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默写古诗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多种形式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难点:能运用诗句和诗歌的写法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朗读 吟诵 吟唱 比较阅读 读写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沉郁,或洒脱,或无畏,或执着,风情万种,韵味悠长。今天我们学习古代诗歌五首,随着诗人的生花妙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真情,感悟他们的哲思。
二、花样吟诵,感受韵律
学习诗歌,需要我们反复的诵读、吟唱,这样既有利于对诗歌的理解又有趣味性,帮助我们背诵、识记。下面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五首诗歌,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节奏。
(一)读出节奏
1. 师:大家在朗读这五首诗歌的时候,发现这五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了吗?比如在句数、字数、体裁上的不同。
2. 学生回答
(屏显)
《登幽州台歌》:古体诗,形式自由,五言一二二停顿,六言一二一二停顿: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格律诗,五言律诗,二三停顿: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登飞来峰》:格律诗,七言绝句,四三或二二三停顿:如: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或者: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游山西村》:格律诗,七言律诗,四三或二二三停顿,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或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己亥杂诗》:格律诗,七言绝句,四三或二二三停顿: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指名朗读五首古诗,并简要表达自己读诗后的感受。
4.同桌对读
5.集体诵读
(二)吟出韵律
1.教师明确吟诵时声调的长短根据平仄来确定,平声,声音比较响亮动听,诵读时声音拖长。仄声较短促急迫。
2.教师示范诵读《望岳》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一首反复吟诵
4.指名吟诵
5.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韵律,仿照《经典咏流传》吟唱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三、群诗阅读,体会理趣
1.默读五首古诗,想想如果让你将这五首诗分类,你会怎么分?理由是什么?
预设:同学们主要根据选材、诗的种类、主题分类
2.通过刚才的分类,咱们对这五首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下面咱们从富有理趣的角度对这几首诗进行一下探讨。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思考其中蕴含了什么哲理。
3.交流探究结果
四、学生齐诵蕴含哲理的句子,教师小结:
古诗的美,美在韵律,平长仄短、仄抑平扬;古诗的美,美在理趣,含蓄隽永,境界全出。下节课,我们继续领略古诗的美。
五、布置作业
思考探究、总结梳理这五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这一情感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体会了这五首古诗的韵律美和理趣美,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领略古诗的情感美和写法美,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一)古代的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五首,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诗歌再进行分类,并体会诗人情感。
教师补充资料:
公元736年,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他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望岳》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登飞来峰》 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表达无畏情怀。
陆游博学多才,少有壮志, 但仕途却很不得意,因为极力支持北伐,被罢黜还乡。他当时正值壮盛之年,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的壮怀始终未得施展, 他怀着悲愤抑郁的心情回到家乡山阴, 这首《游山西村 》就是他被黜居乡里的第二年春天所写。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接家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写下《己亥杂诗》。
(二)学生回答归类情况并结合诗句和背景说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意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教师让学生合作探究,由《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观沧海》、李煜《相见欢》、杜甫《登高》梳理出登高类古诗常表达哪些思想感情。
教师小结:
1.抒发雄心壮志
2.表达怀才不遇的孤寂悲苦之情
3.国破家亡的愁苦(君主)
4.忧国伤时
5.漂泊异乡的悲苦
(四)集体诵读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1.让学生任选一处自己喜欢的诗句,写一段连贯的话。
例:当我们正视困难,不断努力,走出困境的那一瞬间,我们也可以感叹道: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赏读《望岳》,模仿此诗从多个视角描写景物、融情于景的方法,以“______ 的校园“为题写300字左右的片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五首诗
2. 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把它改成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