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我们毕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物质的量(第1课时)
1
2
3
4
5
6
说课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第一章和第二章前两节基于定性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通过物质的量的学习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新的视角。
2.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可以感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质量、体积
原子、分子、离子
定量:质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粒子打包的思维方式
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化关系
m n N
1
2
2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问题解决
问题驱动
合作交流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作业:如何快速数出10000粒大米?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打包思想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创设情境
一打铅笔
一盒粉笔
创设情境
…
…
=
1 滴水
1.67×1021 个水分子
1个整体
设计意图:由生活实例形成的打包思想迁移到微观粒子,顺利的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核心概念——物质的量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交流,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和相关注意事项。
(1)什么是物质的量?它的符号和单位分别是什么? (2)1 mol粒子集合体是多少?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它的符号是什么? (3)用摩尔计量的微观粒子有哪些?举例说明能用摩尔计量宏观粒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一方面复习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另一方面可以总结出n、N、NA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及时练习,应用提升:①有3.01×1023个氧气分子,则O2的物质的量是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②2 mol H2O中,含有的H2O分子数目是 ,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是 ,含有的电子数目是 。③一定量的H2O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个,则水的物质的量是 ;
(5)归纳总结: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目(N)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何?写出它们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核心概念——物质的量
思考
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微观角度
宏观角度
1个
1个
1个
NA
NA
NA
12g 32g 44g
1mol 1mol 1mol
同时扩大NA倍
C + O2 == CO2
点燃
物质的量
创设情境
(1)什么是摩尔质量?它的符号与单位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不同的原子的摩尔质量不同?
(3)各原子(或分子、原子团)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或分子、原子团)质量有什么关系?
核心概念——摩尔质量
(4)及时练习,应用提升:①2 mol O2的质量为 ,48 g O2物质的量为 。②1.8 g H2O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的H2O 分子的数目是 ,含H原子的数目是 ,含有质子的数目是 。
(5)归纳总结:物质的量(n)、微粒数目(N)、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何?写出它们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化关系,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核心概念——摩尔质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化抽象为具体这部分教学设计有待提高。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1
2
2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