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建康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建康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17 09: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是如何摄取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
(2)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
(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图片,提问:一些产品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的词语,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 【生】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 提出问题:人体为什么要补充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联系生活,激起学生兴趣。
【生】这些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如果人体缺乏这些元素会得病。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人体的元素组成 提出问题:人体生长过程中需要六种营养素。根据营养素的组成元素,你认为人体中含有哪些元素? 【生】由水可知人体内有H、O两种元素,由糖类的组成可知人体中还含有C元素,由蛋白质的组成,可知人体内含有N元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7~99页,并出示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多少种?它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什么?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1)50多种,除C、H、O、N以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油脂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氧元素、钙元素。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超过0.01%的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了解常量元素中钙、钠、钾三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学生看书后,请两位学生做实验。) [实验]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取两根鱼骨,其中一根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另一根放在10%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一会,10分钟后取出。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生】观察实验、描述现象,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钙元素是人体需要量很多的常量元素,若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还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补充足够的钙元素呢? 【生】牛奶、骨头汤、绿色蔬菜、肉类、豆类都含有钙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却很大。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元素,若人体缺乏,就会生病。出示一些患者的图片,请学生根据教材第99页的表格,回答各是由于缺乏哪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 (讨论,踊跃回答。) 提出问题: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是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碘、补氟应该怎么补充?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列举多种做法:如海带、紫菜、碘盐补碘,常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100页的讨论题目。 (前后四人一小组,得出结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元素过量也会得病。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自编自演“小患者”“小医生”。) 实际运用能力培养。 实验动手训练。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学完本课题,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积极讨论。有学生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在平时的饮食习惯中,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毛病。) 总结:1.本课题学习了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影响,重点是介绍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关系。 【生】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品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2.了解某些元素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关心健康的意识。通过本课题学习,希望大家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生】查阅资料,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营养元素的。 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归纳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