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鹿角和鹿腿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3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读出鹿的心情变化。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5个,有的字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如“皱”可以组成“皱纹、皱眉”,“怨”可以组成“抱怨、埋怨”,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在哪里看到过“皱纹”?说说生活中是否有过“抱怨”或“埋怨”的时候。本课有3个多音字“称、禁、撒”,可以结合语境辨析字义,读准字音。“称”在文中读chèn,意思是适合、相当,如“匀称、称心”;在“名称、称呼”等词语中读chēng。“禁”在文中读jīn,意思是忍住、受得住,如“不禁、禁不住”;在“禁止、严禁”等词语中读jìn。“撒”在文中读sā,意思是放开、张开,如“撒腿、撒手”;在“撒种、撒播”等词语中读sǎ。
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字,可以分以下三类进行指导。第一类:左右结构。“塘、映、欣、传、哎、叹”要写得左窄右宽,“致、配”左右等宽。“狮”属于左右结构,但从写字角度来看有左中右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避免写得过宽。第二类:上下结构。“赏”上宽下窄,应避免写得过长。第三类:半包围结构。“鹿、匀、追”,注意内外部件比例协调。此外,还要注意本课容易写错的字。比如,“塘”右边的“唐”要注意中间的横和竖都要出头;“赏”,下面是“贝”,不要写成“见”,可以在范写时用红色粉笔突出最后一笔;“配”,要注意“酉”不要写成“西”。
本课中的重点词,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如,“匀称、精美、别致”可以通过词义辨析来理解,“没精打采”“灰心丧气”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借助语境来理解;“犹豫”可以通过反义词来理解。
朗读指导
课文以鹿心情的变化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学时,可抓住文中描写鹿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鹿心情的变化。再指导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第2自然段,可以抓住“咦,这是我吗?”一句体会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倒影时内心的惊讶与怀疑。抓住语气词“咦”和问号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第3自然段,可以抓住“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通过语气词“啊”、两个感叹号和两个“多么”,体会鹿发现自己的美丽后内心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指导学生用充满自豪、骄傲的语气读好这一段。第4自然段,可以抓住描写鹿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如,“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体会鹿此时对自己的腿不满的情绪。指导学生带上动作和表情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鹿心情的变化,尤其是鹿内心独白的一句要读出遗憾、怅然若失的感觉。第7自然段,故事结束,鹿幡然醒悟。可以抓住描写鹿动作、语言的词句,如,“他叹了口气”“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体会鹿的后悔、恍然大悟,在朗读中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阅读理解
课文通过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来揭示寓意,可以抓住这个对比来指导学生读懂故事。首先让学生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鹿开始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通过“欣赏”与“抱怨”、“美丽”与“难看”等词语的对比,感受到鹿欣赏自己的角,而对自己的腿不太满意。接着读第5~7自然段,想一想: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又是怎样的态度?抓住美丽的鹿角让他“差点儿送命”和难看的鹿腿却让他“狮口逃生”进行对比,体会鹿对待角和腿态度上的变化。
寓言故事往往借助故事情节的矛盾处或反转处来揭示寓意。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寓意。这则寓言的反转处在课文的第6、7自然段,当鹿遭遇狮子时,美丽的角害得他差点儿丧命,而难看的腿却帮助他狮口逃生。教学时,要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引导学生把鹿原来的看法和故事结局之间形成的反差梳理出来,理解背后的原因。
积累运用
一是结合课文第3自然段的学习,理解并积累“欣赏、匀称、精美、别致”等重点词语,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二是课文对鹿的心理描写细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三是关注提示语中带有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比辨析等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学习仿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2.收集狮子和鹿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收集《伊索寓言》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皱、配、怨、狮、逼”5个生字,读准“称、禁、撒”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映、欣、赏、匀、致”7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学习第1~4自然段。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
课件出示 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 (打一动物)
2.揭示谜底(鹿)。教师提问:谜面抓住了鹿身上的哪两个部位提示大家?(鹿角和鹿腿)
3.课件展示:欢快的音乐声起,一只漂亮的鹿从丛林里出来,蹦到池塘边。
(1)引导观察:同学们,看看谁来了?(小鹿)
(2)描述小鹿:多美的一只小鹿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他呢?(学生交流,教师抓住描写鹿角和鹿腿的句子进行点评。)
4.谈话引入:小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他经历了一件事,使他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揭示课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鹿角和鹿腿)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语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导学生关注鹿角和鹿腿,让学生对鹿有初步的印象,进而激发孩子阅读文本的欲望。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简介《伊索寓言》
1.组织学生交流《伊索寓言》的相关资料。
2.教师介绍伊索及《伊索寓言》。
课件出示 伊索(约前620—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腊人传给后世的一部饱含生活智慧的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遗产的瑰宝。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则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活动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过渡:凶猛的狮子和美丽的鹿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把书翻到21页,读的时候请你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2.带着任务读文。
课件出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将课文的生字圈画出来。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 匀称 不禁 皱纹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逼近 撒腿
(1)自由认读,指名认读,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2)组织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地记住这些字?
(3)指导多音字。
①教师指导:“称”在文中读chèn,意思是适合、相当,如“匀称、称心”;在“名称、称呼”等词语中读chēng。“禁”在文中读jīn,意思是忍住、受得住,如“不禁、禁不住”;在“禁止、严禁”等词语中读jìn。“撒”在文中读sā,意思是放开、张开,如“撒腿、撒手”;在“撒种、撒播”等词语中读sǎ。
②练习识记。
课件出示 称:chèn——匀称; chēng——称呼;chèng——电子称
鹿的身段多么( )。
狮子有“万兽之王”的( )。
课件出示 禁:jìn——禁止、禁令; jīn——不禁、禁不住。
鹿看到自己的腿,(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这里危险,( )通行。
课件出示 撒:sā——撒手、撒开;sǎ——撒种、播撒。
鹿不敢犹豫,( )长腿就跑。
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到田地里( )种子。
4.理解词语。
(1)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理解词义)
(3)交流汇报。
预设: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文中指鹿的身材和谐对称。
【精美】精致美好。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犹豫】拿不定主意。
【没精打采】采:精神,神色。形容精神不振。
【灰心丧气】形容因遭受失败、挫折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颓丧。
活动3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读文思考。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感知内容。引导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感知故事内容。
课件出示 选词填空。
池塘 欣赏 别致 狮口逃生 送命
一天,一只鹿在( )边喝水,他十分( )自己精美( )的角,而抱怨四条腿长得难看。鹿忽然发现一头狮子向自己逼近,他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 ),而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他( )。
3.梳理层次。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尝试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写鹿狮口逃生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借鹿之口点明寓意。
设计意图
识字解词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本课多音字较多,把多音字放入句子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不同语境下字的含义,有助于学生掌握多音字。通过出示句子,并结合课后给出的关键词,为学生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板块三 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活动1欣赏自己的美丽
1.默读思考:小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他觉得自己哪儿美呢?请同学们找出来读读,并用“____”画出来。
预设:
课件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互动交流:
(1)“身段”指的是什么?(身材)“匀称”的身材是怎样的?(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刚刚好,这就叫“匀称”。)
(2)他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把自己的角比作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精致而美好,与众不同”的意思。
(3)观察图片:(出示珊瑚和鹿角的图片)你见过美丽的珊瑚吗?你们看,海底的珊瑚就像绽开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多美啊!而鹿就有像珊瑚一样的角,真是——精美别致。
3.表演朗读:当他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欣赏自己。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是这只漂亮的小鹿,来到池边喝水,突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来,快夸夸自己吧!指名学生表演朗读。
4.练习表达:用“多么……多么……”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1)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
(3)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
5.想象说话:假如鹿认为自己身上美的地方不止这个,他还会怎么夸奖自己呢?
课件出示 啊!我的眼睛多么美丽,好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啊!我的尾巴多么美丽,好像一把漂亮的刷子。
活动2抱怨鹿腿的难看
1.教师过渡:鹿悠闲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开始抱怨了,他是怎样抱怨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用“ ”画出来。
2.学生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
课件出示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3.理解句子,换种说法,体会表达。
引导学生给句子换个说法,如“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通过对比,体会课文中的句子表达的生动。
4.指导朗读:一个“唉”字里,又藏着小鹿怎样的心情?请大家带着表情朗读,读出不满、难过、抱怨、嫌弃的语气。
活动3体会鹿心情的变化
1.抓住语言,体会鹿心情的变化。
(1)找出鹿说的话,自己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提问:观察三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三个句子均用语气词开头——“咦、啊、唉”。
(3)追问:从这三个语气词中,你能感受到人物心情的变化吗?
引导学生去掉语气词进行对比朗读,体会语气词的作用。(去掉语气词后,语气明显减弱,表达的情感没有那么强烈了。)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鹿心情的变化。
(1)出示语段,引导学生圈画描写鹿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课件出示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引导学生模仿鹿的动作、神态练说,进一步体会鹿对自己腿的抱怨、不满。
(3)拓展仿写:加上合适的动作或神态,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①他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咬紧了牙,跺了跺脚说)
②老师__________:“这次校运会我们班获得了团体总冠军,你们真是太棒了!”(挥舞着双手,满脸微笑地说)
③妹妹__________:“我的小金鱼不动弹了!”(耷拉着脑袋,哭着说)
3.引读第2~4自然段。
师: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
生:“咦,这是我吗?”
师: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生:“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师: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生:“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体会,并通过朗读理解和感悟,仿照句子进行表达训练,既理解了内容,又培养了能力。抓住三个语气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语气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鹿心情的变化。
板块四 出示实物,激趣导入
1.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鹿、塘、映、欣、赏、匀、致”7个字,学生观察间架结构及易错笔画。
(2)班级交流易写错的地方。
(3)教师重点点拨:
“塘”左部最后一笔是提,右部“唐”中间的横和竖都要出头。
“赏”字下面是“贝”,不要写成“见”。
“致”字左部最后一笔是提,右部是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节课的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加之老师的重点指导,学生便会对字的间架结构和易错部件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书写起来也定能达到正确、美观的要求。
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美丽 难看
欣赏 抱怨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配、传”等6个字。
2.学习第5~7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大家掌握得如何?老师要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 匀称 不禁 撒腿 挣脱 着急
倒影 倒映 皱眉 配得上 逼近
痛痛快快 精美别致 没精打采 狮口逃生
(1)第一组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2)第二组区分“倒影——倒映”。
(3)第三组四字词语。
2.回顾内容。
你能用上“欣赏”“抱怨”,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课件出示 鹿欣赏________,抱怨________, 后来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分类对词语进行回顾检测,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实现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整合。
板块二 研读文本,理解寓意
活动1体会“狮口逃生”之惊险
1.教师范读,创设情境。
师: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腿,没精打采地离开时,一场厄运正悄悄地降临。小鹿遇到了什么危险?他是怎么逃脱的?
课件出示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2.生谈体会,感受情绪。
预设:刚才的情景真是很紧张、很惊险……
3.回归文本,感受惊险。
过渡:是呀,同学们是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小鹿的紧张、故事的惊险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6自然段,找一找。
预设:
小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拼命)
狮子(悄悄逼近,猛扑,眼看)
4.默读思考: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美丽的鹿角差点儿让他送了命,而难看的腿却让他死里逃生。
5.梳理:鹿在逃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波折,心情是怎样的?
突遇险境(惊恐)——鹿腿使其轻松脱险(高兴)——鹿角使其再遇险境(更惊恐)——鹿腿使其狮口逃生(侥幸、恍然大悟)。
6.想象说话:鹿在狮口逃生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呢?
不一会儿,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鹿想:哎呀,多亏了这四条细长有力的腿,要不怎么能把狮子远远地丢在后面呢?
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鹿想:唉,角虽然精美别致,但是却不实用,差点儿让我丢了性命啊!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鹿想:嘿,再次能从狮口脱险,这都是腿的功劳啊,以前那样埋怨它,真是不对啊!以后我一定要善待它们啊!
活动2诵读品味,感悟寓意
1.课件出示鹿对角和腿评价的句子。
课件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词、标点符号,揣摩故事的主人公——鹿的心理活动,调整语调、语速再读。
3.组织交流:小鹿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1:有用的东西不一定好看,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预设2: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思路拓展。
课件出示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预设1:
课件出示 我赞成第一种说法。因为鹿角虽然漂亮,但是差点儿让鹿送了命,而难看的腿却让鹿狮口逃生,所以说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预设2:
课件出示 我赞成第二种说法。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鹿角是雄鹿炫耀的资本,更是雄鹿搏斗时强大的武器,可以用来抵御敌人。鹿腿细长,可以帮助鹿奔跑,躲避危险。
5.教师小结:读寓言故事不仅要明白故事内容,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设计意图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这则寓言的情节反转处,通过朗读和想象,品味交流,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险象环生,体会鹿心情的变化,从而理解故事蕴含的深刻寓意。同时教给了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先读懂故事内容,再思考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板块三 抓关键词,复述故事
1.过渡: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2.根据提示语,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1)同桌练习,互相提建议。
(2)学会倾听、补充、改进。
3.课件出示讲故事的要求。
课件出示 (1)尽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让故事中的主人公“会说话”,讲好鹿的心里话,讲“活”鹿的神态、动作等。
(3)把狮口逃生的紧张和危急讲出来。
4.全班展示讲,教师随机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
寓言的主体是故事,教学中应抓住这一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在讲、演、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体验故事角色,感受故事内容,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板块四 指导书写,积累词句
1.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同桌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重点指导。“配”,左部是“酉”,不要写成“西”,右部是“己”,不要写成“已”。“狮”字的右部“师”第二笔竖撇沿竖中线行笔,撇尖伸向“犭”下侧,末笔竖的收笔低于“犭”。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布置作业。
(1)把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亲友听。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找准重点笔画或结构,让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从旁引导,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鹿角和鹿腿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从哪里可以看出鹿角的美丽?
我找到的句子 我找到的词语 我的感受
★活动建议
1.自由朗读课文,在书上画出能体现“鹿角美丽”的句子,填写表格。
2.仔细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想一想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鹿角美丽”,抄写在表格中。
3.读一读填写的词语,想一想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简单记录在表格中。
4.大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要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表格。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鹿角和鹿腿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学内容 熟读课文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给下面的生字选择读音,再正确地读两遍。A.yún B.zhòu C.yuàn D.bī皱( ) 怨( ) 匀( ) 逼( )2.认真描一描下面的生字,并写出读音。3.查字典,给本课的多音字选择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画“√”。称赞(chèn chēng) 不禁(jīn jìn) 撒手(sā sǎ)匀称(chèn chēng) 禁止(jīn jìn) 撒播(sā sǎ)
内容感知 鹿喜欢自己两只美丽的__________,讨厌自己四条难看的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差点儿让他送了命,__________却让他狮口逃生。
资料搜集 1.搜集《伊索寓言》的资料。2.搜集《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并读一读。
阅读质疑 1.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