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欣赏(一)
一、教材概述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通过漫画人物的造型和表现手法进行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漫画生动夸张的造型与幽默智慧的构思,感知漫画包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能力,与对未来的想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特点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尝试简单的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肖像漫画带给大家的快乐,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引导他们健康、科学的欣赏美,并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农村学校的学生,美术基础相较于市区学生较薄弱,加上小学美术学习条件差,掌握知识能力慢,所以,学生对绘画的表达不够大胆。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针对这一情形,“对症下药”,特意设计肖像漫画这一篇章,提高学生对人物肖像的大胆表现和创作,敢于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漫画人物。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讲授,第二课时是创作。其中,我在第一课时中穿插了“画一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先熟悉肖像漫画的特点,为下节课的创作做好铺垫,同时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并快乐学习,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有趣的人,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漫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表现肖像漫画。
教学难点:
能够创作肖像漫画。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通过明星漫画像,图、音引入新课;
通过对肖像漫画的定义了解,引出漫画像夸张的特点;
了解肖像漫画的起源;
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肖像漫画的身材比例、脸型、五官和衣着的特点;
尊重个性,引导创作;
评价、奖励;
(7) 小结、课后延伸。
七、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PPT)、示范画、相片、学生作品、文字等;
资料预习、准备。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组织教学。
八、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以图、音方式引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与探索
什么是肖像漫画?
肖像漫画——以极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明朗,更具有幽默性。
肖像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
肖像漫画的起源
欣赏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肖像漫画的身材比例、脸型和五官特征。
肖像漫画的身材比例:头大身小;
脸型大致分为:“国”、“田”、“甲”、“申”、“由”……
五官特征:“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胖的更胖,瘦的更瘦。”注意:“夸而不失真实,幽默而不失严肃。”
小结:“夸张”是漫画的“灵魂”。
三、表现与创造
1、方法与步骤:确定脸型;找出五官中与众不同的地方;衣着服饰的设计可以根据职业身份表现。
2、师生互动:
活动1:师生合作示范。以班里的同学为例,师生合作完成作品,先降低要求,让学生感受到创作周围熟悉的人物漫画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感受体会,步步深入。
活动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粘贴,让学生对周围熟悉的同学以及喜爱明星的漫画像做对比,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学会用画笔描绘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3、创作活动:
基本要求:(1)临摹一幅你喜欢的漫画像;
较高要求:(2)根据课前准备好的相片或漫画图片,用夸张的手法为你喜欢的明星或者熟悉的朋友画一幅肖像漫画。
二选一。
注意: A、要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B、表现形式:绘画或者剪贴等。
(提示:可以用水彩、水粉、蜡笔、线描、彩色卡纸粘贴等形式表现。)
4、教师巡回辅导。
5、学生展示、互评作业
通过展示、评价、欣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颁奖
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九、课后延伸
继续学习,完成学案。收集各种优秀的肖像漫画作品,从中学习肖像漫画的各种表现方式。
十、课堂小结
学习肖像漫画,掌握方法,学会创作。
十一、布置下节课准备的材料和预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