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目 录
一 军机处的设立
二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 闭关锁国政策
一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清初,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州组成)讨论,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议政王大臣会议
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南书房
一 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
2.军机处的设立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
2.军机处的设立
一 军机处的设立
(清)跪受笔录
一 军机处的设立
3.军机处设立的评价: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的含义: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一)文字狱
二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2.文字狱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严重。
康熙皇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一)文字狱
3.文字狱的影响:
二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致使知识分子从此不再过问政治;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文字狱
二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腐败之风在官场、军队中蔓延。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清朝官僚机构臃肿;国力虚弱。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
四 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四 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的原因: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直接原因:
2.具体表现
四 闭关锁国政策
(1)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3)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影响
四 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
(3)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君主集权的强化
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设立军机处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大兴文字狱思想领域严密控制
课堂小结
1.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C
课堂检测
2.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皇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资本主义因素萌发
A
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