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分子世界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教学重难点】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类生活的世界有一些物质,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
二、新课部分
(一)活动1:选择一种模型:
教师: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
教师:科学家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介绍分子的大小和分子直径数量级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总结: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
(二)活动2: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 用开水和冷水分别做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现象不同。
学生: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并且热水中扩散更快。
教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学生: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作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书P25图)
得出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三)活动3: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教师: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说明: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①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②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
教师:通过活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和分子之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四)读一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五)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回答如下问题。
①纳米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你所了解的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