌唱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2、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堂摇铃乐器、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带领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春天。 跟随老师一起聆听。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为接下来的课题教学进行铺垫。
二、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呼唤柳树姑娘,引出“柳”的节奏,讲解附点节奏,引导学生感受二声部合唱。(二)揭题。 学生通过呼唤回应情景认识学习附点节奏与初步感受二声部合唱。 设置呼唤回应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教学 (一)提出问题初听全曲,初步了解音乐形象。 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在思考中聆听,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老师范唱再次聆听,并引导学生歌曲需要优美的声音演唱。 聆听老师范唱。 通过聆听,知道歌曲要用优美的声音歌唱。
(三)为柳树姑娘鼓掌,介绍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引导学生按照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拍拍子。 按照强弱规律拍拍子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三拍子的拍打,了解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四)1.模唱旋律,引导学生用“lu”音进行模唱。①、引导学生歌唱姿势和口型。2.代入歌词歌唱,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①、引导学生在歌唱时,注意歌唱姿势。②、引导学生要用优美的声音歌唱。③、引导学生一边歌唱一边身体律动。3.处理歌曲,引导学生把歌曲“唱细,唱好”①、教唱装饰音。②、演唱力度变化,渐强。利用模仿火车开动从远到近的声音,引导学生渐强的发声训练,再运用到歌曲中。③、顿音记号利用乒乓球的拍打,引导学生感受顿音记号的特征,从而更好的演唱。4.二声部的学习。带领学生听辨四组二声部“啦啦啦”的演唱,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组的音高与前三组不一样,并进行二声部合唱教学。 学生模唱旋律。 学生学唱歌曲,并加入身体律动演唱。学习装饰音,渐强记号,顿音记号的演唱,把歌曲唱得更细腻更好。学生初步了解音高,学习二声部的合唱。 通过简单的旋律模唱,学生初步熟悉旋律。通过老师用钢琴带领学生歌唱,并引导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进行优美的歌唱。学生已初步的把歌曲唱出来。利用模仿火车开动从远到近的声音和乒乓球的弹跳,让学生能迅速抓住渐强和顿音记号的特征。通过钢琴引导学生听出音高,学生互相合作,带领学生感受和声的美。
四、创编与活动 用摇铃进行伴奏 学会摇铃小乐器的使用方法,并且为歌曲伴奏 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更熟悉乐曲,及增强音乐美的素质教育。
五、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 学生说出自己在这堂课的收获。最后再歌唱一遍《柳树姑娘》结束课堂。 通过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将身体律动、舞蹈、小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引进音乐歌唱课堂,将音乐的基本技能融入到听、唱、动之中去,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熟悉程度,从而让有趣成为有效的途径,让有效成为有趣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