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苏武传》
知识点复习
知识清单——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班固
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与其父班彪、弟班超并称“三班”。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作为经学理论家,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2.《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
它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3.苏武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汉书》赞其“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苏武牧羊”亦成为坚贞不屈的象征。
4.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4.班超
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
后以“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
《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5.班昭
一名姬,字惠班,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又号“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为妻。她爱好历史,完成班固未竟的《汉书》。汉和帝即位后,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她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知识清单——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决”通“诀”,诀别。)
5.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6.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7.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8.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0.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二)古今异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2.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古:财物。今:货币。)
5.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 。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二)古今异义
6.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7.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8.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去世。 今义: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也可作形容词,不幸运,还指灾祸。)
9.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0.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形容词,亲密;关系密切。)
11.子为父死,无所恨
(古义:遗憾。 今义:怨恨。)
12.单于视左右而惊
(古义:侍从。 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的两方面,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②支配,操纵③副词,反正。)
13.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4.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名词,事业上的成绩。动词,完成(多指事业)。)
1、名词做动词
(1)天雨雪 落下
(2)羝乳乃得归 生育
(3)杖汉节牧羊 拄着
(4)以状语武 告诉
(5)武能网纺缴 结网
(6)檠弓弩 用檠矫正
(7)祠河东后土 祭祀
(三)词类活用
2、名词做状语
(1)惠等哭,舆归营 用车子
(2)剑斩虞常已 用剑
(3)得夜见汉使 在夜里
(4)其一人夜亡 在夜里
(5)朝夕遣人候问武 在早上和晚上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向上
3、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以……为壮
诚甘乐之 以……为乐
4、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使……投降
(2)反欲斗两主 使……争斗
(3)单于愈益欲降之 使……投降
(4)何久自苦如此 使……受苦
(5)王必欲降武 使……投降
(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归
(7)屈节辱命 使……屈
使……受辱
(8)宜皆降之 使……投降
四、一词多义
1.使
①数通使相窥观 (使者)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出使)
③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拓展迁移
④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致使)
⑤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假如)
2.语
①以状语武 (告诉)
②如惠语以让匈奴 (说的话)
3.食
①绝不饮食 (给他吃的)
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吃)
③廪食不至 (粮食)
④给其衣食 (食物)
4.引
①虞常果引张胜 (牵扯)
②引佩刀自刺 (拔)
拓展迁移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拉弓)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援引)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引来,招来)
相如引车避匿 (调转车头)
引赵使者蔺相如 (邀请)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带领)
引壶觞以自酌 (举起,拿)
5.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 (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动)
恐前语发 (泄露)
拓展迁移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6.通
数通使相窥观 (派遣)
拓展迁移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通到)
遂通五经,贯六艺 (精通,通晓)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通达,顺利)
乐毅之徒通其意 (沟通)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遍,次)
中通外直 (贯通,顺畅)
7.当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判处)
拓展迁移
当其欣于所遇 (正在……的时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把守,占据)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连词,如果)
当窗理云鬓 (面对,对着)
8.去
与武决去 (离去)
拓展迁移
相去四十里 (距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表动作趋向)
我从去年辞帝京 (过去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往,到……去)
9.以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因为、凭借
汉亦留之以相当 来,表承接
以状语武 把
蹈其背以出血 来,表顺承
10.因
君因我降 通过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顺便,趁机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趁
拓展迁移
于今无会因 机会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凭借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皆为陛下所成就
(3)无标志的被动句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A、何以汝为见 (正常语序“何以见汝为”)
B、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C、引佩刀自刺。 (正常语序“引佩刀刺自”)
D、子卿尚复谁为乎? (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E、信义安所见乎? (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
(2)定语后置
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为降虏于蛮夷
3.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苏武坚持民族气节19年,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不屈气节、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靠的是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关于气节的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