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12 苏武传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12 苏武传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7 22:3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张衡传》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整理归纳“文学常识”;
2.通过诵读、合作、讨论、探究,认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张衡,学习张衡的人生智慧。
二、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检查预习,补充相关知识,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把握张衡的个人魅力(人物品格);
3.启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产生“矛盾与质疑”,充分认识张衡;
4.延伸拓展,与社会生活时事新闻相联系,从而理性客观地评价科学家。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是理科班,在座的各位是理科生,准确来讲,是我们精品高中理科生中的精品。因此,同学们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会与科学技术打交道了。据统计,80%的理科生将来呀,也一定与科学技术打交道。科学魅力无穷,到科学道路漫漫,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需要一位引导者。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一位在科学界当之无愧的科学家,他就是张衡。那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成为我们的引领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范晔的《张衡传》。
(二)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合作、讨论、探究,认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张衡,学习张衡的人生智慧。
(三)预习检查
1.字正腔圆诵课文(字音,句读)
2. 文学常识(整理归纳)
3.文学常识(补充)
表官职的降、免:左迁、左除、左授、左转;罢、免、废、黜、谪、贬、放
二十四史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整体感知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成就的?主要表现在哪里?(结合文本)
(五)研读文本
是什么成就了杰出的张衡?(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明确:勤奋、淡静、创新、 悲悯、担当、睿智
(六)矛盾与质疑
(人物行为与思想品格之间)
结论:矛盾是时代的产物,与文人所受思想的影响有关,正因“矛盾”,才更显丰满,更能彰显张衡的人生智慧。
(七)拓展延伸
科学家学成归国与留在他国为他国效力,有人认为不爱国,有人认为则不然。例如,2017年2月份新闻热点人物“杨振宁”……同学们对此怎么看?
(八)总结
张衡是一个勤学淡静的,有担当,能创新,富有悲悯情怀的,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的睿智的科学家、学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