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奇妙的图形(教案)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奇妙的图形(教案)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17 16: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妙的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了解图形、联想和创意的知识概念;初步了解其创意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图形、联想和创意的基本过程;能运用不同的图形,完成从联想到创意的基本要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激发他们联想和创意的兴趣,体验其学习乐趣并获得基本的视觉审美感受。
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对图形、联想和创意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法去表现,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本课的知识点和步骤重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基本掌握创意图形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习图形、联想的创意方法和造型特征。
2、难点
如何根据要求完成有一定创意的设计作品。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实物营造“创意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引入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起学习的兴趣,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课堂发展
1、简述图形的概念。
老师讲解、分析。引导全班理解。
引入知识点展开学习。
2、欣赏范例,引出图形、联想、创意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学生对个别设计进行简要评述。
引出本课教学重点,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3、引入基本元素点、线、面及应用的表现方法信息;了解“图形创意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基本设计过程。
根据引导观察、学习、思考基本知识概念。
激发学生讨论分析的兴趣
4、欣赏名师佳作,不同的设计造型,进一步打开学生们的设计思路和视野。
听老师讲解、分析和观察演示,欣赏重点创意图形过程。
通过再一次的佳作欣赏环节,为下一步的作业布置做好铺垫。
4、作业布置以基本形态苹果、铅笔、条形码等图形为原点进行联想,寻找形态与其相似的形象。
要求
(1)寻找与苹果、铅笔、条形码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
(2)作业量要求每个形象做出不少于5个图形。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5、根据作业要求开始创作。
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同桌两人共同合作完成。
聆听老师对学习过程和作业
1)作业过程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应用的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2)同时有意识发现学生作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
6、教师选择主题表现突出有创意的作业,展开点评和分析。
评价。
让学生知道作业的存在问题。
结课
对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最后作业效果,所存在问题进行简要的评价与小结。
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后,关注现实中图形→联想→创意过程,美化自己的生活。
引发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启发、引导学生乐于对生活图形现象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