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8 21: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花之美。
2.精读课文,体会情之美。
3.析读课文,学习构思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对比紫藤萝的“盛”与“衰”;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作者的“志”,生成生命感悟。
【设计意图】
该课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还没有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作者内心伤痛而无法纾解。作者无意之中看到了一树繁盛的紫藤萝,细细观赏之后,作者“疑惑和痛楚”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变得“宁静而喜悦”。作者进而想到以前“稀落伶仃”的紫藤萝,再对照眼前繁盛的紫藤萝。作者联想到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而生命是无止境的,进而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全文景物描写细致传神,文字简洁精练,情感抒发及主旨表达委婉含蓄,带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
针对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定了本文的学习板块:由花到情,然后走出课文,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赏析,获得写作方面的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看屏幕上的这几株紫藤萝,就是在这样的浅紫色光辉和浅紫色芳香中,作家宗璞停住了脚步。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这篇优美的文字,欣赏品味《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和作者)
今天的学习活动有三个:
1.抓住一个词,感受花之美。
2.读懂两段话,体会情之美。
3.学习一组照应,领会构思之美。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开头独句成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非常有特点。作者宗璞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呢?(板书“停住”)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指导。
预设:“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的盛让作者停住脚步细细的欣赏;
“忽然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关于花的记忆让作者停住脚步;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于生命的感悟让作者停住脚步。
(板书赏 忆 悟)
三、抓住一个词,感受花之美。
1.师:是的,出现在作者面前的是“从未见过”的“开得这样盛的藤萝”。请你画出文中表现藤萝“盛”的句子,并出声的读一读。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表现藤萝“盛”的句子,并出声的读一读。
学生发言并朗读,教师指导。
(1)第2段,在藤萝的壮观与辉煌中体现了“盛”;
(2)第3、4、5段,在寂寞与笑嚷的对比中体现了紫藤萝的“盛”;
(3)第6段,在沉淀与能量的描绘中体现了紫藤萝的“盛”。
2.师:同学们找的很好,读的很有感情。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朗读文章的第2到第6段,进一步感受藤萝的“盛”。老师先读第二段,同学们读后面的部分。
师生活动:配乐朗读。师朗读第2段,生朗读3—6段。
四、读懂两段话,体会情之美。
1.师:同学们读的很动情。有句话值得我们一起细细的品味。“我在开花”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作者用了不同的词语进行修饰,我们一起读出“我在开花”中蕴含的感情。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这“我在开花”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笑”和“嚷嚷”生动地写出了花开的热闹,花开的繁盛。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悦感。
(2)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好像一直在跟我们强调。我好像看到了藤萝花的迫不及待,读出了一种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力量。
学生活动:指名读,读出喜悦,读出迫不及待的感情。
2.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把“我在开花!”后面的叹号改成句号,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朗读对比,句尾用句号;句尾用叹号。
带叹号齐读。
3.师: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也听出了藤萝花对生命的热爱,对绽放的珍惜。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样一种感情呢。因为藤萝也有不能尽情绽放的时候。眼前的藤萝让作者忆起了十几年前家门外的那一株紫藤萝。
学生活动:对比,眼前的藤萝和十几年前的藤萝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预设:
如今的藤萝开得很盛,绽放的像一条瀑布。
稀落 伶仃 察言观色 试探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4.师:是呀,十几年前的藤萝经受了磨难,甚至连紫藤花架都被拆掉。而这份记忆牵连着的更有对人的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
助读资料:(屏显)
(一)
文革中,父亲已经71岁了,天天有人冲来抄家,搬把凳子搁院子里,要父亲站在上面。家里贴满了打倒的标语大字报,铺天盖地,到处贴封条。衣服都封起来了,天冷了,封条不敢拆,父亲就披条麻袋御寒。
(二)
作者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当时作者的弟弟正处于癌症晚期,命在旦夕,作者面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深感悲痛。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
(三)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 《哭小弟》
5.师:可喜的是,如今的藤萝又开花了。生命的喜悦又重新荡漾在“我”的心头,给“我”宁静感,给“我”喜悦感。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朗读,读出宁静,读出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龙罩着我”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6.师:由一朵花到一条花的瀑布,由花到人,由个人到生命的长河。所以作者领悟到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学生活动:请大家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发言。
师总结:
花的不幸是凋谢,被摧残;人的不幸是经历疾病和死亡等。
孤立地看生命个体,确实渺小,但正是由每个个体汇成了人类生命的长河,这是生生不息的。
7.师: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同学们带着感叹和轻快的语调齐读最后两段。
五、学习一组照应,领会构思之美。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找出本文最明显的一组照应说说其妙处。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1)开头停住脚步是因为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此时加快脚步是因为受紫藤萝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精神振奋。
(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
3.屏幕展示:
边读边体会文章的照应之妙。(整篇文章则像一条瀑布流向了生命的长河,一点一点流进我们的心房。)
一起读这些文字。
4.结束语:同学们,生命的长河中,让我们停住脚步,静听花开;加快脚步,创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停住 忆 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