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二8.4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球A沿着光滑的水平面以速度v0(方向向右)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若mA:mB=1:2,则碰撞后( )
A.A球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水平向左
B.A球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水平向右
C.B球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水平向左
D.B球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水平向右
2.在下列实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有( )
A.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的过程
B.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自由滑行的过程
C.掷出的标枪在空中飞行的过程
D.拉着一个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过程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 、 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B.图 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 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D.图 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P、Q分别与轻弹簧两端固定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某时刻将P、Q从距地面高h处同时释放,下落到地面时P、Q间的距离等于释放时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下落过程中P、Q的总动量守恒
B.下落过程中P、Q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C.小球P落至地面时的速度
D.当小球P的加速度最大时,P、Q的总机械能最小
5.如图是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前七一广场的音乐喷泉表演,喷泉喷出的水柱竖直向上到达了约25层楼的高度。已知圆形喷管的直径约为,则用于给喷管喷水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约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A、B两个一样的滑块从固定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大小为 。斜面足够大,A、B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同时到达底端
B.A先到达底端
C.A,B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同
D.A,B滑到斜面底端时,机械能的减少量相同
7.近年来国家推行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的惠民政策,此举解决了部分高层住户中老人上下楼的“大问题”。若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某人某次乘电梯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四个时刻中,人处于超重状态的是( )
A.3s末 B.5s末 C.6s末 D.8s末
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接连着一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逐渐增大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9.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 m的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小球的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 )
A.3 /s B.4 m/s C. m/s D. m/s
二、多选题
10.如图,小物块在长为L的粗糙斜面顶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与垂直于斜面的挡板相撞后沿斜面向上运动,若物块与挡板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则滑块刚好能回到斜面顶端。设小物块在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以斜面顶端为坐标原点O,沿斜面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则关于小物块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让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轻弹簧正上方高为h处自由下落,向下压缩弹簧到最短时,弹簧形变量为x,木块与弹簧不粘连。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块速度最大时弹簧弹力为mg
B.木块离开弹簧后上升的高度为h+x
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mg(h+x)
D.整个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它的动能的增加,以下步骤中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的或错误的有( )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低压直流电源连接起来
B.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C.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D.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
13.如图甲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足够长斜面,倾角为 ,质量 的物体A放在斜面底端。在 时刻物体A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 时刻撤去外力 物体A向上运动过程,下列 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 , , ,关于物体A向上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内的位移大小为
B.恒力 的大小为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D.在撤去 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从同一固定斜面的顶端 点水平抛出,分别落到斜面上的 、 两点,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B.甲、乙两球接触斜面的瞬间,速度的方向不相同
C.甲、乙两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甲、乙两球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相同
三、解答题
15.一质量M=6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m=6kg,停在B的左端.质量mo=1kg的小球用长l=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0.2m,物块与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最终达到共同速度.求:
(1)与小球碰后瞬间A的速度vA;
(2)为保证A、B达到共同速度前A不滑离木板,木板B至少多长;
(3)从释放小球到A、B达到共同速度,小球及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16.如图甲所示是一跳台滑雪运动员比赛的画面,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高台飞出,落到倾斜的着陆坡后调整姿势,在A点以初速度沿直线匀加速下滑,到达坡底B点再匀减速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如图乙所示。已知运动员及装备的总质量,倾斜滑道的倾角,运动员沿斜面下滑到达坡底时的速度,运动员从倾斜滑道进入减速区顺间的速度大小不变,进入减速区后,运动员受到阻力变为,两个过程滑行的总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沿水平轨道的位移大小;
(2)运动员在倾斜滑道上受到的阻力大小;
(3)运动员在这两个过程中运动的总路程。
17.如图所示,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可看成质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开始运动时木板的加速度a
(2)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3)木板的长度及木板的总位移
18.AB是长度为4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P以初速度v0=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间的距离.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1=0.5kg的物块A用细线悬于O点,质量为M=2kg的长木板C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1kg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长木板上,物块B与放在长木板上的轻弹簧的一端连接,轻弹簧的另一端与长木板左端的固定挡板连接,将物块A拉至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53°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A运动到最低点时刚好与物块B沿水平方向发生相碰,碰撞后,B获得的速度大小为2.5m/s,已知悬线长L=2m,不计物块A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与B碰撞后一瞬间,细线的拉力;
(2)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后,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参考答案
1.A
2.C
3.B,D
4.D
5.C
6.C
7.A
8.D
9.A
10.A,C
11.A,C
12.A,D
13.B,C
14.A,C
15.(1)解: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0gl=
代入数据解得:v0=4m/s
设碰撞结束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1,A的速度大小为v2,碰撞结束后小球反弹上升,由机械能守恒有:m0gh=
代入数据解得:v1=2m/s.
对小球与木块A碰撞过程,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有:m0v0=-m0v1+mv2
将v0、v1结果代入得:v2=1m/s
方向水平向右
(2)解:经分析知,最后A没有滑离B,A、B共同运动,设共同运动速度为v3,对A、B系统,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得:mv2=(m+M)v3
解得:
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即:μmgL=
代入数据解得:L=0.25m
(3)解:从释放小球到A、B达到共同速度,小球及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m0gl m0gh
代入数据解得:△E=4.5J
16.(1)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
根据
解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
得
(2)解:由
得
则
得
(3)解:根据运动学公式
则
17.(1)解: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方向向右
(2)解: 向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方向向右
向右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方向向左
当木板与 共速时共同速度为 ,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
(3)解:此过程木板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此过程 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此过程 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此时 相对木板静止,突变为静摩擦力, 受力不变加速度仍为5m/s2,方向向右,对 与木板受力分析,有:
代入数据解得:
方向向左
当木板与A共速时共同速度为 ,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
此过程木板相对于地面的距离:
此过程 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此过程 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木板的长度为:
此后三者一起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大小为:
最后通过的位移:
故木板的最大相对于地面位移:
18.解:物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μmg 4l= ﹣
又 v0=
联立解得:vB=
物体P从B到D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 2l+ =
解得:vD= >
所以物体P能到达D点,且物体P离开D点后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有 2l= gt2;
水平方向有 x=vDt
解得:x=2 l
即落地点与B点间的距离为2 l.
答:P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是 ,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B点间的距离是2 l.
19.(1)解:设物块A与B砸撞前速度大小为v1,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
解得v1=4m/s
设A被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为v2,碳撞过程动量守恒,设B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3,则有m1v1=m2v3+m1v2
解得v2=-1m/s
设细线的拉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F=5.25N
(2)解:当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时,物块B和长木板C具有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大小为v4,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2v3=(M+m2)v4
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得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