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罗 斯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首都,读图说出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 。
课标与教材
概念体系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课本图7.47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 图7.48俄罗斯的地形图 世界气候图,课本图7.49 指出 归纳概括 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归纳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点。读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括其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图7.50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分析归纳 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总结出俄罗斯工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发达的交通 叙述式课文、图7.51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 说出分析归纳 说出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状况、线路分布特点;找出主要铁路线,分析铁路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2、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及主要铁路线分布。
教学难点
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和发展原则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建立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这节课的内容应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突出重点,实现深化提高的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图中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在俄罗斯地形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归纳其地形的主要特点。
3、读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括其气候特征
4、联系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概括出俄罗斯工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5、结合教材课文说出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状况及线路分布特点,据俄罗斯铁路、管道分布图找出主要铁路线,分析铁路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思维目标:相关图文资料——概括提取知识——归纳区域特征——因地制宜生活、生产,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1.俄罗斯教学课件。2.课本有关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让同学们读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俄罗斯
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的范围
教师:我们要分析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学生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师: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同学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的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同学活动)
教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吗?
同学回答:亚欧分界线。
教师: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教师:再读图,看俄罗斯所跨的经度。
同学回答:20°E~180°E。
教师:俄罗斯从东到西大约跨160°经度,实地距离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而我国东西距离相差5000多千米,是我国的2倍。
从图上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传统意义上我们把它归结为欧洲国家,为什么呢?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人口的3/4集中在欧洲;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在欧洲;首都莫斯科也在欧洲。所以它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多媒体展示俄罗斯民族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课件:点击出俄罗斯的地形、河流图。过渡到俄罗斯地形指出该国的主要地形区。 多媒体展示地形图,比较各地形。引导学生说出地形区和地形特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提问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出俄罗斯地势倾向及主要地形区。
同学回答: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是其地势倾向。自西向东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提问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里?
同学回答: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尔加河,全长3600 km,是俄罗斯最长的内流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
提问3:读图,看中俄边境上还有一条河流,是什么河?
同学回答:阿穆尔河,为中国的黑龙江,向东注入太平洋。
活动:读图7.48,归纳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点。
在图上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完成下表:
并找出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
教师:同学们,以上我们介绍了俄罗斯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自然概况。下面我们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气候的知识,来分析俄境内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过渡到俄罗斯的气候,通过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资料得出主要气候特征、原因及其差异
活动:读图7.49
看看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小组讨论回答:
莫斯科气温相对比较温和,降水量较多,而东部的雅库茨克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
教师:俄罗斯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因此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又由于东西距离长,出现了在东西方向上的差异。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时间很长。在俄罗斯北部从亚洲到欧洲,亚寒带针叶林绵延很广。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
所以,俄罗斯的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课堂小结:学生探讨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学检相关内容
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因为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维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俄罗斯这一课的重点在俄罗斯的位置、疆域、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俄罗斯气候和经济的地区差异。有成功之处也有改进的地方授课中虽然能当即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给予表扬,但并没能就此问题让学生就位置地形等读图后进行讨论,最后提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间分配上还不够合理。俄 罗 斯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首都,读图说出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 。
课标与教材
概念体系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课本图7.47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 图7.48俄罗斯的地形图 世界气候图,课本图7.49 指出 归纳概括 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归纳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点。读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括其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图7.50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分析归纳 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总结出俄罗斯工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发达的交通 叙述式课文、图7.51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 说出分析归纳 说出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状况、线路分布特点;找出主要铁路线,分析铁路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2、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及主要铁路线分布。
教学难点
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和发展原则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建立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这节课的内容应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突出重点,实现深化提高的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图中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在俄罗斯地形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归纳其地形的主要特点。
3、读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括其气候特征
4、联系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概括出俄罗斯工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5、结合教材课文说出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状况及线路分布特点,据俄罗斯铁路、管道分布图找出主要铁路线,分析铁路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思维目标:相关图文资料——概括提取知识——归纳区域特征——因地制宜生活、生产,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1.俄罗斯教学课件。2.课本有关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面积广阔,其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许多种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发达。
课件:投影图7.50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板书:自然资源丰富
教师提问1:读图分析,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找出主要的煤田、铁矿、油田。
同学回答: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其中主要的煤田是库兹巴斯,主要的铁矿是库尔斯克,主要的油田是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
提问2:你能说出除以上矿产外,俄罗斯还有哪些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吗?
同学分组讨论: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俄罗斯境内河流较多,又有许多河流流经山区,所以水资源、水能资源也较丰富。
教师:补充阅读内容,增加感性理解。
俄罗斯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的大部分分布在60°N以北地区,而采煤工业却主要分布在60°N以南地区。库兹巴斯煤田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年产量约1.5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煤田。
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年产量约5亿多吨,居世界第一位。秋明油田,位于西西伯利亚的中部和北部,油区面积170万平方千米,探明储量40亿吨,年产原油超过3亿吨,占全俄总产量一半以上,是俄罗斯第一大开发区。
俄罗斯被成为“世界加油站”欧洲四分之一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其中80%经由乌克兰输往欧洲。俄乌天然气纠纷导致欧洲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因为“断气”而没有暖气供应。
位于秋明州北部的乌连戈伊气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达7.5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600亿立方米。
此外,俄罗斯的铁矿资源在世界上也居重要地位,乌拉尔山地区在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成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特种钢、优质钢的主要产区。从以上我们可知道,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板书:种类多,储量大。
活动:
1 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其主要的工业区有哪些?从工业结构看,以什么工业为主?其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2 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什么?
3 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分布在哪里?工业中心分别是哪几个城市?
4 俄罗斯是世界工业大国,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比较两国经济发展条件有和不同?
5 “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1:读图7.50,指出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业部门?
阅读课文部分,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部门,.其主要的工业区,其工业区形成的条件。 记忆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并在地图中填出来。小组内互相检查。 部分学生上黑板上写出这些工业中心的名称。 在图中找出俄罗斯主要分布的矿产,储量在世界上地位
(同学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大屏幕投影)
课件:主要有四大工业区
1.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2.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
4.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板书:工业发达
教师:上面我们了解了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还能发现什么?
(同学讨论)
教师启发学生:看自然资源的分布有没有地区性差异?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这里的面积占国土的2/3,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但开采的很少。
教师:可见,俄罗斯的资源分布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多,西部少。
板书: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
教师:那么工业分布如何呢?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工业是建立在俄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但其发展又与俄的历史、社会等情况有关。俄罗斯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所以其工业区大部分聚集于欧洲,而东部广大未开发区工业分布较少。
教师:所以俄罗斯现在很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使本区经济得到发展。
活动1: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用实例说明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读图7.50,找出乌拉尔工业区或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周边分布的主要矿产,思考该区工业部门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学生回答:乌拉尔工业区:主要有石油、铁矿、铜矿、镍、铝土等矿产;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分布着煤炭、铁矿、铅锌等矿产资源。这些工业部门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就近分布在内陆地区。
活动2:阅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对俄罗斯主要出口哪些商品?为什么出口以这些商品为主?
学生回答: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货物主要有玩具、体育用品、皮革制品、床上用品、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因为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部门是相当薄弱的。
如果俄罗斯仍然重视发展钢铁等重工业,忽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长期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下去,轻工业产品主要靠进口,导致生活消费品价格偏高,长期下去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教师:刚才我们探讨了俄罗斯发达的工业。
俄罗斯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主要靠什么进行联系呢?俄罗斯交通的“发达”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与启发: 1) 图7.51,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图。看看俄罗斯有哪些重要的交通类型? ① 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 ② 在图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线。 ③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着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④ 读图7.48、7.50,说出俄罗斯的管道主要输送哪两种货物?从什么地方送到什么地方? ⑤ 读图7.50,看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呈什么形状?你能试着评价这种路网的利弊吗?怎样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 ⑥ 读图7.50,俄罗斯交通运输网欧洲部分与亚洲部分相比疏密程度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交通部门齐全,种类多。
教师:俄罗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铁路、公路、管道、海运、内河、航空。
指导学生读图7.51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观察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此外,除铁路外,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活动:阅读材料,“五海通航”,了解俄罗斯发达的水上交通。
教师总结: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想通,称为“五海通航”。不仅建立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水运联系,而且还方便了和中亚、西亚、欧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联系。
三、发达的交通
课堂小结 俄罗斯
1、多样的交通方式
客运:铁路、公路
货运:铁路、管道(石油、天然气)
2、铁路网
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稠密
亚洲部分:单一(亚欧大陆桥)
课堂练习:学习检测。
课后反思:新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但趣味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从而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本节很多知识点都采用对比手法,印象更深刻。如在介绍完资源分布后,让学生联想前面介绍的日本,而日本做为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工业临海分布,于是请学生对比俄罗斯是不是也是遵循这一原则呢?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一个国家资源和工业的配置关系了。在教学中,在上课时,我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用图导入深入,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