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0《纸的发明》第2课时
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
概述内容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帛
麻纸
但是
使用不便
粗糙难写
价钱太贵
默读思考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卡的内容。
活动内容
摘抄表示蔡伦造纸过程的关键词
蔡伦造纸的优点
写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阅读课文,找找相关句子,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对比其他方式,找到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1.造纸术 2.( )
3.( ) 4.( )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读句子,圈画出描写动作的词。
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造纸过程
剪碎、切断
浸水、捣烂成浆
晾晒成品
收集原料
造纸过程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传承原因
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蔡伦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因为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思考:“改进”一词能否换成“创造”,为什么?
不能。改进:指通过改变某些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创造:指以前从来没有,是从无到有的。
因为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
品读思考
第四自然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先总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然后围绕这句话分别写了如何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传承下来的原因。这就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样描写先总后分,层层分述,叙述清楚。
读一读
思考:我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读文思考
我国造纸术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理解内涵
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感受:为祖国先人的创造发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补充:中国造纸术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推动了欧洲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文章主旨的深化,与第一自然段遥相呼应,高度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赞美了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想一想
回顾内容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上
用麻来造纸。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传承了下来。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概括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讲述了东汉时蔡伦在我国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轻便、便宜的纸,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纸发明前
甲骨和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帛 麻纸
笨重 不方便 贵 粗糙
蔡伦造纸
过程: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好处:原料易找 大量制造 便宜 普及
伟大贡献
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传播影响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
伟大发明
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