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9 15:2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第五单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情感,理解人物坚韧顽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多种角度与方法描写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
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
【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将主观想象、联想与客观描写相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之前我们学过的游记,像《小石潭记》《壶口瀑布》,都是直接以游历的地点命名的,而这篇课文的题目却加上了一个定语——长江源头。是不是有点啰嗦呢?
(学生自由理解,说明理由。)
2、作者把“长江源头”放在题目里,是有深意的。长江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中国人对长江源头的探索,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一个确定的答案!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长江的源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80公里。随后《辞海》和有关书籍相继采用了这次考察成果。一个月以后美联社报道,中国长江取代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河。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百度百科: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位于东经91.0°,北纬33.5°,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
在作者眼里,各拉丹冬不仅仅是一座“高高尖尖的的山峰”,更是长江的发源之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江之源格拉丹东,领略那里的壮美景观。
一、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 2、写作背景 3、字音字形、词语释义
三、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游记文章一般包含三个要素,一是交代游踪,即“所至”;二是描写景物,即“所见”;三是抒发感受,即“所感”。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交代作者游踪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交流。
(屏幕显示)
第1段: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
第3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
第4段: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
第5段: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
第6段: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第10段:置身于冰窟……
第12段: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
第13段: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第14段: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注意作者的行踪除了地点的变化,还有什么的变化?(时间:第一天,第二天)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也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
板书:游踪:草坝子——冰河、砾石堆上——走下来接近冰山——置身冰窟----第二天
四、品读课文,感受雪山壮美
1、哪些段落写了所见呢?都见到了什么?(标红段落中)结合作者行踪的段落提示语再次细读课文,准备复述一下作者所见。
学生跳读勾画做好标记,然后合上书根据提示复述作者所见。
2、串联起来各段思考: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或角度写所见的呢?
总体印象--远望--近观--置身其中--倾听水声
板书:所见--总观--远望--近观--置身其中
教师总结:游踪有序,写景也有序,景随游踪变,随视角变,这种写法我们在《小石潭记》那一课曾经学过,叫做----移步换景(板书)
概念明确:按照自己的行走路线,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视角对各拉丹冬雪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这种写法叫做“移步换景”。
3、打开书,大声朗读1、5、6段描写雪域高原美景的句子,感受景色之壮美,并且自选语句为例赏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的修辞来表现这些美景特点的。
例如1段:拟人、比喻,写出格拉丹东的高大雄伟、变化多端。
学生自行赏析5、6段。提示这段中景色描写后写作者观景感受的句子,注意理解。
4、细读10-11段,思考作者除用修辞外还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写冰塔林,抓住了冰塔林的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触觉:写冰窟。特点:温暖。
听觉:写风。特点:声音大(呼啸),不停息(川流不息),威力大(扫荡)。
视觉:冰体。特点:晶莹洁白;漂亮,千姿百态(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感受: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5、品读第12—14段,说说这几段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从中感悟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视觉听觉,描写了砾石堆和坚冰之下的流水。感悟:一刻不停,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6、合作探究:读一读下面这些语句,和原文比较一下有何不同?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1)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2)阳光和风是永恒的,千百年来永不懈怠。
(3)冰山上裂纹纵横,波状皱褶环绕着冰山。
(参考课后四题)
7、小结:写景角度与方法
(1)移步换景--有序 (2)多种修辞--生动
(3)多种感官--立体 (4) 虚实结合主客融合--深刻厚重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写游览经历,重在写游历过程的所见所感,脉络清晰,层次清楚,让我们了解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特点,感受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变换视角,感知各拉丹东环境严酷一面。
2、深入研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人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感知各拉丹东雪山壮美之中的严酷,感受人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时,我们领略了各拉丹冬的壮美绚丽,但实际上,各拉丹冬还有严酷的一面。从文中找找,哪些句子显示出各拉丹冬环境的严酷。
二、变换视角,感知环境严酷
1、明确任务,出示示例:
“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探险者应该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十多位探险者都在这里失去了生命,说明这里的环境非常严酷。
2、学生快速跳读课文,找到能显示各拉丹东环境严酷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预测:(1)“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没有自然生物生存的迹象,说明这个地方的环境很严酷。
(2)“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作者的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环境严酷。
(3)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
(“挪”“爬”“滚”“半卧”等词语准确表现出冰河河面的光滑,人们行进艰难;没有找到生命遗迹则再次突出雪山的环境之恶劣,突出长江源头迥然不同的地貌特点。)
三、品悟人物,感知人物精神
1、和高大险峻严酷的各拉丹冬相比,人是什么样的呢?(是渺小的,脆弱的)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人的渺小和脆弱?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作者糟糕的身体状况表现出人的脆弱。还有那些已经牺牲的探险者,他们连生命都失去了,显示出人身体的脆弱。
2、渺小脆弱指的是人的身体,那么他们的精神呢?也是脆弱的吗?我们看这些句子:
(1)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2)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
(3)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
(4)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
学生讨论后明确:
在壮丽严酷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脆弱的,但同时,人也是坚忍的,顽强的。
板书:人 :渺小脆弱 坚忍顽强
3、教师总结:人以弱小之躯,在与天地命运的交锋中,不断挑战自身极限,成就了精神上的伟大。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马丽华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茨威格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我们既欣赏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奇美壮丽,被大自然的神奇伟力折服;也欣赏到了探索各拉丹冬雪山的人们的坚忍顽强,被他们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折服。
四、拓展延伸
1、倾听并观看《各拉丹东》MV,进一步感受格拉丹东独特的地域特点与景观的壮美。
2、出示名言
游记,这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徐迟
结合本课的学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1、收集整理有关长江的诗句。
2、完成课时练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