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形成贯穿于城市各部分的结构),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稳定度高 B.交通通达度高
C.城市化水平高 D.城市绿化率高
2.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促进洛阳市( )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城市建筑高度大大降低
3.洛阳城市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主要因为( )
A.生态载体不足 B.城市土地紧张
C.缺乏技术指导 D.缺少政策支持
读“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图中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地租等值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
A.低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 C.高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
5.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读“北京通风廊道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北京通风廊道规划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道路分布 C.地形地势 D.河流流向
7.下列地理事物中,不适合布局在通风廊道中的是( )
A.成片绿地 B.高大建筑 C.湖面水域 D.城市道路
8.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有( )
A.彻底解决“雾霾” B.扩大城市规模
C.提高城市地价 D.改善城市气候
下表为四个不同地区城乡人口的分布状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人口、项目 甲地区 乙地区 丙地区 丁地区
城市人口 25 35 60 55
乡村人口 45 45 30 45
总人口 70 80 90 100
9.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10.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的是(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市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由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大城市以人口迁出为主
C.天津市逆城市化程度最高 D.安徽省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12.北京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空间结构优化 B.城市辐射功能减弱
C.产业结构调整 D.“城市病”困扰
纵观世界各国,首都经济圈在国家区域经济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一般来说,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一。韩国首尔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到了整个国家的67%,我国的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只占整个国家的10%,发展潜力巨大。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原因是( )
A.该区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B.本经济区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总量较小
C.由于本区水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总量较小
D.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
14.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影响有( )
A.增加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B.缓解北京市面临的人口压力
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D.会增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问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5.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16.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所示( )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 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最慢 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18.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甲时期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B.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C.甲时期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 D.乙时期实现计划生育国策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提升工资待遇③改革户籍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是由于
A.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现代交通通信发达 D.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期人口迁移网络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分别是( )
A.向区域外迁移房价高昂 B.向小城市迁移环境优越
C.向中等城市迁移气候变迁 D.向特大城市迁移改善生活
24.与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及特征描述相符的是( )
A.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B.推进快,形成城市群
C.水平高,呈逆城市化 D.推进慢,大城市萎缩
25.与“大城市”相比,“中等城市”( )
①城市规模较小②城市级别更高③服务种类较少④服务范围更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完成下列各题。
26.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2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2018年末各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图示地区城镇化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形类型 C.人口数量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29.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 B.城镇化率高地区矿产资源都丰富
C.劳务输出导致河南省城镇化率低 D.四大直辖市中城镇化率都比较高
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对于城市组团绿心,需要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形成复合型城市绿心。下图示意城市组团绿心网络格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下列产业活动最适合布局在“绿心”区域的是
A.文具用品批发 B.生物制药
C.农产品加工 D.服装制造
31.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打造城市绿心将会
A.加剧城市竞争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增加地下径流量 D.减缓城市“空心化”现象
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如日本某科学城保留了大片农田,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形成了“没有郊区的新城”。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也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城市农田”的突出优势是( )
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 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D.居民维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3.农田融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 )
A.保护原始农业环境 B.增强城市的自我服务功能
C.提供居民劳动场所 D.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34.在“城市农田”中,适宜大规模发展( )
①育种基地②苗圃、果园③蔬菜基地④畜禽养殖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距尼日利亚人口稠密的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约50公里。这里原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只有少许零散的村落,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以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和石化工业为主导。目前已有数十家中国企业入驻该园区。
(1)从土地角度说明莱基自贸区选址的优越条件。
(2)从原料、市场和环境等角度分析莱基自贸区发展石油化工的优势条件。
(3)说明我国企业入驻莱基自由贸易区获得的好处。
(4)分别说明莱基自贸区定位为卫星城对拉各斯及当地村落发展的影响。
36.下图为我国1991—2015年城市化率和GDP逐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描述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2)推测我国未来10年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3)有专家称我国未来城市化应该以乡村本地城市化为主,你是否赞同 说明理由。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城市出现“空心”现象。
材料二下图分别为部分国家城镇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请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
(2)(双选)下列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该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该现象是城镇化发展的继续
D.该现象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镇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目前水平________,发展趋于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________,目前水平________,城镇化与工业化________。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试分析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1.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城市内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洛阳三面环山,地形封闭,空气运动不旺盛,加上森林、河流众多,使得水汽与悬浮污染物长期聚积,A正确。交通通达度越高,通行效率就越高,交通工具单位污染物就越少,B错误;城市化进程快、不合理容易加剧雾霾现象,而与城市化水平高低无必然联系,合理城市化对环境产生良性影响,C错误;城市绿化越高,其吸烟除尘作用越强,D错误。故选A。
2.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水平相一致,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大幅提高,A错误。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会促进洛阳市城市的合理规划,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B正确。通风廊道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与产业结构布局无关,C错误。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D错误。故选B。
3.洛阳市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均可作为城市通风廊道生态载体,生态载体充足,所以A错;城市规划在中心城区确定了若干城市通风廊道,说明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C、D错;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生态廊道土地紧张,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B正确。故选B。
4.C
5.D
4.
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幅度应相同,即 M 与 F 地租相等。 N 点地租等于 M 点地租,则 H 点地租大于 M 点和 F 点,C正确,D错误。F点地租大于E,则H 点地租大于E,AB错误。故选C。
5.
G 地远离城区,地租低,功能区的付租能力低,为农业用地,D正确。住宅区、工业区和交通用地地租均比较高,ABC错误。故选D。
地租水平变化
6.A
7.B
8.D
6.
通风廊道主要目的引入主导风向通风透气,所以,影响通风廊道走向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风向。故选A。
7.
控制建筑规模,打通廊道关键节点,有利于通风廊道建设。在通风廊道内布局高 大建筑,会阻挡盛行风的进入,降低廊道消 散雾霾的作用,故选B。
8.
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会降低雾霾污染,但是不会彻底解决,A错。对于城市规 模扩大以及地价提高没有影响,BC错。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污染状况,降低热岛效 应,D对。故选D。
城市的合理规划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 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 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 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 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 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9.C
10.A
9.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计算甲、乙、丙、丁四地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6%、44%、67%、55%,C正确,ABD错,故选C。
10.
由上题可得甲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农村人口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以农业为主,A正确,BCD错,故选A。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有关知识。
11.D
12.C
11.图中无法显示自然增长率,但可以推断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A不对。图中显示,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的常住人口减少,故B不对。图中显示,天津市城市化水平不是最高的,因此无法得出其逆城市化程度最高,C不对。 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常住人口增加,说明人口迁入较多,说明其劳动力需求量增加,D对。故选D。
12.北京市外来人口众多,图中看,北京的常住人口减少,则推断是外来人口外迁造成。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不是人口迁移的原因,A不对。北京市的城市辐射功能是增大的,B不对。北京的外来人口主要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故不会因“城市病”困扰而外迁,最大可能是随着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外迁,D不对,C对。故选C。
13.D
14.B
13.
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导致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D正确;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AB错误;尽管经济机制和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经济总量少的原因,C错误;故选D。
14.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能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状况,同时能缓解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AD错误,B正确;可以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C错误;故选B。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北京腾出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一条道路、树立一个样板。
15.C
16.D
考查世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5.结合四国的城市化特征判断:甲表示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乙表示沙特(沙漠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丙表示日本;丁表示泰国(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乙表示沙特,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水资源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故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绿洲城市,D项正确。故选D。
17.D
18.A
17.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图可知,1960年前城市化水平最低,A错;城市化速度的下降不代表城市人口下降,B错;我国城市化速度最慢的时间应在1970年左右,C错;图中2050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故选D。
18.
甲时期(1970年左右)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受到影响,导致城市化速度下降,A正确;乙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较高,但并没有严控特大城市规模,国家从2014年才提出要严控特大城市规模的决定,B项错误;甲时期城镇化率读图可知大致为20%,属于城镇化水平初期阶段,C错误;结合实际,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且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存在实现计划生育国策这一说法,D错误;故本题选A。
城市化过程的阶段
1、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2、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
3、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成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19.C
20.D
19.材料信息表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即把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接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①符合题意;提升工资待遇,并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②不符合题意;改革户籍制度,可以更方便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③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农业转移人口解决后顾之忧,放心成为市民,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20.由于我国城市或大城市社会经济条件比农村或小城市好,如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都是这样,到城市或大城市务工经商人员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往往举家迁移,因此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选项D符合题意。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不符合现实情况,排除A。家庭式迁移是老人和儿童随青壮年人口一同迁移,青壮年人口是劳动力,这并不能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排除B。现代交通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和交流更加便利,不是“家庭式迁移”的原因,排除C。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1.D
22.C
21.
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量减少,C错;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错误,D正确。故选D。
22.
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主要原因为植被覆盖率下降,降水下渗量减少,B错误,C正确;地面径流受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A、D错误。故选C。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以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区。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的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变的非常脆弱。
23.D
24.B
25.B
23.
从人口迁移方向可知,特大城市为主要迁入地,与此同时周边大城市、中等城市也吸引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迁移进来。目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4.
从人口迁移方向可知,特大城市为主要迁入地,与此同时周边大城市、中等城市也吸引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迁移进来,说明城市化范围扩大,推进速度快,形成城市群。故B正确,A、C、D错误。
25.
与“大城市”相比,“中等城市”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级别较低、服务种类较少、服务范围较小。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重点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认真分析图形材料即可。
26.A
27.B
26.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的根本目标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随意占用耕地,故A正确。我国中小城市应加快城市化增长速度,故B错误。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不是根本目的,故C错误。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不是设定指标的目的,故D错误。
27.根据材料,“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因此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②③对。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不能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①错。土地资源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区际流动,④错。故B正确,ACD不对。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是限制乱占耕地,保护耕地资源,结合我国城市政策,对中小城市是推动发展,不是控制。土地资源是固定不动的,不参与区际流动,从其它区域购买指标,不会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28.D
29.D
28.
城镇化率也就是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D正确。A、B、C错误。
29.
从图示信息看,我国东部地区镇化率最高,缺少总人口数据,因此无法判断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A错误;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城镇化率较低,B错误﹔河南省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是经济较为落后,且劳务输出可以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率,C错误;我国四大直辖市都是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D正确。
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30.B
31.C
30.城市绿心的生态环境好,在保护发展原有绿色空间的基础上适当提倡复合利用空间,发展多种生态复合产业。生物制药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小,最适合布局在“绿心”区域,B对。文具用品批发、农产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产业,来往人流、车流量大,不利于保护绿心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布局在绿心,A、C、D错。所以选B。
31.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打造城市绿心将会利于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量,C对。城市竞争与绿心建设关系不大,A错。绿心不是交通线,不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B错。城市中心环境质量改善,地价上涨,城市“空心化”现象可能加重,D错。所以选C。
32.D
33.B
34.B
32.
农田主要是由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进行维护,而公园应由政府园林部门专人进行维护,故农田的运行成本低于公园,D正确。“城市农田”以种植业为主,景观较为单一,而公园具有观赏功能的景观更加丰富,A错误;农田主要功能为种植农作物,以土地为主,公园既包含土地景观也包含水域景观,故农田水域并不广阔,B错误;与公园相比,农田在种植时会施放化肥、农药等,有一定的污染,C错误。故选D。
33.
城市农田属于新型城市绿化理念下的一种用地,并不属于原始的农业环境,A错误;由于城市农田的存在,其种植的蔬菜、水果等产品可以直接供应给城市,从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供给服务,增强城市的自我服务功能,B正确;农田虽然需要人们去通过劳动维护,但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居民劳动而存在的,C错误;城市土地即使不建设农田也可以变成其他用地方式,并不会导致土地被浪费,D错误。故选B。
34.
“城市农田”理念中,农田是散布于城市用地中的,因此面积较小,地价较高,不适合开展大规模、污染重的类型,育种需要自然条件优越、污染较小、人为干扰小的地区,①不合适;畜禽养殖场污染严重,④不合适;苗圃果园、蔬菜基地单产值高、污染小,是城市居民必需的农产品,还能起到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因此②③可以大规模发展。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根据材料信息明确城市农田的含义,从而理解城市农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城市农田的分布区域,因地制宜地布局其适合发展的作物类型。
35.(1)平坦、便宜、宽阔
(2)石油资源丰富,原料丰富;人口众多,离机场港口近,市场广阔;远离市中心,对城区污染小。
(3)可以降低成本(劳动力廉价,地价便宜),扩大市场(销量),获得更多利润。
(4)对拉各斯:缓解污染,拥堵;当地村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环境破坏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地区位于该国沿海,为大片平坦的荒地,利于筑厂;从材料中看出,该地区距离人口稠密的全国性工业中心拉各斯市区约50公里,面积大,故土地地价低、宽阔、发展空间大。
(2)尼日利亚为石油大国,发展石化工业的原料充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区在海陆空交通方面均比较便利,便于货物、产品、人员的流动和信息交流;石化工业有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距离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较远,可以尽可能降低对城区的污染。
(3)尼日利亚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有大面积的荒地,可以降低入驻企业的生产成本;非洲为新兴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企业入驻可以打开该国市场,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4)卫星城可以缓解大城市拉各斯的城市问题,分散城市职能,缓解污染,减轻城市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对于当地村落,城市的兴建带动周边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36.(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较快;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协调。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赞同。理由: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我国农村文化具有多样性,就地城市化可以促进文化传承。或不赞同。理由造成耕地资源的减少;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建制镇对乡镇企业的集聚功能较弱,严重损害集聚经济效应;乡村地区城市化规模小,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特点和趋势
【详解】
(1)读图分析,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较快;在城市化发展协调程度上,城市化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协调。
(2)根据图中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未来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同或不赞同中任选一个观点作答。若赞同,可从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基础、经济优势、文化传承等方面分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就地城市化提供了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就地城市化有利于更完整的保存当地文化,有利于文化传承。若不赞同,可从生态环境破坏、集聚效应较弱、不利于产业结构多元化等因素进行分析。但就地城市化有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占用耕地,不利于集体经济发展。
37. 英国 美国 日本 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②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④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BC 社会经济发展 早 高 缓慢甚至停滞 晚 低 脱节(不相适应) 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
本大题以部分国家城镇化及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及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为材料,涉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材料一所述现象是郊区城市化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阶段,主要是因为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城市内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导致人口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种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
(2)结合前面分析,逆城市化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BC正确;逆城市化不是生产力的倒退,不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AD错误。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人口比重大的国家,人均GDP较高,而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反映出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反过来社会经济发展也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城市化初期是缓慢增长,中期城市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更高,增长较慢。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找,目前水平高,发展趋于停滞;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目前水平低,城镇化与工业化不不相适应。
(5)针对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可以采取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等措施。城市“空心严重,是老城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差造成的,所以要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