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5课《夸父逐日》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5课《夸父逐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2 15: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夸父逐日——《山海经》说说你听过的
一些古代神话
故事。什么是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教学目标:
1、诵读《夸父逐日》,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课文朗读:1 老师读
2 学生读
3 师生齐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注意下列红色词语的解释。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疏通文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竞跑,赛跑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想要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黄河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桃林比一比:

请同学们把本文译成现代汉语,看谁译得最棒。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课文翻译人物与主题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夸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人物。 所以,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 这些词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文章主题拓展延伸 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树立远大的理想,
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朗读余光中的诗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夸??? 父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送给同学们的“礼物”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