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8 18: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选择题
1.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书中所描述的技术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罗盘”导航技术
2.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记载与下列哪项发明有关?(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3.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明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体制变革 B.促进了世界选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哪选项体现宋朝是一个“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
A.改进造纸术 B.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编写《天工开物》
5.作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维护者——骑士阶层,纵横欧洲近1000年,它的兴衰与中国传入的两项发明直接相关。这两项发明分别是( )
A.马镫、火药 B.指南针、火药
C.印刷术、指南针 D.马镫、印刷术
6.《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 )
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 B.造船技术适应远航
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 D.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7.“过去我们有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一曲《中华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8.下列选项中,属于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首次思想文化高峰出现 B.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C.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 D.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9.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下面一幅PPT,选出一条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
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 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
10.如图,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街(盈足)”,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11.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
A.制瓷技术先进 B.边界贸易兴旺
C.经济重心南移 D.海外贸易发达
12.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丝绸之路线路图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A.海上交通的盛繁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
13.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有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如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盛唐时期长安社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至少四点)
参考答案
1-12 CCDCA ACCCC DB
13.(1)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品种多;丝绸之路的开通。
(2)中外文化交融。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或玄奘西行求取佛经)。
(3)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