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观中学2011年上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炉观中学2011年上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八年级下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7-14 15: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炉观中学2011年上期第六单元测试卷(八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一.选择(16分)
1.下列加点字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纳谏(jiàn ) 昳丽(shì) 窥镜(kūi) 诏曰(zhào)
B、期年(jī) 市朝(cháo) 彀弓(gòu) 敝舆(yú)
C、骁健(xiáo) 铠甲(kǎi) 一镒(yì) 禽滑厘(huá)
D、楩木(biān) 鲋鱼(fù) 狗窦(dòu) 祖逖(tì)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聒碎(喧扰) 文轩(彩饰) 短褐(粗布衣服)
B、请说之(高兴) 才略(谋略) 称谢(告知)
C、介胄(介意) 式车(车前横木) 间进(偶尔)
D、私我(私下) 面刺(刺杀) 谤讥(讽刺)
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军士被甲
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D.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下列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
A.吾义固不杀人 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C.方五千里 D.锐兵刃,彀弓弩
5.下列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B.自相鱼肉
C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D.但当涉猎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
B.《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而悟出治国之道,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的故事。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D.《公输》讽刺了楚王好利喜功和不听劝谏。赞扬了墨子为弘扬“兼爱,非功”思想而展开的论辩技巧,最终劝服楚王的行为。
7.下列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朝:① 朝服衣冠 ②能谤讥市朝
B.以:①军细柳以备胡 ②皆以徐公美
C.见:①见往事 ②见公输盘
D.为: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②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朝花夕拾》是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的叙写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B.《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作家精心刻画了祥子和虎妞等血肉丰满的性格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C.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热情的讴歌了回族人民勤劳,善良,宽厚,仁爱的优秀品格。
D.《狗.猫.鼠》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反动派的憎恨。
二.填空(25分)
9.默写(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渴载饥。
(2)遥望是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老沧州。
(4).《采薇》中抒发了归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下阙中写了历史人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古代有许多勤奋学习的故事,请写出两则来。 例:苏秦——刺股读书。(2分)
(1)祖逖——( ) (2)匡衡——( )
11.下列古诗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交通情况,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2分)
①古道西风瘦马。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⑤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⑦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⑧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⑩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3分)
A.①④⑤⑥ B.⑥⑦⑧⑩ C.①②④⑨ D.③⑤⑦⑨
12.读下列语句,都会想起一个名句,任选其中三句填在横线上。(3分)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的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朝天子.咏喇叭》后,回答下面的13——15题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
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3.这是一首散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生活在_______(朝代)(2分)
14.文中写“喇叭,锁哪”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军愁”“民怕”至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三.阅读(59分)
(一)(1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6.本文选自《 》,文章题目中“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②朝服衣冠( )
③窥镜而自视( ) ④王之蔽甚矣( )
18.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2分)
19.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2分)
20.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关于“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二)(21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22、本文叙述的是 的故事.(2分)
23、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皇上视察霸上、棘门? (3分)
24、本文是用怎样描写手法来刻画周亚夫形象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分)
25.“敬劳将军”一句表明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文帝是怎样的君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天子且至  且:        。(2)军中闻将军令 闻:           。
(3)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  (4)使人称谢。谢:       。
28.注音。(2分) ①彀( ) ②胄( )
(三)(12分)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蒙乃始就学( )
30.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通过谁的所见所说来写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2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予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子墨子解带为城。 子:_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_____________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_____________
35.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EMBED Equation.3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吾知所以距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__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__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3分)
炉观中学2011年语文第六单元测试答案:
1—8题:DAACBDDD
9题略
10、闻鸡起舞、凿壁偷光
11、D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王磐 明代
14、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15、不是,怕的是“喇叭,锁哪”开道上,残害百姓,鱼肉乡里的宦官。
16、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委婉的语言劝说
17、长,这里指身高、早晨、察看、受蒙蔽
18、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或者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19、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敢于自我批评!或者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0、门可罗雀 《出师表》
21略
(二)
22、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
23、作比较,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范。
24、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军容军纪等方面对比衬托,体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臾奉承、不趋炎附势的真将军形象。
25赞扬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是“真将军”  由此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贤明的君主。
26、(1)、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2)、在这种情况下,皇上于是派遣使者(臣)手持符节下诏周将军。
27.⑴将要 ⑵听从 ⑶过一会儿 ⑷告知
28. ①gòu ②zhòu
29、答案:(1)执政、掌权 (2)研究儒家经典 (3)从师学习
30、答案: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导解:找出表现孙权自身经历的句子。
31、答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所见所说来写的。
导解:通过鲁肃与吕蒙的语言得出。
32、答案:读书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有力量。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弥补不足,让自己成为全面的人才。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导解:启示可以是多方面的,只要有道理即可。
33、答案: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答案:(1)夫子(或先生、老师)。 (2)通“御”,抵抗。 (3)人侵。
35、答案:B导解:都解释为“用”。
36、答案:(1)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您了。(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导解:翻译要通顺,(1)中重点是“所以”“距”的翻译;(2)中重点是“虽”“绝”的翻译。
37、答案:攻械尽 守圉有余 诎(公输盘诎) 导解:从双方对垒的句子中找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