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7.3.2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7.3.2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7 21: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具体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数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本设计从创设具体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使之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理解估算学习的必要性。
2.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适的方法”即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理念,本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明确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00+200=  6000+1000=
600-400=  1500-700=
2.学生汇报。
3.揭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用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问题。(板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估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13情境图。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师指名汇报。
预设
生1:从图中知道一部电话机358元,一个电吹风218元。
生2:所求问题是“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2.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
预设 
生1:先把358和218相加,然后把计算结果和500进行比较,如果结果大于500,就不够买这两件商品;如果结果小于500,就够买这两件商品,可是358+218我还不会算。
生2:我是这样想的,358超过300,218超过200,300+200=500,所以358+218的结果一定大于500,500元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生3:我是这样想的,用500元先买电话机,电话机超过了300元,说明剩下的钱不到200元,买电吹风肯定不够,所以500元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3.探讨方法。
(1)教师质疑:这三种方法哪种方法解决了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第一种方法虽然可行,但是现在我们不会计算,所以没有解决问题。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都解决了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合适呢?(学生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4)教师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合适,就看这种方法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合适的方法。
(5)进一步质疑:在刚才的估算中,我们是把商品的价格看成小于它的整百数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把商品的价格看成大一些的近似数,你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6)学生尝试,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8)教师总结:第二种方法就是估算。我们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估算很简单,只要把一个数先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口算就可以了。
4.验证结果。
(1)引导学生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算的对不对?
(2)学生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把218看成200,500-200=300(元),剩下的300元不够买电话机,所以500元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生2:把358看成300,500-300=200(元),剩下的200元也不够买电吹风,所以500元不够买这两件商品。
5.总结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例13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步骤。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
预设
生: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比较、判断,
使学生明确选择合适的方法(即选择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动手动脑,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例13中的想一想:带700元够吗?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
(2)教师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98页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98页6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合作探讨,然后汇报。
(2)引导学生明确:这次的估算是在原数的基础上往大了找近似数的。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明确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巩固估算方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感。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大可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全课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本课时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总结:本课时我们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同学们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布置作业
教材99页7、8题。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估算
358≈300
218≈200
300+200=500
358+218>500
买这两件商品,500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