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7 21: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2、3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例1设置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学习用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例2通过投票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让学生在进一步熟悉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
3.“数据收集整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统计的知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的价值。
备已学知识
分类与统计:
单一标准: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不同标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2.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2.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备重点难点
重点: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
难点: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的优点。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了解)
问题导入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教材2页例1)
根据统计的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2)最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过程讲解
    思想方法解读 把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蕴涵着统计思想。统计思想就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
1.理解题意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在全校进行调查,选出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由于全校学生太多,要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2.调查的方式
常见的调查方式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 举手。
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然后统计出举手的人数。
方式二 起立。
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起立,然后统计出起立的人数。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表格如下: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分析:要想知道全班共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4种颜色的人数加在一起,即9+6+15+8=38(人)。
解答:全班共有(38)人。
(2)解决问题(2)。
分析:比较最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5>9>8>6,通过比较得出,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方法提示 要想准确确定全校学生最喜欢哪种颜色,要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
解答: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3)解决问题(3)。
分析:通过调查班里同学最喜欢的颜色,推断全校订做校服的颜色。
解答:因为全班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但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同学最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最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选哪种颜色做校服。
归纳总结
1.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识点二 记录数据的方法(掌握运用)
问题导入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教材3页例2)
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先确定选举方法,再确定记录方法。
2.选举方法
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方法提示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
3.统计票数
(1)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
记录投票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还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如下图:
(2)方法比较。
用画“○”或画“√”的方法统计,要一个一个地数出票数,比较麻烦;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比较方便。
4.整理数据
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陈小菲得到22票。
5.完成统计表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分析: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的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解答: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分析:有两位同学缺勤,如果他们也投了票,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
王明明的票数 陈小菲的票数 投票 结果
情况1 2人都投给王明明 15+2=17(票) 22票 陈小菲 参赛
情况2 2人都投给陈小菲 15票 22+2=24(票) 陈小菲 参赛
情况3 1人投给王明明,另1人投给陈小菲 15+1=16(票) 22+1=23(票) 陈小菲 参赛
解答:无论缺勤的两位同学怎样投票,结果都是陈小菲参加比赛。
归纳总结
收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备易错易混
误区一 下面是二(2)班部分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
张宇 刘力 王明 于涛 李小飞 高小力 艾美
许多多 赵童 钱红 孙芳 郑红 宫娜 方旭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错解改正 

温馨提示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个笔画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误区二 判断: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小芳对二(1)班45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一个季节。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人数 8 7 23 8
错解分析 小芳一共调查了45人,但8+7+23+8=46(人),说明调查时有重复计数,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
错解改正 ×
温馨提示 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备综合能力
能力点一 运用综合法解决统计问题
典型例题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光明小学二(1)班开展回收旧电池的活动。
(1)把下表补充完整。
姓名 小林 小芳 小华
节数
(2)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思路分析 完成此题要先根据所给的条件算出小芳和小华回收旧电池的节数,再根据相关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
小芳回收旧电池的节数:6×4=24(节)或4×6=24(节)
小华回收旧电池的节数:6×3=18(节)或3×6=18(节)
正确解答
(1)
姓名 小林 小芳 小华
节数 6 24 18
(2)(答案不唯一)小芳比小华多回收了几节旧电池?
24-18=6(节)
口答:小芳比小华多回收了6节旧电池。
方法提示 在解答与统计有关的问题时,一些数据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经过计算才能获得。
能力点二 运用对应法解决统计问题
典型例题 下面是二年级学生最喜爱的课外书情况。每格表示2人,喜爱每种课外书的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入下表中。
二年级学生最喜爱的课外书情况
课外书名称 《少儿百科全书》 《IQ博士》 《宠物小精灵》 《奥特曼》
人数
思路分析 每格表示2人,即每格与2人相对应,有几格就表示有几个2人。喜爱《少儿百科全书》的人数占8格,8个2人是16人;喜爱《IQ博士》的占10格,10个2人是20人。同理可知,喜爱《宠物小精灵》的人数是9个2人,即18人;喜爱《奥特曼》的人数是6个2人,即12人。把相关数据填入表格中。
正确解答
课外书名称 《少儿百科全书》 《IQ博士》 《宠物小精灵》 《奥特曼》
人数 16 20 18 12
方法提示 图中的格数与数量相对应,每格表示几,就用格数乘几。
备教学资料
统计图的分类及作用
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作用: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作用: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威力无穷的统计
统计的本领可大了,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有用武之地。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时地对英国狂轰滥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向统计学家求助。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统计学家很肯定地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