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7 23:08:51

文档简介

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从耒耜、耧车、曲辕犁到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耕作工具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可以 (  )
A.解决饥饿问题 B.改善饮食结构
C.丰富食品供应 D.保障食品供给
2.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
3.每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自建冷库成本太高,随意储藏又影响口感,砸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  )
A.采摘的机械化 B.冷链物流的发展
C.家用冷冻设备 D.添加食品添加剂
4.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因旱灾死于饥饿的人口逾百万,直接受到饥饿威胁的人口达3 000多万,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向哪一国际社会组织寻求帮助 (  )
A.非洲国家联盟 B.阿拉伯国家联盟
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D.中非合作论坛
5.(2021·鞍山高二检测)方便面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化食物。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工业技术明显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早晨的热粥被便利的冷食品取代。这说明 (  )
A.食品的工业化加工使食品质量下降
B.吃工业化食品是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
C.工业化加工为我们创造了新食物
D.工业化食品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
6.(2021·铁岭高二检测)2020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指出,蝗灾将卷土重来,数千万人面临粮食危机。粮食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人口激增
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③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
④对农业的不重视
⑤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城市经济相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步发展。为此,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
——摘编自潘荣华、杨芳
《我国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由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纯净食品药品法》的出台,开启了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法律规制研究
——以1906年<联邦食品与药品法>的颁布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纯净食品药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12分)
【备选习题】
(2021·枣庄高二检测)下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  )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
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PAGE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从耒耜、耧车、曲辕犁到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耕作工具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可以 (  )
A.解决饥饿问题 B.改善饮食结构
C.丰富食品供应 D.保障食品供给
【解析】选D。“解决”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仅凭材料信息不能推断出“改善饮食结构”,排除B;耕作工具的进步对“丰富食品供应”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耕作工具的不断进步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有利于保障食品供给,故D正确。
2.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
【解析】选B。据材料“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数据最低,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即以家庭为单位,有分散性的特点,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故B正确。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是受到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排除A。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排除C。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属于思想观念的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3.每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自建冷库成本太高,随意储藏又影响口感,砸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招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  )
A.采摘的机械化 B.冷链物流的发展
C.家用冷冻设备 D.添加食品添加剂
【解析】选B。冷链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的保存、运输和销售,故选B。A、C、D与解决题干现象的措施不符合,故排除。
4.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因旱灾死于饥饿的人口逾百万,直接受到饥饿威胁的人口达3 000多万,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向哪一国际社会组织寻求帮助 (  )
A.非洲国家联盟 B.阿拉伯国家联盟
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D.中非合作论坛
【解析】选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是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并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的国际组织,故选C;A、B、D均与题干材料无关。
5.(2021·鞍山高二检测)方便面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化食物。工业化食品借助广告和零售业的商业革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工业技术明显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早晨的热粥被便利的冷食品取代。这说明 (  )
A.食品的工业化加工使食品质量下降
B.吃工业化食品是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
C.工业化加工为我们创造了新食物
D.工业化食品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
【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工业化加工为我们创造了新食物,故C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食品的工业化加工使食品质量下降,排除A;B、D中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6.(2021·铁岭高二检测)2020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指出,蝗灾将卷土重来,数千万人面临粮食危机。粮食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人口激增
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③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
④对农业的不重视
⑤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解析】选A。随着世界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①②正确;蝗灾的危害反映了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⑤正确,故选A;③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各国都重视农业的发展,③④错误,排除B、C、D。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城市经济相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步发展。为此,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
——摘编自潘荣华、杨芳
《我国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由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纯净食品药品法》的出台,开启了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法律规制研究
——以1906年<联邦食品与药品法>的颁布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纯净食品药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概括积极影响;可从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分析其局限性。
第(2)题原因,根据材料二“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根据“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得出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根据“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由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得出公众参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的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
答案:(1)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推动了宋代专营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宋代律法的发展;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
(2)原因: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公众参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的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
【备选习题】
(2021·枣庄高二检测)下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  )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
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解析】选B。从图中的“决策支持系统”“气象信息”“电子图”“技术评估”等信息可以看出,“精确农业”还需要人来操作,故A错误;从图中的“信息”“电子”“GPS”“决策支持系统”等关键词可看出,“精确农业”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战备技术而“精确”,这是在对数字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B正确;从图中无法看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C错误;题干及图中未涉及农作物的种植类型,故D错误。
PAGE(共51张PPT)
 第 3 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必备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世界人口在20世纪一直呈加速增长状态,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那么,20世纪以来,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一、前提:现代农业的建立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_________的推动。
2.时间:20世纪中叶。
3.特点:机械化、_________。
4.概况:
(1)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2)以高科技为基础的_________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
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
(3)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大型农场、_______。
机器生产
高度集约
设施农业
养殖场
二、表现
1.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1)条件。
①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②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_______、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
率。
(2)规模类型:请连线
播种机
(3)发展方向: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
人工化向_______转变。
自动化
2.杂交育种技术取得新突破:
(1)表现。
国家 概况
美国 1930年,培育出_____新品种,平均亩产增加到350千克
_______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亩产量提高到250千克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在东南亚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季稻亩产可达600-650千克
中国 ①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②_____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 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玉米
墨西哥
2014
(2)影响。
①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②为人类_________作出了突出贡献。
3.养殖业和捕捞业实现现代化:
(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_________,养殖场规模日益
扩大。
(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3)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_______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_____养殖发
展。
消除饥饿
自动控制
集约化
海水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现代化的食物生产技术
 【情境一】 “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
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
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实施七年记》《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
【思维交互1】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特点是什么 试分析当代中国农业机械化
水平提高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提示:特点:大、中、小型机械相结合;机械化水平较高。原因:政府重视“三农”问
题,予以政策扶持;改革开放推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农民购买力不断提升。
【情境二】 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大事件-览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31年 美国人发明使用畜力牵引的联合收割机
1860年以后 英、美等国开始大量生产畜力谷物条播机
1889年 美国研制出内燃机驱动的拖拉机
20世纪20
年代 内燃机驱动的联合收割机
在美国大规模使用,迅速推广
20世纪50
年代以来 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
广泛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
21世纪初 中国研发出耕耘、除草、喷药、
收割等多种农用机器人
【思维交互2】概述世界范围内农业机械化的大致历程及其发展方向。(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提示:历程: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上开始使用畜力牵引的农业机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采用内燃机驱动的农业机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使用更先进的农业机器。
方向: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史论生成】
农业现代化
1.特征:
(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4)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5)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6)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意义: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深化点拨】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知识点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管子·牧民》开篇写道:“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意思是治理国家务必注重农时安排和农业生产,巩固国家的关键则在于粮食储备。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注重了储备粮食。那么,古代人们是怎样储备粮食的呢 进入20世纪,食物储备技术又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呢
一、粮食储备
1.古代时期:
(1)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_____来存储余粮。
(2)古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了防鼠、防盗、防潮、
防火和保鲜等功能。
2.20世纪以来:
(1)推动力:科技的发展。
陶器
(2)表现。
(3)影响。
①粮仓_______不断扩大,由百吨发展到千吨、万吨。
②低温、_____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时间 概况
20世纪50年代 _____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_____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以来 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
美国
中国
仓容量
低氧
二、食品保藏
1.古代:(1)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
(2)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2.20世纪20年代以来:
(1)发展表现。
①速冻加工、_________、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家用冰箱和_____普及,冷冻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③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
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
(2)影响: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
便食用。
冷冻设备
冰柜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食物储存
 【情境一】 当代中国积极重视粮食储备。中国的储备主要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组建成立,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体系开始形成并得到良好运行。国务院拥有中央储备粮粮权,国家粮食局具体负责粮食的行政管理,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管理负总责。但粮食储备业务涉及财政部、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几部门,中央储备粮等政策性任务的下达需要几部门共同签署意见。
——整理自张薇、沈诗杰《东北地区粮食储备安全问题研究》
【思维交互1】试归纳当代中国粮食储备的特点,并分析重视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提示:特点:规模大;实行分级储备;管理体系垂直运行;多头共同合作管理。
意义:保证了粮食供给;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保证了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增强了应对重大与突发问题的能力;配合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保证了国家长远计划的实施。
【情境二】 下图为我国某一储备粮库
【思维交互2】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粮食储备呈现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释)
提示: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史论生成】
古代的食物储存方法
1.仓窖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地窖或仓库储存食物。这种方法多用于储藏大量的粮食、水果或蔬菜等。一般来说,北方干燥土厚,多采用地窖法,南方地下水位高,气候湿热,多在地面设置仓库。采用仓窖法储藏食物时需要解决防潮、防虫等基本问题,其中防潮主要采取干燥通风的方法,防虫则采用日晒法和天然杀虫剂法。
2.密封法:食物在密封的条件下,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环境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种变化会反过来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使营养物质消耗减少,
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密封法的贮存对象以水果为主,可以利用容器、沙泥
或蜡等,如在活毛竹上挖孔,将樱桃等鲜果放入,装满后将孔封住,可以储藏较长时
间而不变质。
3.干燥法:干燥食物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和风,如将牛肉切成细条,挂在阳光下的通
风处,将肉晾成肉干进行保存。当自然干燥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也会利用热
能蒸发掉食物中的水分,再进行储存。
4.盐制法:利用盐或其他配料,对新鲜食品进行腌制加工。这种方法主要利用食
盐高渗透压可以降低食物的水分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盐制法以蔬
菜和肉类为主要对象,如各种腌制咸菜、腌鱼、腌肉等。
5.糖制法:主要应用在果品的贮存加工中,通常是以完整的果实或块状果肉经过盐腌、糖渍和蜜煎而成。蜜饯、果脯一类的食品是非常典型的通过此种方法实现食物储藏的产品。
     【深化点拨】关于干藏,从《礼记》中记载可知,当时人们已能把桃、梅、雉、鱼、牛肉、鹿肉等晒干后储藏。关于密封保藏,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将食物放入干燥陶器内,塞紧后再用泥封的储藏方法。关于腌制保藏,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腌菜、酸菜、酱菜等的制法。
知识点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其设立的宗旨之一就是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关注粮食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那么,世界各国政府在消除饥饿和维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一、消除饥饿
1.背景: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_________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
(2)人口激增和工业化、_______的加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2.概况:
(1)各国政府都把保障_________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2)_____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
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食物储备
城市化
粮食安全
1945
3.中国的努力:
概况 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不足世界____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②_____年,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_________的方针
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成就 在政策支持、_________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前提下,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 476.5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65 789.2万吨
7%
1996
基本自给
制度创新
二、食品安全问题
1.产生原因:
(1)化肥、_____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_______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
内。
(2)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_______,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3)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
2.应对措施:
(1)世界: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2)中国:①_____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
手段确保食品安全,后不断修订该法。②中国政府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___
___、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_____,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和能力。
农药
食物链
抗生素
2009


问责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粮食与食品安全
 【情境一】 重农思想和粮食安全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反映了古人的粮食安全观。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还指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并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籴”政策。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也”。
【思维交互1】中国古代维护粮食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后,又做了哪些努力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提示:措施:政府干预和扶持;建立粮食收购与储备制度;稳定粮价;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努力:确立了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情境二】 下图是描述某一事件的漫画
【思维交互2】漫画反映了当今我国面临的什么问题 如何加强对食品安全问
题的管理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管理:要加强并完善立法规范;强化政府对食品安全
管理职能;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
【史论生成】
中国的粮食安全
1.概念:“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2.道路:中国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3.措施: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
(3)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4)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5)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6)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7)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4.评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点拨】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持续发展和前途命运。中国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促进世界粮食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课题素养达标
1.(2021·沈阳高二检测)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
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
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
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
具的 (  )
A.智能化 B.规模化 C.市场化 D.社会化
【解析】选A。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一新技术体现出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A正确;B、C、D材料未涉及,故均排除。
2.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
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英国1811-1851年从事农、林、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向工业等其他行业转移。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因此D正确。A错误,人口职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无关;B错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工业化的影响,并非职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C错误,对外移民的增加与英国人口职业结构变化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
3.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促进了粮食储备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B.1958年,英国发明了谷物冷却机
C.20世纪90年代,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普遍应用
D.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选D。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使用了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故A错误;谷物冷却机是由德国成功开发的,故B错误;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不能说明其得到普遍应用,故C错误。
4.当今食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  )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
③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 ④不良商贩使用化学添加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不良商贩使用化学添加剂都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清政府在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就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
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性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被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
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美两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美两国农业机械化状况不同的原因。
(3)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解析】第(1)题“清政府在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
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就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
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推广到其他地方”表
明中国:新式农机具被引进;局限在试验场;动力仍是人力、畜力。美国:农业机械
的研发加速;新型农具的广泛应用;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第(2)题由“自
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
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经常性
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
为实际生产力”“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可知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化水平高;
地广人稀,需要农业机械化;美国政府和民间农业团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小农经济的阻碍;科技水平低,无力自主研发农业机械;社会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第(3)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中国:新式农机具被引进;局限在试验场;动力仍是人力、畜力。
美国:农业机械的研发加速;新型农具的广泛应用;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2)原因:中国:小农经济的阻碍;科技水平低,无力自主研发农业机械;社会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地广人稀,需要农业机械化;美国政府和民间农业团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
(3)重视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制度创新;政府与民间推动力量结合;创设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提高人口素质。
【备选习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这表明 (  )
A.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转型
B.科技发展走向多元化
C.科技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D.科技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解析】选A。材料强调的主要是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服务,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科技发展走向多元化”,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的整体意思并非说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说明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故D错误。
2.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 (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
D.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中共中央决议,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B正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依然是公有制,排除A。C说法与题干矛盾,排除。D说法错误,土地流转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进行的自负盈亏的行为,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3.20世纪60年代,一种新的杂交水稻品种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可产600多千克,培育这一新品种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菲律宾 C.中国 D.泰国
【解析】选B。1960年,菲律宾成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了亩产可达600-650千克的水稻新品种,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