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物 理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长度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mm B.cm C.m D.km
2.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在每天中午12时播出,这里所说的“30分”和“12时”分别指
A.时刻、时刻 B.时刻、时间间隔
C.时间间隔、时刻 D.时间间隔、时间间隔
3.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省小将叶诗文在女子400 m混合泳决赛中,凭借最后100 m的完美冲刺,夺得奥运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比赛全程中,她的
A.路程为100 m B.路程为400 m
C.位移为100 m D.位移为400 m
4.下列v-t图象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5.在可乐瓶的瓶盖、底部和侧面戳几个小孔,注满水后,用不同的方式将其释放,如图所示,则
A.瓶自由下落至落地前的过程中,会有水从小孔喷出
B.瓶被向上抛出至落地前的过程中,会有水从小孔喷出
C.瓶被斜向抛出至落地前的过程中,会有水从小孔喷出
D.瓶被抛出至落地前的过程中,均不会有水从小孔喷出
6.下列物理学家与其成就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开普勒测定引力常量 B.卡文迪许测定静电力常量
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伽利略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
7.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悬挂木块A,弹簧的伸长量为△l(处于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A.△l B.k△l
C. D.
8.在吊环比赛中,运动员的姿势从图甲(两绳处于竖直状态)缓慢变到图乙。在此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始终增大 B.始终减小 C.先增大再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9.根据你的观察,下列物体正常绕轴转动时,角速度最大的是
A.摩天轮上的游客 B.钟表分针上的某一点
C.钟表时针上的某一点 D.电风扇转叶上的某一点
10.某同学把刻度尺改制成能直接测量受测者反应时间的“尺”。该“尺”使用时,受测者的手需预先放在“0 cm”处,则刻度尺上“20 cm”刻度线对应的反应时间是
A.0.02 s B.0.04 s C.0.14 s D.0.20 s
11.用传感器研究篮球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抛出到落回的全过程,得到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篮球在
A.0到t1时间内匀速上升 B.0到t1时间内加速上升
C.t1到t2时间内自由下落 D.t2到t3时间内减速下落
12.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神舟九号送上太空。用G表示神舟九号的重力,F表示火箭对它的作用力,以下四个示意图能正确反映神舟九号升空初始阶段受力的是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经过一阵“拉锯”之后,乙将甲拉了过去。在此过程中
A.乙拉甲的力始终大于甲拉乙的力
B.乙拉甲的力始终等于甲拉乙的力
C.“拉锯”时两拉力一样大,之后乙拉甲的力更大
D.“拉锯”时有时甲拉乙的力大,有时乙拉甲的力大
14.我国正在建立的“北斗导航系统”中有若干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这些在轨运行的卫星具有相同的
A.线速度 B.向心力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
15.如图为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击穿苹果的照片。测得子弹击穿苹果前、后的速度分别为100 m/s和60 m/s,已知子弹的质量为40 g,则子弹击穿苹果前后动能减小了
A.32J B.128J
C.3.2×104J D.1.28×105J
16.如图所示是一幅登山导图,质量约为60 kg的小赵从A点出发经过0.5 h到达B点,小赵在这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约为
A.4.7×104J B.1.4×105J
C.9.0×104J D.1.8×105J
17.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0 B.G C.G D.G
18.如图所示,在“冲关我最棒”节目中,某选手正准备从平台竖直跳向匀速转动的圆盘,他选择的a、b、c、d四个落点中,最不容易被圆盘甩出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9.如图为自行车链条传动的示意图,A、B分别是大、小齿轮边缘上的两点,当架起自行车后轮,转动踏脚板时,下列物理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A=vB B.vA > vB C.ωA=ωB D.ωA>ωB
20.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用两个弹簧秤B、C拉橡皮筋,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位置O;若只用一个弹簧秤D拉,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只需
A.把橡皮筋拉成同样的长度
B.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位置O
C.使弹簧秤D的读数等于B、C读数之和
D.使弹簧秤D读数的平方等于B、C读数的平方之和
2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调节木板的倾斜角度来补偿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阻力得到补偿的判断依据是
A.小车能静止在木板上
B.小车能自行从静止开始沿木板运动
C.轻触小车,使其能沿木板匀速运动
D.轻触拖着纸带的小车,使其能沿木板匀速运动
22.如图所示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接直流电源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用秒表测量重物下落的时间 D.重物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被释放
23.如图所示,P、Q为两个相同小球,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P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Q球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球先落地 B.P、Q两球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相同
C.P、Q两球以相同的速率落地 D.小锤打击的力越大,P球飞行的时间越长
24.如图所示,长为1 m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悬点O的正下方有一钉子A,将细线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为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钉子距悬点O至少为
A.0.4 m B.0.5 m C.0.6 m D.0.8 m
二、选择题(本题分2组。每组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其中第25—34小题为修习《选修1—1》模块的考生必做;第35—44小题为修习《选修3—1》模块的考生必做,填涂答卷Ⅰ时注意第25—34题留空。请根据你所修习的模块选做其中的一组试题,若两组都做,以25—34小题计分)
《选修1—1》
25.在真空中,所有电磁波都具有相同的
A.频率 B.波长 C.波速 D.能量
26.磁感应强度月、带电粒子的电性和速度v的方向如图所示,其中带电粒子不受洛伦兹力的是
27.晚上脱毛衣,有时会看到火花,并伴有“噼啪”声,这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电荷放电引起。这里的电荷主要来自
A.毛衣与手摩擦 B.同件毛衣间的摩擦
C.毛衣与空气摩擦 D.毛衣与其他衣服间的摩擦
28.如图所示,当磁铁靠近阴极射线管时,荧光屏上显示的电子束“径迹”向下偏转,这是因为电子束受到了
A.重力 B.电场力 C.磁场力 D.库仑力
29.如图所示,把铜片和锌片插入番茄做成水果电池,用两根导线将铜片、锌片与电表接线柱相连,电表读数为300μA。这里的“300μA”是指
A.电路中的电流 B.电路中的总电阻
C.水果电池的电动势 D.铜片与锌片间的电压
3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泡L持续发光,应在ab间接入
A.电阻 B.电感器 C.电流表 D.交流电源
31.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小灯泡接到变压器副线圈的两个接线柱上,再将原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小灯泡亮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少副线圈的匝数,小灯泡变亮
B.增加原线圈的匝数,小灯泡变亮
C.若将原线圈与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相连,小灯泡不亮
D.若将原线圈与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相连,小灯泡仍亮
32.把小磁针放在环形电流中央,通以图示电流,则小磁针N极指向为
A.水平向左 B.垂直环形电流所在平面向内
C.水平向右 D.垂直环形电流所在平面向外
33.法拉第“磁生电”这一伟大的发现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如今,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电器设备都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下列电器设备中,不属于电磁感应原理应用的是
A.滑动变阻器 B.变压器 C.发电机 D.电磁炉
34.如图所示,在“影响安培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要使悬挂导体棒的悬线向右的摆角增大,以下操作中可行的是
A.减少蹄形磁铁的数量 B.调换蹄形磁铁磁极的位置
C.增大导体棒中的电流 D.改变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
《选修3—1》
35.某同学从废旧音响中拆得一个电学元件,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A.电阻 B.干电池 C.电容器 D.验电器
36.空气在电场很强时的放电现象叫做空气的“击穿”。一次实验中,电压为3.0×104V的直流电源的两极接在一对平行金属板上,当把两金属板的距离缓慢减小到1.0 cm时,两板间出现放电。这次实验中空气被“击穿”的电场强度是
A.3.0×102V·m B.3.0×104V·m C.3.0×104V/m D.3.0×106V/m
37.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分别得到电池a和b的U—I图线,如图所示。据此可判断其电动势Ea、Eb和内电阻ra、rb的大小关系是
A.Ea>Eb,ra>rb B.Ea>Eb,raC.Earb D.Ea38.某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动势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阻值为30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池板的内阻分别是
A.16 mA,20Ω B.16 mA,32Ω
C.27 mA,20Ω D.27 mA,32Ω
39.一个带电球N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P点,当固定在绝缘架上的另一带电球M靠近它时, 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偏角,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 D.偏角仅由两球所带电荷量决定
40.如图所示为某一电热水壶的铭牌。据此可知该壶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A.4.4 A B.6.8 A C.30 A D.33 A
4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P和Q是两个从O点射出的带电粒子的运动径迹,由此可知
A.径迹P和Q的粒子电性都为正
B.径迹P和Q的粒子电性都为负
C. 径迹P的粒子电性为正,径迹Q的粒子电性为负
D.径迹P的粒子电性为负,径迹Q的粒子电性为正
42.某同学用欧姆表“×10”的倍率测某电阻,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
A.换用“×100”的倍率,直接测量 B.换用“×1”的倍率,欧姆调零后测量
C.换用“×1”的倍率,机械调零后测量 D.换用“×100”的倍率,欧姆调零后测量
43.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及所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44.小陈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灯L选用“220 V 40 W”的灯泡
B.开关闭合前,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置于a端
C.开关闭合前,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置于b端
D.实验时,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位置保持不变
试 卷 Ⅱ
请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卷Ⅱ的相应位置上。
三、填空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有5小题,每空2分,共12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
标记)
45.列车在平直的铁路上行驶,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静止的小球突然滚动,这时列车在做 ▲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46.如图所示,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与复写纸放置方式正确的是 ▲ (填“甲”或“乙”)。
47.如图所示是某运动物体的v-t图象。由图可知物体在最初2 s内的位移为 ▲ m。
48.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所获纸带的一部分。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A点到C点的时间为 ▲ s,在 ▲ 点(填“A”或“C”)对应橡皮筋弹性势能较大。
49.某同学让具有连续闪光功能的手机,从距黑板下边框0.8 m高处自由下落到缓冲垫上,此过程被另一同学用相机经长时曝光拍得的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很短可忽略,则手机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约为 ▲ s。
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共20分。第50题8分,A为《选修1—1》内容,B为《选修3一l》内容,请根据你所修习的模块选做A或B,若两题都做,以A题计分。第51题、52题均6分,所有考生必做)
50.A《选修1—1》
如图所示,某一区域有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与纸面平行、边长为l的单匝正方形线框abcd处在该磁场中。现将线框从图示位置Ⅰ匀速拉至位置Ⅱ,所用时间为t。(提示:垂直穿过某一平面的磁通量等于磁感应强度与面积的乘积)求:
(1)线框在图示位置Ⅰ的磁通量;
(2)整个过程中穿过线框磁通量的减少量;
(3)运动过程中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B《选修3—1》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使碘131这种碘的同位素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利用质谱仪可分析碘的各种同位素。电荷量均为q的碘131和碘127质量分别为m1和m2,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l进入电势差为U的电场,初速度忽略不计,经电场加速后从S2射出,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到照相底片D上。求:
(1)碘131进入磁场时的速率v1;
(2)照相底片上碘131与碘127之间的距离。
51.质量为2.0×103t的列车以72.0 km/h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为达到前方过桥的限速要求,列车匀减速行驶2 min后,速度减为28.8 km/h,此时列车刚好到达铁路桥。求:
(1)列车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
(2)列车减速时所受合力的大小;
(3)列车开始减速时与铁路桥的距离。
52.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表演。如图所示,AB是平直路面,BCE为上坡路,其中BC段可视为半径R=20 m的圆弧且与AB、CE平滑连接。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在AB段加速,到B点时速度vB=20m/s,再经t=2s的时间通过坡面到达E点后水平飞出。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m=200 kg,坡顶高度h=5 m,落地点F与E点的水平距离s=16 m。若摩托车的功率始终为P=15 kW,求:
(1)人和车从E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人和车过B点刚进入圆轨道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3)人和车从B到E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和阻力所做的功。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C 2.C 3.B 4.C 5.D 6.C 7.B 8.A 9.D 10.D
11.B 12.B 13.B 14.C 15.B 16.C 17.D 18.D 19.A 20.B
21.D 22.D 23.B 24.C
二、选择题(本题分2组。每组试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选修1—1》
25.C 26.D 27.D 28.C 29.A 30.D 31.C 32.B 33.A 34.C
《选修3—1》
35.C 36.D 37.A 38.A 39.A 40.B 41.C 42.B 43.C 44.B
试 卷 Ⅱ
三、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45.变速 46.甲 47. 6 48. 0.08A 49. 0.06~0.07
四、计算题(本题有3小题。第50小题8分,第51小题、52小题均6分,共20分)
50. A.解:(1)ΦⅠ=Bl2 ①
(2)△Φ=ΦⅠ-ΦⅡ ②
ΦⅡ=0 ③
得:△Φ= Bl2
(3)E=
得:E=
50.B. 解:(1)由qU=
由①式得 ②
(2) 由Bqv= ③
由③式得
得 ④
⑤
得: ⑥
51.解:设列车这段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v1、末速度v2,加速度为a、时间为△t、位移为x
(1)由 ①
代入数据得:a=0.1m/s2
(2)由F=ma ②
代入数据得:F=2.0×105N
(3)由 ③
代入数据得:x=1680 m
52.解:(1)设摩托车在E点的速度大小为vE
由s=vEt ①
②
代入数据得:vE=16 m/s
(2)B点: ③
代入数据得:
(3)设摩托车在B到E过程中,重力做功和阻力做功分别为WG、Wf,则在此过程中:
④
对B到E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⑤
代入数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