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5-23 07: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城市风光——上海讨论:什么是城市?1、人口高度集中2、建筑物高大密集3、工商业集中而发达4、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5、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6、交通十分便利 第一节 城市发展和城市化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化及其特点、进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城市的起源示意图探究活动1:(1)(各种社会组织机构)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兴起?城市兴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结论:
1、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2、起源条件剩余农产品----基本前提
社会分工
(社会组织机构的出现)黄河流域印度河谷地两河流域尼罗河谷地中美地区思考讨论: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在哪里?
    2、早期城市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丰富的水热条件,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北半球中低纬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探究活动1;(2)古代的城市近代的城市现代的城市3、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探究活动1;(3)少小单一相对独立增多扩大多样化差距加大发展迅速,出现大城市和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的过程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城市化及其表现二、城市化1.城市化的四个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重要的标志(3)城市数量增加
(4)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上海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 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上海人口的变化城市化及其表现表现: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主要标志探究活动2:资料一:图2-1-2表示有史以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特点一: 。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分成哪三阶段?目前处在那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特点(城市化水平及变化、主导产业)是什么?
3、三个阶段变化最明显的是哪个?有哪些变化?
4、推测我国可能处在哪个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三个阶段表2-1-2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特点二: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的特点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加大1、A、B那个表示发达国家?
2、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3、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何差别?
4、目前各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那个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原因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郊区化:
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人口由市中心区向乡村迁移现象。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何关系?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开始最早的国家来自:联合国人口司。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表现在:
①城市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②少数大城市畸形发展,城市问题突出。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较大差异(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
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
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_______的需求提高
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现象,
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我们学校所在的伊山镇,存在哪些环境问题?是怎样造成的?材料:世界约有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20%的土地上,而且之中集中随着城市化的过程将有增无减。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建筑、公路、机场、游乐场、工厂,往往占用了最肥沃的土地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占用大量土地,使耕地面积减少2、环境污染严重3、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4、绿化面积少5、地下水等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生态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途径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
 ??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4??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
2.不利影响☆☆☆城市热岛定义:郊区气温相对较低,市区形成明显的高温区,如同出露水面的岛屿,被形象的称为“城市热岛”成因
1、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
2、人为热量

* 由交通工具排放的热量
 
* 由工业活动排放的热量
 
* 由商业活动排放的热量
 
* 由居住生活排放的热量
(如:烹饪、取暖、降温等)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
城市的树林能保持城市凉快, 它们的面积和位置,对城市的温度有重要影响 。
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雨 岛 城市中由于热岛效应,上升气流比郊外强,城市大气中吸湿性污染微粒又是良好的水汽凝结核,因此城市云量一般比郊外多。云多是增加城市降水的有利条件。有时因为热岛的热力作用触发对流性不稳定,因而偶尔也有城外无雨而城里有雨(甚至大雨)的情况发生。城市年增雨率一般是5%一11%,但个别城市夏季增加30%的也有。因此又有“城市雨岛”之称。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增加绿地面积
4.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如建立交桥,鼓励使用公共交
通工具,错开上下班时间等发散思考1.大气污染
污染源:
A .城市居民生活燃烧煤炭等排放的烟尘
B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C .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环境污染2.水污染
原因: A .城市废水排放 B.工业废水排放
C .农业使用化肥、农药对水质的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污染3.固体废弃物污染

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未及时处理
环境污染4.噪声污染
主要来源:
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
人们社会活动
交通拥挤
思考:我国大城市可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交通拥挤?

限制城市无限扩大,发展卫星城
扩宽路面(决不是根本办法!)
合理规划道路—方格环形放射
发展公共交通(比较可行方法)住房紧张主要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①平整土地②绿化环境③修建水利设施1.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D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
2.“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主要 原因是( )
A大量引进外资,加强城市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C发展中国家轻视农业发展,重视城市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超过了发达国家
3.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20世纪初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_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试比较上面两幅图,回答

(1)A、B两图反映___ 进程,其中____图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趋势,____图趋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________,原因是_
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住在____ 区,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城市边缘居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城市化 BB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郊区中心商业那里房租较低,生活费用支出较少
B图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10%,随着B进程的进展,现在渗入地下与地表径流分别占降水的32%、43%,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 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会增加
B.城市河流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会增加,水质恶化
C.城市河流洪峰径流量会增长,峰值出现时间会提前
D.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会相应减少环境严重污染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绿化面积少绿化面积减少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