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考点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考点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22 22:0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解析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夏 → 商 → 西周 → 东周(春秋、战国) ]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夏朝统治维持了四百多年。
(2)后来商灭夏,商朝统治历时六百年左右。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A西周分封制
(1)开始实施者:周武王
(2)基本内容:
①分封对象: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成为诸侯。
②权利义务:享有世袭统治权;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③主要封国:鲁、齐、燕、宋、吴
(3)影响:
积极作用: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它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性:受封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量日盛,王权衰落,分封制被破坏。(春秋:楚王问鼎)
B西周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
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传,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②大、小宗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最高领袖。 (政治上,上下级关系; 血缘上,兄弟关系。)
③宗法等级: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宗法等级。
④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
(4)意义: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重男轻女观念、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等)。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1)神权与王权结合(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这些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二、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朝的统一
(1)原因:
①商鞅变法奠定秦统一的基础; ②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时间、策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远交近攻”策略
(3)顺序: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4)秦朝疆域:东临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南到南海;东北到辽东。
(5)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6)意义: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
(1)名称来源:
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为了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传承,永掌政权,创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
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影响:被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清 宣统帝(溥仪)]
3.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史称“三公”。
(1)“三公”职能:
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虚职)
③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公九卿”通过“朝议”的方式参与朝政。
(2)“三公”制的实质: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
4.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1)建立过程:春秋、战国,开始出现 秦朝时,在全国推行。
(2)概况:
①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
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
(3)特点:
①实行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③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深远)。
5.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建立:秦始皇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2)核心:君主专制
(3)影响:
A.积极方面: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对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推动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初步统治,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④秦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消极方面:
①皇权至高无上,容易导致暴政。
②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③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
④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县制、封国制并行。
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大一统局面。
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执行政令)。
(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特点: ①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②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4)影响:
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5)示意图: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称“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为了制约相权,又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权。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1)概况:
①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共设10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归中书省直辖,称之为“腹里”;
③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3)意义: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地方省制的开端。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世官制:
我国夏、商、周时期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根据爵位的高低授以不同的官职,由于爵位可以世袭,这样就形成世官。
(2)察举制:
汉武帝时开始实施、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
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标准是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它使世家大族子弟垄断高级官职。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该制度无法继续下去。
(4)科举制:
①建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发展: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明清时期,演变成 “八股取士”;清末“新政”时(1905年),科举制废除。
②意义:
积极性:①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该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局限性:
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创造意识的人,制约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
①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行使,正式废除丞相制。
②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③过程:明太祖朱元璋时,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归六部→秦以来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④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中国的宰相制度设立于秦代秦始皇时期,废除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2)设内阁:
①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导致皇帝丛杂政务集于一身。
②经过: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明永乐帝)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后来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 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③职能: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④影响: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1)设置:清朝雍正皇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
(2)职责: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诏令。
(3)特点:简(机构简单)、速(效率高)、密(决策封闭性)。
(4)评价:
不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且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性:
①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多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消极性:
妨碍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压制民主思想的产生,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
★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和特点:
1.概念:
(1)含义: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前者指:皇权至上,专制独裁;后者指:地方无权,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
(2)基础:
①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②思想:(最初)法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
(3)发展历程:
战国,萌芽 → 秦朝,开创 → 汉、唐、元发展和完善 → 明清 顶峰
(4)两大矛盾: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脉络:
(1)中央政治制度: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变特点:
(1)中央: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2)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雅典民主政治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多山、多岛、多天然良港,少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这种影响表现为众多城邦小国的建立和广泛的海外贸易及其殖民活动。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使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政治,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城邦制度: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8—6世纪逐渐发展。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就是这种城邦国家的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是形成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因。(实行直接民主的根源)
2.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594年(前6世纪初),雅典国家形成之初。
目的:调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主要内容: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②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划为四个等级;
③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④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⑤建立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由公民抽签产生)
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以地区部落取代原有的四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⑤实行陶片放逐法
意义: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了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称为“黄金时代”。
(2)主要内容:
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目的: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
(3)意义: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4.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
民主运作方式(管理运行制度):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集体决策、民主选举、群众监督)。
局限性——
①范围: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从根本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②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废除氏族残余,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
3、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
(2)原因: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推动
(3)特点: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清晰,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4)意义: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②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公民法
(1)时间: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包括《十二铜表法》等)
(2)适用范围(对象):罗马公民。
(3)特点:①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②内容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4)作用: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爱国、参政热情。
3.万民法
(1)背景: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原有的公民法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
(2)适用范围:罗马帝国内部所有自由民(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
(3)内容:
①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内容)。
②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1)对罗马国家:A、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它维护奴隶制,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C、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平等权利,具有一定民主性
(2)对欧美国家:
①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是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源头;
(如: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陪审制度等)
②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③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罗马法思想,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和光荣革命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革命经过1640—1688
2.“光荣革命”
(1)背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企图想天主教,恢复旧统治秩序,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2)过程: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
(3)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权利法案》
(1)前提: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
(2)内容: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3)影响:议会权力日益高于王权,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4.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时间:18世纪中期
(2)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召开密室会议(“内阁”会议),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18世纪早期,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财政大臣、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第一任首相。
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权。
(3)内阁产生过程:普选下院议员→下院大选→(国王任命)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制阁
(4)内阁职能: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对政府不信任,内阁垮台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首相权限:首相是政府(内阁)首脑;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经国王任命;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掌握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不满旧的选举制度(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
(2)内容:
①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衰败选区”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②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
(3)影响:
积极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局限性——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财产限制。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1.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A.确立联邦体制:
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且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
②各州可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享有一定自治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政体:
中央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Ⅰ.立法权——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任期6年;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直接选出,任期2年。
立法权归国会,但需总统批准;国会拥有宣战权;参议院对总统的任命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有审判权;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众议院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所有文官有弹劾权。
Ⅱ.行政权--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总司令、政府首脑。有权提名并任命政府高级官员(任命须经国会同意);直接领导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Ⅲ.司法权——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有最高审判权,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的权力,对法律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对行政、立法行为,审查权其是否“违宪”无效;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3)评价: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积极作用:①它体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②它加强了国家权力,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美国政局的长期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存在,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和白人男人相等的权利;②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理解美国联邦制及其国家权力结构
(1)突出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2)国家(联邦):使用全国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外交、国防、战争、货币和外贸)。
(3)州:各州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州政府有一定自主权。
(4)作用: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统一国家,避免了中央权力的过分集中,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补充:美国总统共和制度的特点:
(1)“分权与制衡”原则:如中央机构实现“三权分立”;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如实现联邦制;
(3)民主原则:如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三、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1.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的主要内容
(1)行政权属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总统由两院联席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2)立法权属议会: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
(众议院可提出并通过法案,但要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3)其它:①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节;②把“政府的共和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和“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法国总统”等内容写进宪法。
重要影响——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2.了解德国统一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
②普鲁士掌握了统一的旗帜:经济、军事强大实力强大。
③俾斯麦的作用:铁血政策和灵活的外交。
(2)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完成国家统一。
(3)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3.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主要内容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邦有一些自治权。
(2)确定君主立宪政体。
①德意志皇帝:世袭产生,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
②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是内阁首脑,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是联邦议会议长,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③议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宰相为议长。(上议院);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实际受皇帝和宰相(行政权)的控制,如下院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生效(下议院);议会无行政监督权。
★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四.理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及其表现形式
(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度)。
(2)建立方式:革命和改革,立法
(3)代议制主要形式(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4)基本特征: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三权分立;政党政治)
(5)作用:
①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
②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
③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不足: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然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A.鸦片战争
(1)时间、侵略国:1840—1842年 英国
(2)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3)过程: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②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
③1842年8月,英国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南京条约》
(1)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赔偿2100万银元;
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挑起国:1856—1860年 英国、法国(“英法联军”)
(2)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主要事件: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6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
(5)影响: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A.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
(3)过程: ①1894年7月,丰岛战役,日本挑起战端。
②1894年9月,清政府在平壤战役中失利,退回国内。
③1894年9月,黄海海战,但主力尚存,日本乘机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④1894年底,日本占领了大连、旅顺,并进行旅顺大屠杀。
⑤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
(5)结果: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B.《马关条约》
(1)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政治上)瓜分中国,(经济上)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3)影响: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相同点:
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③义和团发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
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廊坊阻击战→被迫退回天津→占领天津→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 (这是侵略者第2次侵入北京)。
(4)结果:清政府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①赔: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设: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就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拆: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的过程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二、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了解黄海海战
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随后,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本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勇撞敌舰殉国)。
2.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被迫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1895年5月至10月,刘永福(黑旗军首领)、邱逢甲和徐骧(义军首领)等,率领台湾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台湾。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清政府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3)意义: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1)九一八事变
①背景:a.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立“征服满洲”的侵略方针;
b.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日本,日本企图对外扩张来摆脱经济危机;
c.中国国共内战,给日本侵略提供可乘之机;
②概况:1931年9月,日本炮轰东北驻军,占沈阳。不到半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①概况: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不久,北平、天津失陷。
②影响: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国抗日战争开端。
2.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中国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杀戮,遇难人数超过30万。
(2)“731”部队:日本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731”部队,受害者三千人以上。
(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
1).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
A. 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后进行)
时间:1937年8~10月 意义: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进行)
重要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
意义: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3)徐州会战:
时间、指挥者:1938年春 李宗仁
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歼敌1万多人。
(4)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都失败了;
失败原因: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但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B. 相持阶段:(1938.10-1945.7)
(1)枣宜会战:1940年5月,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2)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随后,中国远征军开始入缅作战。
2).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1)概况:中共领导敌后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是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
(2)洛川会议:中共1937年8月召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又称“人民战争”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纷纷开赴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变敌人的后方抗日的前线。
(3)百团大战:
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进行百团大战。
意义:它是相持阶段八路军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3.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根本原因:日本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初步建立:
①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正式建立:
①1937年七七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②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抗战。
③国共两党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抗日战争的胜利
(1)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海外华侨的支持
④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5.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意义):
①它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它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背景:(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地租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4)受西方基督教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
2.定都天京:
1853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天的南京)。它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正式对峙11年,1853~1864年)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的太平天国前期革命纲领
(1)目标:
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评价:
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平均土地和一切社会财富),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
③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发展小农经济,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落后性。
5.《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设新方案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开设新式学堂、医院
外交: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独立自主。
(3)评价:
①积极性: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两者都反封建,但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互相矛盾(前者违背社会发展潮流,后者顺应)
(二)、辛亥革命
1.了解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
(1)兴中会的成立:
①概况: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②意义: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孙中山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2)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 总理——孙中山; 执行部庶务——黄兴
机关报:《民报》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
意义:①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
爆发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结果:革命军占领了武昌,史称“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颁布者:1912年,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2)内容:
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②自由平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三权分立: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或弹劾临时大总统;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④责任内阁制:
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保障民主共和果实。
内容: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3)意义: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①政治: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大功绩);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②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失败:
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原因: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帝国主义的破坏;
③立宪派、旧官僚的破坏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A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爆发和经过:
开始时间 中心 主力 结 果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遭军阀政府镇压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初 上海 工人 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签订和约
(4)影响:
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共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④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了解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嘉兴(毛泽东参加了会议,陈独秀没有亲自参加会议)
(3)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③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成立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4)意义:标志着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型政党:
1.指导思想不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3.奋斗目标不同:最终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B.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时代的要求。
②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挫折,中共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③孙中山多次革命的失败,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地点:1924年,广州
②决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3)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影响:
①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1)时间:1926——1927年
(2)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成果: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
(5)国民革命结果: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政变[(蒋)“四·一二”政变 (汪)“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由来)
2.八七会议
(1)概况: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它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
(1)依据:八七会议的决议
(2)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原计划三路攻打长沙,因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惨重。后毛泽东转兵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最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4.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
(1)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概况:1927年10月(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
意义:①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从实践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2)革命根据地建设:
措施: ①在革命根据地,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高涨。
②中共还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意义:这些措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5.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根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因),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出发地点:江西瑞金
(4)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③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6.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错误路线。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3)意义: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E.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挺进大别山
(1)时间、概况: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大别山。
(2)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三大战役
(1)时间:1948底~1949初
(2)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结果:基本消灭国民党军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役 时间 部队 战果
辽沈战役 1948.9—11 东北解放军 最早开始的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中原、华东解放军 歼灭国民党军队最多,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东北、华北解放军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解放南京
(1)时间: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解放军解放南京。
(2)意义: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标志: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历史意义:
①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历史。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④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⑤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注意: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开始标志: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旧: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是无产阶级。(最根本区别)
②指导思想③群众基础问题④结果与前途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了解《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的主要内容:
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进步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③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④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的成立
1.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激起巴黎人民反抗。
2.成立:1871年3月,法国巴黎工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成立巴黎公社。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3.措施:
(1)政治上——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公社委员会
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2)经济上——
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触及资本主义私有私有制,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色彩)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意义:①性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①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②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四月提纲》:
(1)作者:列宁
(2)内容: ①任务: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口号: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夺权方式: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背景:1917年7月,俄军战败消息传到彼得格勒,士兵和工人举行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镇压,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概况:1917年11月7日,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
政权建立:成立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措施:
政治上: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人民委员会”。
经济上:发布《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外交上:发表《和平法令》,主张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最符合农民要求)
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4.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使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4)使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5)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通过时间、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2)内容: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家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地位、性质:
新中国初期临时宪法性的文件,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同时,又是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筹备会议: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必要准备。
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具体准备。
会议内容:a.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性质)
b.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
(2)诞生标志: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4)意义:
a.它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b.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它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3.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宪法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2)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
(3)主要内容
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性质、意义:
①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4.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建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②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③核心内容: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正式确立:
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③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进一步完善:1982年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确立过程:
①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②发展和完善: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体现:五大省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省级自治区。成立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③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行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了解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由此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三、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1)时间、提出者: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
(2)目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最初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在香港问题上首先实现)
(3)经过:
①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 →这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变化。 (武力解放→和平统一)
②1981年,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建议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合作;并阐明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九条声明)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
(4)含义——
“一国”:指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
“两制”:指两种社会制度,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的回归:1984年12月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的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①对香港、澳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③对世界: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平作出了新的贡献。
(4)原因: a.一国两制方针符合大陆和香港、澳门的现实。
b.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3.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史实
年份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标志祖国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同时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此后大陆又提出了三通。
1987 1987年台湾政府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出现历史性变化。
1991 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
1992 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2005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并与胡锦涛主席见面,双方一致坚持“九二共识”,主张和平统一。
2008 两岸三通实现(通商、通航、通邮)
目前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①一国两制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有巨大感召力;②香港、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4.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1)背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政策(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
①“另起炉灶”:
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意义:这使我国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②“一边倒”:
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意义: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
③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国际关系趋缓和,国内建设需要和平国际环境,中国积极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过程:
①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该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4)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
(1)概况:1954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会议旨在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
(2)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的合理建议,推动了会议进展,促成关于印度支那问题协议达成。
(3)地位: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会议障碍:
帝国主义对会议干扰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分歧。
(4)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呼吁各国撇开分歧,“求同存异”,加强团结合作。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中苏建交及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一周年,17个国家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2)毛泽东访苏(1949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
(3)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1954年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的达成。
(5)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第三世界兴起,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力量。
③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2)标志: 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意义:
①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外交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原因: ①中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③中苏关系恶化; ④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历史启示:
弱国无外交、综合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必须按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外交政策。
(2)过程:
①1971年“乒乓外交”: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关系的大门。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双方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即将访华。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震动。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标志着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 《中美建交公报》。
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申明,标志中日关系正常化。(日本早于美国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
①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第二次高潮)。
②打破了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国际:
①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②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1、中美关系的缓和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僵局被打破的关键因素
2、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是美国的对台政策
3、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是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
★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3)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概述: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回复后,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活动:
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
②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④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 理解上海合作组织
(1)时间、目的:2001年中国为发展与周边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提议成立。
(2)成员国: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3)性质: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4)特点:结伴不结盟
(5)意义:开创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了解雅尔塔体制
二战后,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英等国讨论结束战争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级格局的框架。
2.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杜鲁门主义(政治):
①时间:1947.3
②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③内容: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
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冷战”: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④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经济):(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①时间:1947.6
②目的: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遏制共产主义。
③影响:它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时间:1949年
(2)建立: 为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定《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性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苏联和东欧的军事政治集团。
(4)影响: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B.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1)时间:1955年
(2)建立:为了应付美国扩张和威胁,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约”。
(3)性质:苏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4)影响: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两级格局最终形成。
☆关于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表现:
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
3.德国、朝鲜的分裂
(1)德国分裂: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西德和东德。
(2)朝鲜分裂:
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1948年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分裂状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定停战协定。
★德国、朝鲜的分裂,是战后美苏冷战的结果。
4. 古巴导弹危机
(1)背景: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不利地位。
(2)时间:1962年
(3)结果: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4)影响:表明此时美苏争霸的战略优势在美国一边。
5. 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消极影响: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德国和朝鲜的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积极影响:在冷战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均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
A.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联系密切,走上联合的道路。
③为了提高西欧各国的国际地位,联合与起来与美苏抗衡。
(2)过程: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等6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欧洲共同体正式诞生。
(3)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资金的自由流动。
(4)扩展:
起初为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6国;
从1973至1986三次扩大,扩大到英、爱、丹、希、西、萄等加入,规模达到12国。
B.欧盟的建立:
(1)过程:
1992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定《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1993年底,欧盟正式成立。
(2)性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3)发展:1999欧元在11国启动,标志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英国不属欧元区)
2004年波兰等10国加入发展到25个,2007年27个成员国。
C.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③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从 “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趋势(演变特点):
a.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日益增多。
b.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由单一的经济组织向经济政治集团过渡。
2.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1)原因:
①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
☆(2)表现:
①80年代日本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增大日本的发言权。
②冷战结束后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③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目的:
背景:①二战后,亚非拉许多殖民国家相继独立。
②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争,希望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目的: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的独立、发展经济。
(2)概况:
在南斯拉夫铁托、印度尼赫鲁、埃及纳赛尔的倡议下,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3)政策:不结盟、非集团.
(4)任务(行动纲领):
政治上,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经济上,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意义:
①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
②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4.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主要原因)
(2)解体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苏联彻底解体。
(3)影响:
①标志着冷战时代终结,两极格局瓦解;
②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美、欧盟、日、俄、中)。
5.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表现在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的兴起、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影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时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当前,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即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多极化是发展的趋势。
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注意: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并没有“实现”)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 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1)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用石刀、石斧砍伐树木,用石犁翻土耕种;用耒耜碎土,用石锄收获。
(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在农业上很少使用。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4)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盛行二牛抬杠的耦犁法。出现播种工具耧车;
(5)东汉——使用一牛挽犁。铁犁牛耕在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5)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为后世沿用。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1)古代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促进了四川盆地农业发展。汉代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2)灌溉工具: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发明了翻车; 唐朝:发明筒车,利用水力来灌溉农田。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
(2)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①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②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集体耕种。
(3)春秋时期:私田出现,土地私有制产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5)北魏、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后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逐渐瓦解。
4.理解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形成时间和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自给自足。
(3)评价:
积极性: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稳定社会,维护封建统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消极性:
①带有分散性,容易出现封建割据的局面;
②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是封建愚昧、迷信和落后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根源;
③具有封闭性,明清时期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
(1)管理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式生产。
(2)产品用途:封建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用品;武器等军用品。
(3)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
(4)社会地位:夏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一直由官府统一管理,一直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5)特点:生产规模大,分工细,代表当时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
2.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冶金业:
A冶铜:
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
②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青铜器多为礼器,作为权力与秩序的象征。
B冶铁:
①西周晚期,铁器出现;
②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汉代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③魏晋南北朝,灌钢法(又称“团钢法”)。用此法制造的的兵器坚韧锋利。
(2).制瓷业:
①商朝:烧制原始瓷器。
②东汉:瓷器生产技术成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制出白瓷。
④唐代:制瓷形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两大系统。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青瓷;“天下无贵贱,皆通行之”——白瓷)
⑤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
⑥明清时期:青花瓷(元代初步发展,明代宣德年间的是珍品)、粉彩瓷、珐琅彩(清朝)。江西的景德镇是瓷都。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为转折点)
(1)西汉:
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坊”严格分开。长安城东市、西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南北朝:离城镇较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3)隋唐:长安城市和坊仍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但城市商业繁华,出现邸店、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已有“夜市”。草市作用显著,逐渐演进成地方商业中心;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夜市”繁盛。
(4)宋朝:
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草市普遍,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瓦肆)。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5)明、清:江南地区涌现大批工商业市镇,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6)市的发展趋势
①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唐朝后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就开始突破)。
②商业活动逐渐脱离了官府的直接监督。
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A.商业城市:
(1)西汉:长安(在今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
(2)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扬一益二);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进行管理。
(3)宋朝:北宋开封(河南开封市)、南宋临安(杭州)。
(4)元:大都(北京)、泉州(福建泉州市)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广州
B.主要商帮: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著名商帮是徽商、晋商。
3. 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1)出现原因: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出现时间:战国商鞅变法中,最早确立“重农抑商”的政策;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
(3)影响: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
4. “海禁” 和“闭关锁国”政策
(1)实施概况:
A.明朝初期——
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实行“海禁”。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对外贸易。
B.清朝——
清朝初期: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厉行“海禁”,“无许片帆出海”。
时 间 航海家(国籍)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 义
1487年 迪亚士(葡萄牙) 葡萄牙 欧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意大利) 西班牙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7年 达·伽马(葡萄牙) 葡萄牙 直达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葡萄牙) 西班牙 欧洲向西回到欧洲 实现环球航行;证实地圆学说
乾隆年间: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留广州一口通商;
规定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对外贸易。
(2)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3)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的形成和发展
一、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史实
1.背景(原因、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②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妨碍东西方贸易;(直接原因)
③社会根源:西欧各阶层对黄金狂热的追求;(《马可·波罗行记》激发了到东方寻金的渴望)④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⑤思想条件: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振兴。
(2)条件:
西、萄统治者的支持; 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
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特别是指南针的使用)。
2.概况:
一个中心(欧洲)、四个人物(见表格)、两个方向(向东、向西)
3.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引发“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4)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打击了教会威信。
(5)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葡、西等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了解荷兰、法国、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1.荷兰的早期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1)背景:①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
②17世纪,荷兰造船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垄断世界航运业,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③政治上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2)手段:
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等)
②参与激烈的殖民竞争,进行殖民战争,争夺殖民地
地区 殖民活动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取马六甲,侵入印尼,一度占据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阿姆斯特丹(成为纽约的起源)
(3)概况:
2.法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17世纪,法国侵入印度,同时向美洲和非洲扩张。在北美建立加拿大和新法兰西。七年战争后,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和印度大片的殖民地。
3.英国的殖民扩张——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1)背景:
①地理条件独特,处于大西洋航路中心;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
(2)手段: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②参与激烈的殖民竞争 ③进行黑奴贸易
(3)概况: 16世纪末开始参与殖民掠夺,主要地区在北美和印度,分别通过东印度公司、伦敦公司,在印度和北美扩张。
北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第一块殖民地叫弗吉尼亚。打败法国后,夺取了加拿大和新法兰西。
殖民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纽约);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导火线: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英法七年战争(18世纪中期) 英国夺取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和新法兰西,确立在印度优势,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 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必要条件
在印度:七年战争后,几乎控制了印度。
早期三大殖民战争:
4.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1)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野蛮掠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
(2)影响:
对欧洲: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亚非拉: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对世界市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2)条件:
①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资本:殖民掠夺、殖民贸易和黑奴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技术。
⑤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七年战争,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巨大的海外市场。)
(2)工业革命概况:
首先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最突出的成就: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人们将称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
完成的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部 门 发 明 成 就 发 明 者 时间
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英) 1765年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英)
骡机 克隆普顿(英)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英)
动力 改良蒸汽机 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