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说出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阐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完成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活动;
5.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完成探究活动;
3.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1.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
2.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情境素材】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讲述:吸烟、酗酒和吸毒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不良行为,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和认识吸烟和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讲授新课
(一)吸烟有害健康
【教师】草在全世界盛行了200多年,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性,那么烟草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呢?香烟含有哪些有害有毒物质?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众含有几十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人做过实验:把一滴纯尼古丁滴在狗舌上,几分钟狗就死亡;一滴纯尼古丁甚至可以杀死一匹马。(建议使用知识卡片:【教学图片】烟草中含有的化学物质(部分))
【学生】阅读图片内容,了解烟草中含有的化学物质。
【教师】那么,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呢?
【学生】说明吸烟有害健康。
【教师】小结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吸烟对人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吸烟会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冠心病等。
长期、大量地吸烟会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肺癌初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等到确诊的时候已是晚期,很难治愈。
研究发现,男性吸烟容易引发精子畸形,女性吸烟会大大增加患宫颈癌等疾病的可能性。孕妇如果直接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还会诱发胎儿畸形。
青少年时期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功能也不健全,抵抗力较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更大。吸烟对青少年的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由于青少年的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黏膜的纤毛发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香烟的危害)
【学生】听讲或阅读卡片,深刻认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师】让我们共同记住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这个特别的日子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问题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吸烟的问题?
【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回答。
【教师】小结: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
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求中学生“不吸烟、不喝酒”。
课堂反馈
1.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长期吸烟主要易导致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生( D )
A.肠道感染 B.糖尿病 C.肝脏炎症 D.肺部病变
2.禁止中学生吸烟,是因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下列有关吸烟说法错误的是( C )
A.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B.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
C.烟雾中有大量兴奋剂,可提高学习效率
D.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对被动吸烟者也会造成伤害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第3节 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对自身健康负责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
1.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
2.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培养水蚤;配置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准备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部分学生配合教师培养水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某人酗酒后的醉酒状态表现的漫画:醉酒的人初始心跳加快、面颊红肿、走路不稳,接着说话不清,出现幻觉,最后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提问:为什么醉酒的人会有这些表现?
【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二)酗酒有害健康
【教师】过量饮酒,特别是酗酒,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认识酗酒的危害呢?
【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类比认识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师】介绍水蚤:水蚤是一类节肢动物,俗称鱼虫。它们身体透明,体形微小,主要以单细胞绿藻为食,生活在水草茂密的湖泊、池塘等环境中。水蚤的心脏位于背部中央偏上部位,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舒张和收缩两个动作。水蚤心率每分钟100次到350多次不等。
【学生】听讲,认识水蚤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知道水蚤心脏的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克服实验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1)怎样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分别配制体积分数为5%、10%、15%、20%、25%的酒精?(2)供实验用的水蚤共需几只?水蚤应分几组?每组多少?(3)怎样数水蚤的心率,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的设计。展示实验设计中的表格。小组代表交流设计方案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回答其他同学的质疑,完善实验设计。
【教师】评价、总结。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分别配置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
2.实验共用15只同等大小的成年水蚤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每只测3次。
3.实验时,先找到水蚤的心脏,在规定时间内(如10 s)测水蚤在不同酒精浓度中心跳的次数(测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酒精体积分数 0 5% 10% 15% 20% 25%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平均值
【学生】听讲,完善实验设计。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巡视,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探究,绘制折线图。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绘制折线图,得出结论。
【教师】选取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点评,并讨论以下问题:1.酒精溶液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怎样解释这种现象?2.哪种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对水蚤有致死作用?3.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实验过程,并对结果和结论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总结。(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教师】酒精会影响水蚤的心率,这种负面的影响对人类也是一样的。讲解酗酒对人体的危害。(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酗酒的危害)
三、课堂反馈
1.下列各组疾病中,可能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是( A )
A.高血压、心脏病 B.天花、感冒
C.疟疾、鼠疫 D.血友病、色盲
2.下表是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酒精浓度 0(清水) 1% 5% 10% 15% 20%
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 35 30 24 21 18 0(死亡)
A. 在不同酒精浓度下实验时,所选水蚤的大小尽可能一致
B. 实验过程中,需在显微镜下对水蚤心率进行观察计数
C. 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D. 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在15%以下的酒精对水蚤没有危害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第3节 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
2.了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学会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3.分析毒品危害的资料,讨论毒品对人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4.搜集身边的新闻、资料,交流毒品危害的图片、案例;
5.确立毒品有害的意识,珍爱生命,提高警惕,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防毒禁毒活动,形成健康生活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出毒品的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难点】
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虎门销烟。讲述:当今世界,毒品和毒品犯罪已成为一个 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毒品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二、讲授新课
(三)拒绝毒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4页)中的三段资料,分组讨论三则资料分别说明了毒品有哪些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做归纳总结。
【学生】全班交流,归纳总结毒品的危害。
【教师】总结:资料一中的小丁丁父母是吸毒者,小丁丁生下来就脸色发青、哭闹不停、两条小腿不停抽搐;资料二说明吸毒者的身心都会受到毒品的摧残;资料三说明吸毒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吸食毒品对人体危害极大,毒品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并使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摧残。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吸毒的危害更大,将会使正在发育的身体遭受永久性的损害。毒品还祸害家庭,危害社会。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很容易传播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吸毒者为支付昂贵的毒资不惜偷盗、诈骗、贩毒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总结:据调查,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当受骗,二是好
奇心的驱使,三是寻求刺激。面对毒品的诱惑,青少年应该主动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教师】拒绝毒品首先要能够识别毒品,你知道毒品有哪些种类吗?
【学生】谈谈自己知道哪些毒品。
【教师】评价、总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常见的新毒品还有摇头丸、K粉、杜冷丁等。(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生物世界】毒品的种类)
【教师】拓展介绍毒品犯罪的知识:
走私毒品罪:走私鸦片不满50g、海洛因或者冰毒不满10g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构成的犯罪。
贩卖毒品罪:已满14周岁而不满16周岁的人,如有贩卖毒品的行为,也应承担刑事责任。
运输毒品罪: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交付毒品的行为构成的犯罪。
此外还有: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种植毒品源植物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等。
【学生】了解毒品犯罪的知识。
【教师】小结:青少年要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吸毒、贩毒等不法行为作斗争,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建议播放视频:【生物世界】禁毒公益歌曲《拒绝》)
课堂反馈
1.毒品的危害极大,比癌症、瘟疫更可怕。下列对毒品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身体危害:如损害人的大脑,影响心脏的功能、人的生殖能力,使免疫力下降等。还会成为感染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B. 心理危害:心理扭曲,内心痛苦,最终自暴自弃
C. 经济危害:让人倾家荡产,但是有钱的人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D. 社会危害:为了吸毒走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之路
2.吸食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我们应拒绝毒品、远离毒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 我们要拒绝诱惑,防止上当受骗
B. 保持乐观的精神可以让我们远离毒品
C. 青少年学习任务重,无需认识毒品危害
3.艾滋病和毒品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两大毒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英文缩写)______,是由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______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人体的______细胞,使其失去保护人体的作用,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2)造成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______传播,______传播,______传播。
(3)当你知道或怀疑某个人可能是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时,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待这件事:______。
(4)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是巨大,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______毒品,造成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IDS HIV 免疫 (2)性 母婴 血液
(3)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4)拒绝 上当受骗 好奇心驱使 寻求刺激
四、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的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