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词人辛弃疾及写作背景。
学习本词的抒情方法。
把握词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体会词人的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师生互评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词为业,成为大诗词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梁衡
写作小序
课前作业,ppt展示学生写作的小序。
朗诵词作
1、学生诵读
2、教师诵读
四、文本赏析
1、本词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
明确: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动作传情
用典明志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抒了什么情?(借景抒情)
3、赏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动作传情)
4、把词的上片扩写成散文化的语言文字。
5、用典明志,完成下面两个表格的填写。
典故 人物 情感
标点符号 思想情感
?
。
!
?
合作探究
你是如何理解“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
写作训练
请你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为本词写一副对联。
示例: 上联:报国欲死无战场
下联:栏杆拍遍悲断肠
横批:赤胆忠心
拓展延伸
辛弃疾《摸鱼儿》。
推荐书目
1、梁衡《把栏杆拍遍》
2、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