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回声》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无伴奏合唱的感受力和鉴别力,体现艺术课程“以美育人”的功能,用美妙动听的音乐打动孩子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的认识作为本课知识点应予以重视,但应考虑展特点和知识经验结构,不宜作专业性过强的讲授与操练,以感性认识为主。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无伴奏合唱《回声》创作于16世纪,作曲者是比利时的作曲家拉索。这是一首双四声部男女混声无伴奏合唱曲。作者巧妙地采用轮唱形式,通过力度强弱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回声在空旷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地回荡,和谐而又富有色彩变化的和声更令人有置身于群山幽谷的感觉。歌曲《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做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富有动感,第二乐句采用了切分节奏,旋律由低到高进行,运用了“f”和“pp”的力度对比,形象地表现出彼此呼应的回声效果。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乐段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
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6、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回声》 第二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歌声表现大自然有趣的回声现象,体会音乐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去感受自然之美、探索发现自然奥秘的兴趣。感受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力度的变化表现音乐的意境。3、能用清新、自然的声音视唱歌曲,学会如何让表现回声。
重点 了解回声的特点。
难点 能运用力度强弱规律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回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聆听欣赏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观看短片,小兔淘淘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师:没错,是回声。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回声和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师:回声就如刚刚动画片一样,是发生在山谷或空旷的房间中的自然现象,音乐家发现了这种奇妙的现象,想到用音乐来表达,你们想来听听吗?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有关回声的交歌曲《回声》1、欣赏《回声》1)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2)在演唱的过程中你听到伴奏了吗?(音乐知识)再次聆听《回声》歌曲是怎样表现回声的?(作者简介)(音乐背景)再次欣赏《回声》歌曲采用了哪种合唱形式?(音乐背景)音乐小游戏教师用强的力度拍出第一条节奏,学生用弱的力度拍出第二条节奏5、再次聆听《回声》1)注意回声的效果有哪些?2)那同学们你们可以表现这种效果吗?6、音乐模仿请同学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唱第一条旋律,用强的力度,第二组唱第二条旋律用弱的力度。7、音乐练习请同学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唱第一条旋律,用强的力度,第二组唱第二条旋律用弱的力度。8、欣赏《回声》演唱过后是不是对歌曲的理解加深了?你能说说歌曲表达了什么情境?9、完整聆听《回声》 1、聆听乐曲,体会乐曲情感2、通过聆听乐曲,回忆所学知识。 3、分段欣赏,用心体会每一句的情感,将自己融入乐曲情境中。思考:每个乐段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演唱你们是不是对《回声》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这首歌曲用不同形式展现出来,演绎到我们的课堂中吧。根据乐曲的内容,乐曲场景,分组创编舞蹈动作,设计属于自己的表演,比一比哪组创编的好。 根据乐曲的内容,情绪情感、分组设计演唱方式,视唱乐谱。 积极参与小组演唱并展示表演。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及个人的才能,比一比哪组唱得好。 用分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以创编的形式来进行扩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灵感与兴趣,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拓展延伸 听过了国外作曲家创作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我国中学合唱团唱的无伴奏合唱《青花瓷》 了解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拓展了解
课堂小结 无伴奏合唱是合唱音乐艺术中的一门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其特点是不与任何乐器组合,只用人声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人声的不同声部.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不同力度等方面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板书 《回声》 体裁 无伴奏合唱如何表现回声 轮唱 清晰、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羊肠小道》
人教版 四年级下
回 声
四年级下册
01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观看短片,小兔淘淘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新知导入
回声和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回声就如刚刚动画片一样,是发生在山谷或空旷的房间中的自然现象,音乐家发现了这种奇妙的现象,想到用音乐来表达,你们想来听听吗?
02
新知讲解
欣赏《回声》
初听乐曲
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
合唱
在演唱的过程中你听到伴奏了吗?
没有,因此这首歌曲是无伴奏合唱
无伴奏合唱即阿卡贝拉,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
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第10世纪出现。
音乐知识
歌曲是怎样表现回声的?
复听乐曲
运用了卡农,即轮唱的形式,“双合唱队”一个大型合唱队,一个小型合唱队,形成力量强弱的对比,表现出回声的效果。
聆听《回声》
奥兰多·迪·拉索,佛兰德作曲家。当时最具创造性、最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之一。拉索是佛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希腊罗马和当代诗人的著作,并采用其诗词进行创作。拉索是位音乐神童,热情幽默,富有才智,他的作品有2000首以上。他的大型弥撒曲有57首(多数无伴奏),大多采用民间曲调,富于戏剧性,色彩华丽浓郁。同时写有经文歌1200余首,其中516首编入歌集《音乐巨著》。又创作为数甚多的世俗音乐如牧歌、村歌、法国歌谣曲、德国歌曲,鲜明地表现出世态风俗的场景。他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音调,运用音量层次和音色的变化,形成一定的造型效果(如最受听众欢迎的《回声》)。
作者简介
佛兰德乐派
音乐背景
佛莱芒乐派(The Franco-Flemish School,又译“佛莱德乐派”),是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继勃艮第乐派后的一个音乐流派。由于这个乐派的音乐家大都来自尼德兰的佛莱芒地区(法国北部、荷兰与比利时南部),因而如此冠名。佛莱芒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乐派。
歌曲采用了哪种合唱形式?
音乐游戏
再次聆听《回声》
混声四部合唱
《回声》是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首双四声部男女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即大型合唱队+小型合唱队合唱或重唱进行多次模仿、追逐,再辅以力度的变化,妙趣横生。
音乐背景
音乐游戏
教师用强的力度拍出第一条节奏,学生用弱的力度拍出第二条节奏
音乐小游戏
注意回声的效果有哪些?
音乐游戏
再次聆听《回声》
旋律多次的模仿,力度强弱的对比
那同学们你们可以表现这种效果吗?
请同学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唱第一条旋律,用强的力度,第二组唱第二条旋律用弱的力度。
歌曲模仿
请同学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唱第一条旋律,用强的力度,第二组唱第二条旋律用弱的力度。
歌曲练习
欣赏《回声》
初听乐曲
演唱过后是不是对歌曲的理解加深了?你能说说歌曲表达了什么情境?
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回声在静谧、空旷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时强时弱的回荡,透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美轮美奂。
完整聆听《回声》
复听乐曲
03
巩固拓展
根据乐曲的内容,乐曲场景,分组创编舞蹈动作,设计属于自己的表演,比一比哪组创编的好。
我会这样跳
根据乐曲的内容,情绪情感、分组设计演唱方式,视唱乐谱。
我会这样唱
拓展延伸
听过了国外作曲家创作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我国中学合唱团唱的无伴奏合唱《青花瓷》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无伴奏合唱是合唱音乐艺术中的一门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其特点是不与任何乐器组合,只用人声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人声的不同声部.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不同力度等方面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
05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回声》
体裁 无伴奏合唱
如何表现回声 轮唱
作业布置
会表现《回声》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