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主讲人:李媛
2022年6月17日
教学目标
1、采用专案调查形式,深入探究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2、体悟作者渴望改革、渴望民主之心。认识因循守旧的弊处以及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别里科夫”专案调查
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职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未明。
他杀?
自杀?
作者:契诃夫(资料提供者)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绘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擅长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语言朴实、简练,其艺术描写具有客观性,同时富于幽默感。与莫泊桑(法国)和欧·亨利(美国)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
短篇小说有《变色龙》、《哀伤》、《苦恼》、《万卡》
剧本有《樱桃园》、《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
调查方向
一、案发背景
二、现场勘查
三、本人资料
一、案发背景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继位的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政府开始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警探遍布大街小巷,告密者横行,气氛恐怖又压抑…
二、现场勘查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房内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和一张漫画被揉成一团丢在地上
三、死者资料
姓名:
性别:
生前职业:
住所:
婚配情况:
口头禅:
特征:
1、服饰: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带黑眼镜,穿羊毛衫,耳朵眼用棉花堵住,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伞、表、小刀都装在套子里等。
主要表现其封闭的性格特点。
2、神态: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唉声叹气等。
主要表现其胆小多疑的性格特点。
3、语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等。
主要表现其怀旧、极力维护旧秩序的性格特点。
4、主要经历: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争吵事件等,
主要表现其保守、落后、愚昧的性格特点。
借助别里科夫的服饰、神态、语言、主要经历等分析其性格特点
小说人物描写(高考重点):
1、正面描写
定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其包含细节描写。
分类: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2、侧面描写
定义: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游戏:你说我猜
一人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手法描述班里的同学,另一人猜出是谁和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结案报告
别里科夫既属于自杀又属于他杀。
一方面,从他的性格特征,我们基本上可以裁定,思想的极端保守和顽固,最终使他精神崩溃自杀而死。
另一方面,沙俄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下,长期处于压抑和封闭的环境中,心灵僵化,最终郁郁而终。
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1)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2)这个形象代表的是19 世纪末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一批人,他们因循守旧,自觉维护专制制度,对新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恐慌,在思想和行为上抗拒社会变革。别里科夫的结局不仅仅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局,更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
(3)表达了作者希望能摆脱这类人,摆脱这个被压迫着的社会,进行社会改革,实现民主自由的思想感情。
作业
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述一下你的同学、朋友、亲人,写一篇字数不低于300字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