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1节 鸟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1节 鸟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8 09: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鸟类
教学目标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 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难点】
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生物圈包括几部分?
【学生】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教材是站在生物圈的高度上,从动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出发来安排的。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生生活的动物及陆地生活的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空中飞行的动物。
【学生】列举会飞的动物并做简单的归类。(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我知道的鸟儿们)
讲授新课
(一)鸟
【教师】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草原、灌丛、水面、树林、许多地方都能看到鸟的踪迹。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之外,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迁徙的鸟类能从北到南,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越冬;或从南到北,返回产卵育雏的地方。有些鸟能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活动目标:
通过探究,阐明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运用有关的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确立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活动准备:鸟的标本和图片,鸟的骨骼标本和羽毛标本,收集与鸟类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等代谢活动特点有关的资料。
过程方法:
提出问题:你要探究的问题是?
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
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制定计划:活动的主要内容;观察的对象;需要收集的资料……
实施计划
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对有关资料的分析。
结果和结论:
【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建议使用资源:【教学实验】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
1.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你学会了哪些方法和技能?
2.你认为,在探究活动中,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做完这个探究,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请把问题记录下来。
通过思考或与同学探讨后,将已经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有关专家,继续探究。
【教师】通过探究,你是不是对鸟类了解更多了?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胸部肌肉发达;心肌发达;
胸部的骨很突出,骨轻而坚固;
食物残渣及时排出,有利于减轻身体的体重;
身体内有气囊;
体温高而恒定。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学生】归纳出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师】提出问题:
鸟类对生物圈的作用有哪些?与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
你知道“爱鸟周”的具体时间吗?
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保护鸟类?你有哪些具体打算?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能见到鸟类。大多数鸟类啄食害虫和害兽,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鸟类还可以传播种子,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供人类观赏,饲养的鸟类还可以供食用等。可见,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我的爱鸟行动)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测试】第1节 鸟类.docx。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