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8 09: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学目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举例说出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细胞分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学生】分析诗句,了解生物的生长现象。
【教师】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列举一些自然界中生物生长的实例吗?
【学生】列举生长现象的实例: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逐渐长大;蛋孵化成小鸡,小鸡逐渐长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发育成婴儿,婴儿逐渐长大……
二、讲授新课
(一)细胞的分裂
【教师】生物为什么会生长呢?这种生长现象与生物的哪些生理功能有关呢?引导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出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
【学生】观察青蛙的细胞分裂,描述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教师】进一步启发思考: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建议使用微课资源:【知识解析】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学生】(观看微课资源)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1.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2份,分配到2个新细胞中。
2.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不断增多。
【教师】超链接——数学:算一算,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2个新细胞,再经过一次分裂,形成4个新细胞,经过n次分裂后,最终形成了多少个细胞呢?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经过n次分裂后,最终形成的细胞数目为2n个。
【教师】总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也要分成相同的2份并分配到2个新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此,亲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也相同,这就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亲子代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学生】理解并达成共识。
(二)细胞的生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为什么能长大?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多了,细胞体积大了,生物体也就由小长大了。
【学生】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不断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经过一系列变化后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细胞体积逐渐增大,从而完成生长过程。
【教师】那么细胞会不会一直生长下去呢?
【教师】超链接——数学:假设细胞为正方体,分别计算边长为1 μm、2 μm、3 μm的3个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三)细胞的分化
【教师】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样的。由此推论,在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中,组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是一样的。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思考以下问题:
1.人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来的,为什么这些人体细胞形态、结构都不同?
2.这些细胞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这些球形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分别形成了一群梭形细胞、圆饼状细胞……
2.由于功能上的不同,它们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四)组织的形成
【教师】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一般人体的细胞数量为75万亿~100万亿个,这么多的细胞是怎么来的——通过细胞的分裂而来,而我们每个人有手有脚,有鼻有眼,这些不同的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从受精卵到形成组织的过程。
【学生】对照图片分析得出组织的概念:组织就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讨论后得出:组织是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教师】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失去控制会怎样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干细胞和癌细胞的相关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感知生命的奇妙,交流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测试】第2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ocx。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