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二课时 25 诗词五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 一、我们讲
请同学上讲台背诵和默写《饮酒》。 二、我们读 1、解题: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次”旅途中暂时停宿。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2、诗句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
首联中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像。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写江水浩渺、
视野开阔的景色。“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致的缺憾--残
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惘怅之
情。
颈联:哲理---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
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写思乡之情。尾联:用家书写乡愁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整体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子的含义。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4、主旨:《次北固山下》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3、小结:
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写的是早春时节;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古体诗。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
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
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
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
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
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
中,时年四十一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朗读指导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
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
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题 目解析台: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非一般土台。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姬平在公元前312年执政后,为雪国耻,励精图治,采纳郭隗的建议,建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剧辛、邹衍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蓟,当时属于幽州(今北京市大兴县),故称幽州台。今夭就只剩下京郊的一处荒野之地。
作品鉴赏 诗的前两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诗歌的后两句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第三句俯仰天地,神骛八极;第四句”独”字是全诗的诗眼,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陈子昂压卷之作。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
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主题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寂寞苦闷的情绪)。
三、我们练1、对《次北固山下》的內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B、“风正一帆悬”一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意即家信不知什么时候送达,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D、前六句写旅途及所见之景,后两句写思乡之情。C2、对《登幽州台歌》 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中“独”字更加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感。
B.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难以排遣的愤懑之情。
C. 诗中给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D.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柔靡之风。D反对柔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