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实录——唐荷玲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实录——唐荷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2 19: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唐荷玲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现代
史上有一位伟人,中国人民无人不
知道他,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
中国,他是谁?
生(众):毛泽东。
师: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
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出色
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
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
今天将要学到的(沁园春雪)就
是其中的典范之一。请大家看课下
注释一,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生(众)-1936年2月。
师:193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历
史时期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
词的写作背景,1931年5月,日本帝
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CK , 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
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
关头。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却奉行
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
率领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1936
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
备东渡黄河,奔走抗日前线。在渡
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
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源
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
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
丽诗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
东的《沁园春雪)请大家以自己
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屏幕
上的字音,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生以自己的方式读文,有的
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速度快,
有的速度慢。)
师:让我们把屏幕上的字词朗
读一遍。
(投影展示宇词,生齐读,声音
不够响亮。)
我们再来一遍,声音洪亮点。
(生再读,声音响亮。)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位同学
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一生举手,读。)
师:好,这位女同学不但读得
正确、流利,而且注意了诗词的情
感。确实这样,读诗词更需要的是
读出—
生(众):感情。
师:感情是发自肺腑的。不过
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技巧的。同学
们知道朗读有哪些技巧呢?
生1:要注意停顿、重音。
生2:还要注意语速、语调。
生3:抑扬顿挫。
师:那我们试着注意这首词的
停顿、重音、语气、语调,把词的情
感读出来。首先,我们提示一下,看
屏幕,把重音和停顿读出来。
(投影展示重音和停顿,生
读。)
师:好,老师试着读几句,“千
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读的节奏和重
音来读一遍课文,注意突出节奏和
重音。
(生看屏幕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只是有
两句需要注意.节奏要更加明显
点。“欲与天公试比高“,“俱往矣“。
来,再把这两句读一遍。
(生齐读。)
师:节奏和重音读出来了,但
是情感还差点。其实真正读出情
感,还要结合诗词的内容来理解。
我想请同学说说,通过朗读,你觉
得这首词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
感呢?
生1:豪迈,慷慨激昂。
生2: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3:淋漓酣畅。
师:“淋漓酣畅.这个词用得
好。
生4:我认为还要读出“气吞山
河.的气势。
师:不错,“气吞山河’的气势。
生5:我感觉还要通过后面的
这一段读出自信。
师:好,总结一下,就是读出一
种赞美.读出一种歌颂,读出一种
.迈,读出一种自信。下面我们分
成两大组,这一组同学讨论一下,
在这种总体感情基调下,上阙每一
句话,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来读.才能有这种情感。另一组同
学讨论下阙该怎么读,才能有这种
情感。一、三、五、七排同学向后转,
小组讨论一下。边读边议,边议边
读。
(生分组讨论读法,师随机指
导。)
师:首先请这一组同学说说上
阙该怎么读。
生1:开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
雪景,“千里”、“万里”要表现它的
长,语音要拉长一点,表现雪景的
美丽。
师:这个“长“,我们用另一个
词来换一下,就是非常“开阔”。
生2:第四句的“望”要读出由
近及远的眺望的感觉,要拖一点。
“莽莽“、“滔滔”展现了那种几千里
地都被大雪覆盖的场景、所以要有
激昂的感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
“试比高”一字一顿,就表现了能与
天公比个高低的气势。最后,“分外
妖烧”要读出一种委婉的感情。
师:“委婉”、“多姿多彩”是不
是,很美的,那请你把上阙读一遍。
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美。
(生读.全场掌声。)
师:我听清了,我看见了。我听
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我看
到了一幅北国壮美的雪景展现在
老师的眼前。对于上阙的语气语调
的把握,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3:我是从整体分析的。“北
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语
调不要那么高,因为这是非常漂亮
的景色,如果语调很高的话,感觉
没那么优美。“唯余莽莽”到“欲与
天公试比高”,应该稍低沉一些,反
衬诗人内心的情怀,他敢与天公试
比高,体现了他的自信。到“须晴
日”要读得舒缓一些,可以把“妖
娆”读得很委婉。
师:不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理解这
首词,在总体情感把握的基础上,
都有自己不同的体味,但是总休情
感是不变的。好,我们一起根据这
两个同学的分析,把上阙读一遍。
(生齐读上阙。)
师:有一个地方,我们在读的
时候要特别到位,“欲与天公试比
高.,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下。
(师示范读,生跟读。)
师:还有一句“妖娆”要美美地
读,可不可以这样读呢,(师示范
读,生跟读。)读得婉转一点,读出
那种艳丽多姿。
师:好,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赞美和歌颂,带着自己的
体味,走进北国的飘雪世界,美美
地读上阙。
(生投入地自读。)
师:我们再请同学说说下阙怎
么读,
生卜我认为下阙主要是作者
对一些古代骄子的惋惜,因为作者
说到的帝王虽然都是一代骄子,但
他们不都是文武双全的。所以要读
出惋惜之情,读出对现代风流人物
的赞赏之意。
生1:我认为“惜秦皇汉武,略
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都
要读出惋惜的感觉。后面几句要读
出自信、豪迈。
师:是从总休把握的.情感把
握比较准确,理解比较透彻。那么
还有谁想从具体的地方说说呢?
生2:我觉得“惜秦皇汉武,略
输文采”,还有“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都要读出惋惜,因为他们都有
一点点缺憾。“只识弯弓射大雕.要
读出瞧不起古代帝王的意思,因为
他们只建立自己的王朝,而没有想
到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是那
样的美丽,不应该忽略这么美的景
色,不顾人民的感受而一味地发生
战争。
师:这位同学有一颗仁慈博爱
之心,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体会。
她说“只是.要读出一种轻蔑,非常
到位。
生3:我觉得前面要读得惋惜,
后面要读得越来越高昂。古人的不
足今人可以弥补。
师:很有思想,今人胜过古人。
生4:我觉得要把那种“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气吞山河的气势
读出来,作者非常自信。
师:好,我们总结一下,“惜秦
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风骚”,要读出惋惜;“只识弯弓射
大雕”要读出轻蔑;“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要读出气吞山河的气
势。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下阙,读
出这种情感,看看谁有‘’数风流人
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慨?
(生举手,师随机请一生读。)
师:很好,注意到了气势和语
态,最后几句应该要高亢一点,我
们一起把下阙读一遍。
(生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对诗词的理
解,老师也心潮澎湃,也想把全词
读一遍。请大家看屏幕.边听边领
略这壮美的风光。
(课件展示祖国风光图片,师
配乐诵读,生鼓掌。)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
合作演读这首词,要带着情感,读出情感,展现作者的情怀。
(投影展示课文.分老师、男
生、女生、全体分部演读。)
师:整体上很流畅,注重了情
感,只是有一点瑕疵。我们女同学
稍有点儿羞涩。不过,接下来我们
可以更深入地体会。通过朗读,大
家对诗词的内容都非常熟悉了,请
同学们快速思考,上下阙各表现了
什么内容和情感,用了什么表达方
式,看谁最先体会出来。
生1:上阙写祖国大好河山,对
河山的感概和赞美,用了描写和抒
情的表达方式。
师:准确,那么下阙呢?
生2:觉得下阙用了议论和抒
情的表达方式,评论古代人物,对
当代英雄人物的佩服。
师:老师也作一个小结,请同
学们读出来。
(投影展示小结,生读。)
师:这首词,情感与景物相生,
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感人的艺
术魅力。那么在上阙的描写中,你
最喜欢哪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它。
生1:我最喜欢‘’北国风光,千
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它用了夸
张的手法,表现了宏大的气势,让
我们想象出祖国最美丽的风光。
生2: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
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气
势磅礴,令人感到振奋。
生3:我也喜欢这句,用了比喻
的手法,把群山比作一条条银蛇在
舞动,把高原比作蜡象在奔跑,展
现了一种浪迈的情感。
师:这句除了比喻还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生4: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群山
和离原写得很有生机,所以大家喜
欢。
生5:我喜欢“须晴日,看红装
素裹,分外妖娆“,它形象地写出了
雪后的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
的景象,表现了那种美妙多姿的景
象。
师:雪后天晴,美妙多姿。
生6:上阙我都喜欢,我喜欢那
种无与伦比的豪迈的情感。
(生笑。)
师:行,老师休会到了你说的
无与伦比的情感,其实,“一切景
语皆情语”,所有的写景都是为抒
情服务的。那么在下阙当中提到
了哪些英雄人物,从“惜.字上你
能看出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快
速思考。
生1:提到的古代英雄有秦始
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
思汗。我觉得表达了他对古代帝王
很惋惜的态度。因为古代帝王都是
一些只会武功、略输文采的人,都
没有文武双全的,他感觉自己就比
这些人好多了。
生2:除了惋惜之情,也有批
判,我是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知道的。“只识’
语气较重,说明成吉思汗只会用武
力解决问题,没有政治思想,有批
判的意思。
师:理解很深刻,对古代英雄
人物的情感有惋惜、轻蔑。那么在
作者眼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风流人物有哪
些,谁又是将来的风流人物呢?
生卜我觉得在作者的眼中,抗
日战争年代的人们是真正的英雄。
文采、谋略方面完美的人才是真正
的英雄。
生2:我觉得作者眼中的英雄
人物应该是为了国家勇于献身的
人们,无论是老百姓、学生,还是军
人。
生3:我觉得我们的“神六”英
雄聂海胜是今天的风流人物。因为
上天是有危险的,但他为了国家毫
不犹豫地飞上天。
师:有“献身为国”的精神。
生4:我觉得是“嫦娥一号”登
月卫星的工作者,因为他们终于实
现了我们华夏几千年的登月梦想,
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月球,探索
宇宙的奥秘。
师:实现了华夏几千年的登月
梦想。那谁又是将来的风流人物,
生1:我觉得是我们,因为我们
是祖国的花朵。
生2:我觉得我们将来会在各
行各业做出突出的成绩,我们班的
同学都会是风流人物。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学习伟
人的胸襟、伟人的抱负、伟人的气
魄,我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
材,成为真正的风流人物,让我们
再一次带着这种豪迈的情感把诗
词背诵一遍。
(投影配乐,生激情背诵。)
师:同学们,‘’江山代有才人
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要我们大
家立下鸿鹄大志,并为这个目标,
这个理想,这个志向,为之拼搏着,
奋斗着,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真正
的风流人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