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检测题 (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检测题 (PDF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7 10:15:04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质量检测题
一、略
二、品尝 唯一 海豹 媳妇 淹没
漂浮(飘浮) 干旱 徒弟 求饶 灌溉
三、(答案不唯一)
1、(1)、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欣喜若狂
(2)、眉清目秀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
(3)、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2、豹(海豹) 媳(媳妇) 淹(淹没)
扔(扔掉) 逼(逼迫) 饶(求饶)
3、新娘 班级 费用 脑袋 渠道 田地
4、(1)、没写完作业的我只好看着其他同学去玩。
(2)、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他去催一催。
(3)、①嘴唇发白,直发抖。
②笑开了花,又蹦又跳。
(4)、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怎会满意呢?
(5)机灵的小猴子迅速地爬上树摘又大又红的桃子。
5、项庄舞剑 韩信点兵 楚汉相争 楚霸王巨鼎 楚霸王自刎乌江
多多益善 意在沛公 力大无穷 没脸回江东 在谋不在勇
四、1、诸小儿游 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 戎不动
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凡事多动
脑筋。(不唯一)
2、(不唯一)善于观察 讳疾忌医 勤奋刻苦
3、(不唯一)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诸葛亮 神机妙算
五、1、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谈笑自若(不唯一)
2、神态 动作
3、(不唯一)好在既惩治了恶人,又让百姓亲眼目睹了真相,不再被迷信所害。
4、(不唯一)原来都是骗人的,以后再也不迷信了。
六、1、(不唯一)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在南门立木桩,并规定谁能将它扛到北
门就可以获得十金。人们都不相信,直到一个小伙子将木桩扛到北门,他果真
获得十金,大家才相信商鞅说到做到。从而使新法顺利实施下去。
2、商鞅说话算数
3、语言 使国家强大起来 言而有信,赏罚分明(不唯一)
4、(不唯一)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只有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 能很好体现要求的给 34——40 分;能较好体现要求的给 28——33 分;
能基本体现要求的给 22——27 分;不能体现要求的在 22 分以下酌情给分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题(八)
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__
一 . 在横格中抄写下列句子,要求规范、工整。(2 分)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
飞卫请教。
二 .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 (10 分)
p n c h n g w i y h i b o x f y n m
pi o f g n h n t d q i r o g u n g i
三 .按要求做题。 (19 分)
1. 按要求写词语。(4.5 分)
(1)描写人物心情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描写人物外貌特点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形容注意力集中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3 分)
芍 ______( ) 熄 ______( ) 掩 _____( )
仍 ______( ) 副 ______( ) 烧 _____( )
3.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3 分)
迎娶( ) 管理( ) 收取( )
磕破( ) 开凿( ) 灌溉( )
4.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 没钱的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用加点词语造句)
(2)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一旁的卫士听到了这句话,他会如何向别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北风呼呼地吹着,我冻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到满分的成绩单,我高兴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1分)
例:官绅跪地求饶。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小猴子爬树摘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歇后语出自《史记》,请你连一连。(2.5分)
项庄舞剑 韩信点兵 楚汉相争 楚霸王举鼎 楚霸王自刎乌江
多多益善 意在沛公 力大无穷 没脸回江东 在谋不在勇
四 .根据课文内容及相关内容填空。(15 分)
1.王戎七岁,尝与 。看道边李树 ,
,唯 。人问之,答曰:“ ,
。”取之,信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王
戎,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蔡桓侯,有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纪昌。
3、课外,我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历史故
事,其中,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 _______
_______ 他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五、课内阅读。(5.5 分)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
来,看看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
“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 , 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
们都回去吧。”
1. 选文中描写官绅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分)
2.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官绅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的描写.(1 分)
3. 读读选文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4. 看到西门豹巧妙惩治恶人的精彩一幕,漳河边上站的百姓心里会怎么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外阅读。(8.5 分)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他为了树立
威信,推进改革,在都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
柱扛到北门,赏十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
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干,但是一直没人
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
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
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
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
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
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
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法使秦国渐渐
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 请你用简短的话复述这个故事。(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赏金,还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短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______________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商鞅
变法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人。 (1.5 分)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 习作。 (40 分)
我们一定听别人讲过或者从书上看到过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些
美丽的民间传说吧?选取一个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