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七上·高邮期末)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指( )
A.当进行运动时,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B.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C.深吸气后,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D.深呼气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取最大值.
2.(2018七上·姜堰期末)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的量,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此在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肺活量的注意事项,为基础题,熟记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的量,应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气。
3.(2018七上·姜堰期末)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
A.10~16次 B.16~18次 C.18~24次 D.68~75次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如果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也都会增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成年人呼吸的频率,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4.(2017八上·崇明月考)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所以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就扩散进入了血液,肺泡中氧气含量减少,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细胞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所以同样根据气体的扩散原理二氧化碳有扩散进入了血液,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在肺泡处扩散进入了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空气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氮气占78%,剩余的是水蒸气等其他气体.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根据教材中的表格也可以得出此结论。
5.(2016·济宁模拟)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穿过两层细胞.
故选:B.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由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
6.(2017八下·新乡期中)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婴儿肺的质量大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产前死的婴儿体内不可能有痰液,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是因为肺内未充气体,与肺泡被血块阻塞无关,为错误项.
C: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为正确项.
D: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与里面充气有关,并非因为肺的质量大,为错误项.
故选:C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所以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这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7.(2018七上·姜堰期末)右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
C.肋间外肌收缩,胸部扩张
D.若进行吸气时胸廓的容积会扩大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进行吸气动作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当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就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吸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下降,造成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A、当膈肌收缩时,是正要进行吸气动作,膈顶部下降,胸廓体积扩大,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气体进入肺后,完成吸气,因此应该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可见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
C、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在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吸气的过程,为基础题,但往往不好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8.(2016九上·武城期中)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胸廓容积扩大 B.肺收缩
C.膈肌收缩 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故选:B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9.(2017七上·龙口期中)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胸腔容积缩小 ②胸腔容积扩大 ③肺收缩
④肺扩张 ⑤肺内大气压低于大气压 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答: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 。呼气时相反 。因此深深地吸气,会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故只有②④⑤正确 。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据此答题。
10.(2017八下·潮阳期末)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解:A、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故不符合题意.
B、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故符合题意.
C、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故不符合题意.
D、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故符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1.(2017七下·西城期中)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心脏处的气体交换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气体交换,因此ABD都属于人体呼吸的过程,C不是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之一.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据此解答.
12.(2017七下·五莲期末)下列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有大量的肺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肺富有弹性,能使肺主动地收缩和舒张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A、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气体交换,C正确;
D、肺泡的收缩与舒张是呼吸机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因此肺泡壁外面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被动而不是主动地收缩和舒张,D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13.(2017七下·曲阜期末)当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等处的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
A.肺泡>气管>外界 B.外界>肺泡>气管
C.外界>气管>肺泡 D.气管>肺泡>外界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14.(2017·海口模拟)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害怕导致神经紧张,肌肉收缩,呼吸困难
B.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容易进入
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D.胸腔容积增加,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
故选:C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5.(2017七下·乐昌期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往往比一般人的肺活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肌收缩力强 B.呼吸频率快
C.肺泡壁薄 D.肺的弹性小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经常锻炼的人呼吸肌收缩力强,因此其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比一般人大,即其肺活量更大。故选A。
16.(2017七下·中山期末)下图表示人在呼吸时,胸腔内膈肌存在的两种状态。当交警怀疑某司机是酒后驾车时,都会要求该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司机在吹气时,膈肌状态的变化为( )
A.舒张,由乙变 为甲 B.收缩,由乙变 为甲
C.舒张,由甲变为乙 D.收缩,由甲变为乙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由乙变为甲。
17.(2017七下·望城期中)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是79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是76厘米,他的胸围差是( )
A.3厘米 B.4厘米 C.7厘米 D.5厘米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是75厘米,所以他的胸围差是二者之间的差即:83厘米﹣76厘米═7厘米.
故选:C.
【分析】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18.(2017七下·岳池期中)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
A.气体扩散 B.肺泡的收缩和舒张
C.呼吸作用 D.呼吸运动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故选:D
【分析】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19.(2017八下·铜山月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 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 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20.(2016七下·宁县期中)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由组织→血液→肺泡,原理相同.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知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二、综合题
21.(2017七下·山西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下.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 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多.
(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 进入了血液与 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 .该处消耗了氧气产生了 ,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答案】(1)二氧化碳;较高;二氧化碳
(2)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多,浑浊现象越明显.结果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较高(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该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肺泡,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较高; 二氧化碳(2)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分析】(1)此题通过实验来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中利用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解答此题的难点是,正确地理解甲、乙两装置的进气与出气设计.(2)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气体从甲瓶吸入因此甲装置就为吸气口.再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气体进入乙瓶,因此瓶是吹气用的.
22.(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A] 和[B] 两个过程.
(2)图中①表示 的扩散作用,②表示 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的原理是 .
(3)②是由 运送的,①是由 运送的.
(4)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 来实现的.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 和A、B四个环节.
【答案】(1)肺泡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扩散作用
(3)二氧化碳;血浆
(4)呼吸运动
(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以判断A过程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气体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B过程的箭头可以看出,血液中的气体进入组织,组织里的气体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根据箭头的方向不难判断图中①表示氧气的扩散作用,②表示二氧化碳的扩散作用.(3)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②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血浆,①氧气是由红细胞运输的.(4)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需要呼吸肌的参与,导致肺内气压的变化,完成肺的通气过程.(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①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肺泡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扩散作用 (3)血浆;(4)呼吸运动;(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3.(2017七下·章丘期中)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处,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 ;BC .
【答案】(1)吸气
(2)缩小
(3)相等
(4)收缩;舒张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2)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4)AB段表示吸气,吸气时,呼吸肌收缩;BC段表示呼气,呼气时,呼吸肌舒张.
故答案为:(1)吸气(2)缩小(3)相等(4)收缩;舒张.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七上·高邮期末)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指( )
A.当进行运动时,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B.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C.深吸气后,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D.深呼气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取最大值.
2.(2018七上·姜堰期末)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的量,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此在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肺活量的注意事项,为基础题,熟记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的量,应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气。
3.(2018七上·姜堰期末)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
A.10~16次 B.16~18次 C.18~24次 D.68~75次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如果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也都会增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成年人呼吸的频率,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4.(2017八上·崇明月考)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所以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就扩散进入了血液,肺泡中氧气含量减少,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细胞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所以同样根据气体的扩散原理二氧化碳有扩散进入了血液,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在肺泡处扩散进入了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空气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氮气占78%,剩余的是水蒸气等其他气体.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根据教材中的表格也可以得出此结论。
5.(2016·济宁模拟)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穿过两层细胞.
故选:B.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由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
6.(2017八下·新乡期中)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婴儿肺的质量大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产前死的婴儿体内不可能有痰液,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是因为肺内未充气体,与肺泡被血块阻塞无关,为错误项.
C: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为正确项.
D: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与里面充气有关,并非因为肺的质量大,为错误项.
故选:C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所以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这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7.(2018七上·姜堰期末)右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
C.肋间外肌收缩,胸部扩张
D.若进行吸气时胸廓的容积会扩大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进行吸气动作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当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就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吸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下降,造成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A、当膈肌收缩时,是正要进行吸气动作,膈顶部下降,胸廓体积扩大,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气体进入肺后,完成吸气,因此应该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可见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
C、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在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吸气的过程,为基础题,但往往不好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8.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胸廓容积扩大 B.肺收缩
C.膈肌收缩 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故选:B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9.(2017七上·龙口期中)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胸腔容积缩小 ②胸腔容积扩大 ③肺收缩
④肺扩张 ⑤肺内大气压低于大气压 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答: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 。呼气时相反 。因此深深地吸气,会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故只有②④⑤正确 。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据此答题。
10.(2017八下·潮阳期末)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解:A、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故不符合题意.
B、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故符合题意.
C、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故不符合题意.
D、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故符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1.(2017七下·西城期中)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心脏处的气体交换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气体交换,因此ABD都属于人体呼吸的过程,C不是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之一.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据此解答.
12.(2017七下·五莲期末)下列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有大量的肺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肺富有弹性,能使肺主动地收缩和舒张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A、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气体交换,C正确;
D、肺泡的收缩与舒张是呼吸机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因此肺泡壁外面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被动而不是主动地收缩和舒张,D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13.(2017七下·曲阜期末)当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等处的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
A.肺泡>气管>外界 B.外界>肺泡>气管
C.外界>气管>肺泡 D.气管>肺泡>外界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14.(2017·海口模拟)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害怕导致神经紧张,肌肉收缩,呼吸困难
B.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容易进入
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D.胸腔容积增加,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
故选:C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5.(2017七下·乐昌期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往往比一般人的肺活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肌收缩力强 B.呼吸频率快
C.肺泡壁薄 D.肺的弹性小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经常锻炼的人呼吸肌收缩力强,因此其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比一般人大,即其肺活量更大。故选A。
16.(2017七下·中山期末)下图表示人在呼吸时,胸腔内膈肌存在的两种状态。当交警怀疑某司机是酒后驾车时,都会要求该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司机在吹气时,膈肌状态的变化为( )
A.舒张,由乙变 为甲 B.收缩,由乙变 为甲
C.舒张,由甲变为乙 D.收缩,由甲变为乙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由乙变为甲。
17.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是79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是76厘米,他的胸围差是( )
A.3厘米 B.4厘米 C.7厘米 D.5厘米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是75厘米,所以他的胸围差是二者之间的差即:83厘米﹣76厘米═7厘米.
故选:C.
【分析】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18.(2017七下·岳池期中)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
A.气体扩散 B.肺泡的收缩和舒张
C.呼吸作用 D.呼吸运动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故选:D
【分析】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19.(2017八下·铜山月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 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 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20.(2016七下·宁县期中)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由组织→血液→肺泡,原理相同.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知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二、综合题
21.(2017七下·山西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下.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 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多.
(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 进入了血液与 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 .该处消耗了氧气产生了 ,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答案】(1)二氧化碳;较高;二氧化碳
(2)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多,浑浊现象越明显.结果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较高(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该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肺泡,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较高; 二氧化碳(2)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分析】(1)此题通过实验来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中利用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解答此题的难点是,正确地理解甲、乙两装置的进气与出气设计.(2)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气体从甲瓶吸入因此甲装置就为吸气口.再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气体进入乙瓶,因此瓶是吹气用的.
22.(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A] 和[B] 两个过程.
(2)图中①表示 的扩散作用,②表示 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的原理是 .
(3)②是由 运送的,①是由 运送的.
(4)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 来实现的.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 和A、B四个环节.
【答案】(1)肺泡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扩散作用
(3)二氧化碳;血浆
(4)呼吸运动
(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以判断A过程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气体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B过程的箭头可以看出,血液中的气体进入组织,组织里的气体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根据箭头的方向不难判断图中①表示氧气的扩散作用,②表示二氧化碳的扩散作用.(3)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②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血浆,①氧气是由红细胞运输的.(4)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需要呼吸肌的参与,导致肺内气压的变化,完成肺的通气过程.(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①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肺泡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扩散作用 (3)血浆;(4)呼吸运动;(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3.(2017七下·章丘期中)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处,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 ;BC .
【答案】(1)吸气
(2)缩小
(3)相等
(4)收缩;舒张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2)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4)AB段表示吸气,吸气时,呼吸肌收缩;BC段表示呼气,呼气时,呼吸肌舒张.
故答案为:(1)吸气(2)缩小(3)相等(4)收缩;舒张.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七上·高邮期末)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指( )
A.当进行运动时,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B.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C.深吸气后,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D.深呼气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2.(2018七上·姜堰期末)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3.(2018七上·姜堰期末)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
A.10~16次 B.16~18次 C.18~24次 D.68~75次
4.(2017八上·崇明月考)你的身体时刻都在与周围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你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 )
A.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5.(2016·济宁模拟)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6.(2017八下·新乡期中)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婴儿肺的质量大
7.(2018七上·姜堰期末)右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吸入气体后胸廓的容积增大
C.肋间外肌收缩,胸部扩张
D.若进行吸气时胸廓的容积会扩大
8.(2016九上·武城期中)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胸廓容积扩大 B.肺收缩
C.膈肌收缩 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
9.(2017七上·龙口期中)在呼吸过程中,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胸腔容积缩小 ②胸腔容积扩大 ③肺收缩
④肺扩张 ⑤肺内大气压低于大气压 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10.(2017八下·潮阳期末)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11.(2017七下·西城期中)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心脏处的气体交换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2.(2017七下·五莲期末)下列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有大量的肺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肺富有弹性,能使肺主动地收缩和舒张
13.(2017七下·曲阜期末)当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外界、肺泡、气管等处的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
A.肺泡>气管>外界 B.外界>肺泡>气管
C.外界>气管>肺泡 D.气管>肺泡>外界
14.(2017·海口模拟)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害怕导致神经紧张,肌肉收缩,呼吸困难
B.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容易进入
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D.胸腔容积增加,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15.(2017七下·乐昌期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往往比一般人的肺活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呼吸肌收缩力强 B.呼吸频率快
C.肺泡壁薄 D.肺的弹性小
16.(2017七下·中山期末)下图表示人在呼吸时,胸腔内膈肌存在的两种状态。当交警怀疑某司机是酒后驾车时,都会要求该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司机在吹气时,膈肌状态的变化为( )
A.舒张,由乙变 为甲 B.收缩,由乙变 为甲
C.舒张,由甲变为乙 D.收缩,由甲变为乙
17.(2017七下·望城期中)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是79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是76厘米,他的胸围差是( )
A.3厘米 B.4厘米 C.7厘米 D.5厘米
18.(2017七下·岳池期中)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
A.气体扩散 B.肺泡的收缩和舒张
C.呼吸作用 D.呼吸运动
19.(2017八下·铜山月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0.(2016七下·宁县期中)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二、综合题
21.(2017七下·山西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下.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 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多.
(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 进入了血液与 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 .该处消耗了氧气产生了 ,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22.(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A] 和[B] 两个过程.
(2)图中①表示 的扩散作用,②表示 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的原理是 .
(3)②是由 运送的,①是由 运送的.
(4)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 来实现的.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 和A、B四个环节.
23.(2017七下·章丘期中)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处,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 ;BC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取最大值.
2.【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的量,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此在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肺活量的注意事项,为基础题,熟记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的量,应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气。
3.【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如果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也都会增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成年人呼吸的频率,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所以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就扩散进入了血液,肺泡中氧气含量减少,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细胞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所以同样根据气体的扩散原理二氧化碳有扩散进入了血液,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在肺泡处扩散进入了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空气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氮气占78%,剩余的是水蒸气等其他气体.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根据教材中的表格也可以得出此结论。
5.【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穿过两层细胞.
故选:B.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由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
6.【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产前死的婴儿体内不可能有痰液,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是因为肺内未充气体,与肺泡被血块阻塞无关,为错误项.
C: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为正确项.
D: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与里面充气有关,并非因为肺的质量大,为错误项.
故选:C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所以当婴儿出生后完成第一次呼吸后,这使肺内有空气,而存留在肺内的空气总有部分不能被呼出体外,所以在水中会漂浮.产前死则肺内没气体,就会沉下去.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7.【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进行吸气动作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当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就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吸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下降,造成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A、当膈肌收缩时,是正要进行吸气动作,膈顶部下降,胸廓体积扩大,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气体进入肺后,完成吸气,因此应该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可见B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
C、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在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吸气的过程,为基础题,但往往不好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8.【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故选:B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9.【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答: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 。呼气时相反 。因此深深地吸气,会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故只有②④⑤正确 。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据此答题。
10.【答案】B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解:A、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故不符合题意.
B、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故符合题意.
C、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故不符合题意.
D、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故符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1.【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气体交换,因此ABD都属于人体呼吸的过程,C不是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之一.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据此解答.
12.【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A、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气体交换,C正确;
D、肺泡的收缩与舒张是呼吸机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因此肺泡壁外面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被动而不是主动地收缩和舒张,D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13.【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气体总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当膈肌、肋间外肌收缩时→膈肌顶部下降、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依次是外界>气管>肺泡.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而引起的,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14.【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
故选:C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5.【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经常锻炼的人呼吸肌收缩力强,因此其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比一般人大,即其肺活量更大。故选A。
16.【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由乙变为甲。
17.【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是75厘米,所以他的胸围差是二者之间的差即:83厘米﹣76厘米═7厘米.
故选:C.
【分析】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18.【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故选:D
【分析】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19.【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 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 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20.【答案】C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由组织→血液→肺泡,原理相同.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知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21.【答案】(1)二氧化碳;较高;二氧化碳
(2)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多,浑浊现象越明显.结果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较高(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该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肺泡,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较高; 二氧化碳(2)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分析】(1)此题通过实验来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中利用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解答此题的难点是,正确地理解甲、乙两装置的进气与出气设计.(2)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气体从甲瓶吸入因此甲装置就为吸气口.再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呼出气体进入乙瓶,因此瓶是吹气用的.
22.【答案】(1)肺泡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扩散作用
(3)二氧化碳;血浆
(4)呼吸运动
(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以判断A过程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气体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B过程的箭头可以看出,血液中的气体进入组织,组织里的气体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根据箭头的方向不难判断图中①表示氧气的扩散作用,②表示二氧化碳的扩散作用.(3)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②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血浆,①氧气是由红细胞运输的.(4)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需要呼吸肌的参与,导致肺内气压的变化,完成肺的通气过程.(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①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肺泡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 (2)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扩散作用 (3)血浆;(4)呼吸运动;(5)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3.【答案】(1)吸气
(2)缩小
(3)相等
(4)收缩;舒张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2)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4)AB段表示吸气,吸气时,呼吸肌收缩;BC段表示呼气,呼气时,呼吸肌舒张.
故答案为:(1)吸气(2)缩小(3)相等(4)收缩;舒张.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